分享

澳洲打工度假 ---- 进香蕉林砍香蕉叶 (下)

 傲兴风和澳信风 2022-02-28

在香蕉树林里工作,处于室外的工作环境,条件非常粗犷。

日晒雨淋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虽然我去工作的那段时间大概是四五月份,尚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的雨季,但雨水似乎并没有那么猖狂。

绝大多数时候,头顶上是一轮红彤彤的烈日,感觉要把人给烤融化了。

不过在茂密的香蕉树林里走动,头顶上伸展开的硕大的香蕉叶覆盖住了头顶的天空,因此基本上是在一片阴凉中劳作。偶尔会在土地上,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

在中午午餐的时间,大家一般会聚集到某一行香蕉树的一端,把镰刀靠在某一棵香蕉树的树干上斜靠着休息,我们自己也顺势坐在土地上,把便当盒拿出来吃午餐。

一坐下来,有时候风一吹,地上的那一层薄土,顺势就被带起来四处飞扬了。打开便当盒的我们,实在比较难忍受在沙尘中吃午餐的滋味。幸好,这样的时候不多,也就是偶尔。

好在中午的气温很高,携带的便当盒也不用加热,草草吃一点填一下肚子而已。炎热的气候,一般不会感到饥饿,但会很口渴,有时候带的一大瓶矿泉水都不够饮用。

一天工作下来,基本上只有三次喝水的时候,早上和下午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以及中午的午餐时间。毕竟砍香蕉叶的时候,都是在树林里穿梭,走的是不标准的S型路线,为了赶时间,也没有人会专门折回到车上,去喝水。

在香蕉林里工作,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碰到毒蛇。热带雨林气候,又是雨季,比较潮湿,香蕉林里可能有毒蛇出没。

而被澳大利亚昆州的毒蛇咬上一口,又是很致命的。身处农场之中,一时半会儿又无法抵达附近的医院,马里巴这个小镇上,更是没有大型医院,因此及时获取有效的医疗救护也是很有挑战的。

我们刚去香蕉树林里的第一天,就被主管要求一定要穿过膝或者接近膝盖部位的长筒靴,就是为了防御的功能,万一碰到毒蛇或者其他有毒性的小动物,也可能会有一点防御的作用。

同时一定要我们穿长裤,裤腿一定要塞进长筒靴里,而且也一定要穿长袖的上衣,把整个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做,至少有一点物理保护的效果。

工作的时候使用镰刀,都是戴上了橡胶手套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双手,毕竟镰刀的木制长棍也不是百分之百光滑平整。

这样全身上下,就都被保护起来了,尤其是长筒靴的防御效果最好,因为脚最接近地面,大家行走的时候,很少留意地面,更多的是抬头关注每一棵香蕉树上长的树叶,最容易被忽略的地面,往往是最危险的。

若是不小心碰到的蛇,有可能自己都还没有注意,就被咬一口,不过这样的几率很小,若蛇匍匐在地面上,受惊扰了,袭击人,高度可能就不会超过膝盖的高度。当然,若是蛇把身子挺立起来,那个高度就有可能抵达人的腰腹部。

尽管炎热,却要长袖长裤加长筒靴工作,也确实让工作更艰辛一些。主管说,他自己在这片香蕉林里工作了五六年,就曾经碰见过蛇。总之,主管反反复复强调着装的重要性,也主要是为了大家每一个人的安全。

听香蕉树林里砍香蕉的小伙伴说,他们确实看见过毒蛇,盘绕在香蕉上,大家都很害怕。幸运的是,我们在香蕉林里砍树叶的女生,都没有碰见过毒蛇,大概是因为,我们工作的时间太短了,前后也就一个星期的光景。

为什么工作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呢,因为我们被解雇了。说起来真是很郁闷的一件事情,从星期一被分配到场外的香蕉树林里负责砍树叶,到星期五下班,主管通知我们被香蕉厂解雇,也就五天的时间。

解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工作效率非常缓慢的缘故。每一天下班结束,主管都会统计,每一个人砍了多少行香蕉树的树叶,第一天的时候,绩效最惨,每个人平均大概只有两三行香蕉树叶的成绩。

第一天,主管就警告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工作效率如此低,劳动成果如此凄惨,他每天上报上去的工作量达不到基本标准,我们就可能被解雇。

之后的几天,大家的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一些,大家也都很严肃的对待这份工作,可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工作成果才是评判标准。

女生的体能本来就相对较弱,加之又没有工作经验,全部都是新手,到第五天的时候,工作成果大概比第一天翻了一倍。即使是这样,却离平均日工作成果差很远。

据主管说,他一天的劳动成果,大概是能砍完三四十行的香蕉树叶。也就意味着,他的工作效率是我们的至少十倍以上。

星期五下班那天,没有任何一点儿事先预兆,我们集体被主管通知,香蕉农场把我们解雇了。对于这个太突然的坏消息,大家都很懵,也很震惊,接着大家都很慌乱。

因为我们来农场工作的时间都差不太多,前后一两个星期的差别,到被解雇的那天,我们距离三个月农场工作经验,还差了那么两三周。星期五那天下班的路上,大家商量了半天,决定给招聘我们的人事主管打电话,结果电话并没有人接,大概人事主管早就知道我们会去询问具体情况。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慌乱,除开和人事主管沟通请求再给一次机会以外,几乎想不到其他的任何办法。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搜集三个月的农场工作经验,这样才能申请第二年的打工度假签证。

而被解雇的那天,我距离搜集满三个月的农场工作经验,就差两三周了。这个节骨眼上,再去找其他的农场工作,更难,因为大部分农场都已经招满了人手,不太需要新的劳动力加入,当时的我,既没有车也没有足够的驾驶技术租车去四处找工作,同时我的签证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期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任谁都有点晕,一下子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打不通电话,大家都只能给主管发信息,解释一下自己当时的处境,看主管是否能足够仁慈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再多做两三周的农场工作,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关键点上,原本大家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处于同样的情景时,关系却变得微妙起来,分享和暗中努力的尺度很不好把控。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和一个职位,原来是嘻嘻哈哈一起玩闹的同事,如今却变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