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CO-GU2021丨盛锡楠教授: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研究进展

 China5779 2022-02-28

李思明 盛锡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近二十年来,晚期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取得快速发展,多西他赛为代表的化疗、新型内分泌药物、靶向治疗、核素治疗等不断涌现,近五年来ADT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或新型内分泌治疗在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不断高歌猛进,随之而来的是新形势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如何治疗,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是否同样能取得成功,本届ASCO-GU会议公布了mCRPC的一系列重磅临床研究治疗进展,特别是新型内分泌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毫无疑问,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再次成为研究热点。

NHA联合PARP抑制剂

大约有20%-30%的mCRPC患者携带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并可能对PARP抑制剂治疗起效;而临床前研究显示AR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之间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2018年公布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Study08研究)显示阿比特龙联合奥拉帕利相比较于阿比特龙联合安慰剂在治疗既往多西他赛化疗失败的mCRPC患者中取得了明显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时间(rPFS)的改善,且不依赖于患者的HRR状态。今年ASCO-GU会议公布了两项关于新型激素制剂(NHA)联合PARP抑制剂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使得PARP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策略在mCRPC的一线治疗获得成功。

01.PROpel研究

PROpel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3期临床研究,入组初治的mCRPC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阿比特龙联合奥拉帕利治疗组(399例)和阿比特龙联合安慰剂对照组(397例)。具体用药为:阿比特龙1000mg Qd;奥拉帕利或安慰剂300mg Bid。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时间(r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时间(OS)等。

文章图片1

结果显示:联合组共入组399例患者,对照组入组397例;两组基线特征大致平衡,两组包含的HRR突变患者比例分别为27.9%和29.0%。与对照组相比,一线阿比特龙联合奥拉帕利治疗显著延长了rPFS(24.8 vs 16.6个月;HR=0.66,95%CI:0.54–0.81;P<0.0001),降低了34%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预设的亚组分析显示这种rPFS的获益跨越所有亚组,包括HRR+(HR=0.50,95%CI:0.34–0.73)或HRR-(HR=0.76,95%CI:0.60–0.97)亚组。目前仅有28.6%的患者死亡,OS数据尚不成熟。但至后续治疗时间(HR=0.74,95%CI:0.61–0.90,P=0.004)、至二线治疗进展时间(PFS2:HR=0.69,95%CI:0.51–0.94,P=0.0184)等方面的HR数据优势提示联合治疗组能够取得长期获益,不过还需要等待最终的OS结果。此外,联合组的ORR较对照组提高了约10%(58.4%vs.48.1%,P=0.0409)。不良事件(AE)方面,联合组的AE数据整体略高于对照组,其中≥3级的AE发生率为47.2%vs.38.4%,主要为≥3级贫血(15.1%vs.3.3%);联合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从PROpel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其对照组阿比特龙单药的rPFS(16.6个月)再次重复了COU-AA-02研究阿比特龙组的rPFS(16.5个月)数据,阿比特龙单药一线治疗的疗效得到验证。此外,PROpel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阿比特龙与奥拉帕利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将患者的rPFS显著提高(24.8个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种联合治疗不需要检测患者的HRR状态,这与PROfound研究截然不同,后者仅在HRR突变的mCRPC患者人群中证实了奥拉帕利的疗效。显然,PROpel研究带来的mCRPC全人群应用的临床意义巨大。当然,在国人中使用PARP抑制剂后贫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低,虽然PROpel研究应用的该联合方案安全可靠,但中国患者是否能够耐受这种联合方案治疗,尚需临床实践来验证。

02.MAGNITUDE研究

MAGNITUDE研究是另外一项关于NHA联合PARP抑制剂联合用于mCRPC一线治疗的随机、双盲、对照3期临床研究。不同于PRPpel研究,研究入组的mCRPC患者先应用HRR BM+panel(包括ATM、BRCA1、BRCA2、BRIP1、CDK12、CHEK2、FANCA、HDAC2、PALB2)进行HRR状态检测,区分为HRR BM+队列(预计400例)和HRR BM-队列(预计600例),患者进入各自队列之后再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组至阿比特龙联合尼拉帕利组或者阿比特龙联合安慰剂对照组进行一线治疗,具体用药为:阿比特龙1000mg Qd,尼拉帕利或安慰剂200mg Qd,强的松5mg Bid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BICR)评估的r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至开始化疗的时间、至症状进展的时间、OS、至PSA进展时间和客观缓解率(ORR)等。

文章图片4

MAGNITUDE研究制定了非常独特的统计分析计划:对于HRR BM-队列在入组200例患者时要求统计疾病进展事件(包括影像学进展,或PSA进展,或死亡,以先发生的事件为准),并进行无效分析,来决定HRR BM-队列是否继续入组;而对于HRR BM+队列,则进一步区分BRCA1/2突变亚组(患者人数约占全队列的50%),并要求先进行BRCA1/2突变亚组的统计学分析,如果发现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对全HRR BM+队列进行统计。

结果在HRR BM-队列入组了233例患者时,无效分析发现HRR BM-队列患者无法从阿比特龙联合尼拉帕利治疗组中获益,两组的PFS数据无差异(HR=1.09,95%CI:0.75-1.59),从而在独立评审委员会的要求下终止了HRR BM-队列的入组。

最终HRR BM+队列共入组了423例HRR+的mCRPC患者,其中阿比特龙联合尼拉帕利组212例,阿比特龙联合安慰剂组211例。两组都有约23%左右的患者在入组前使用过阿比特龙一线治疗。联合治疗组的骨转移(86.3%vs.80.6%)和内脏转移(24.1%vs.18.5%)患者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BRCA1/2突变患者分布大致相当(46.3%vs.43.6%),其它基线特征也基本相似。中位随访时间为18.6个月。

按照预设的统计分析计划,MAGNITUDE研究先进行了BRCA 1/2突变亚组的分析。结果显示:阿比特龙联合尼拉帕利治疗组的rPFS(BICR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16.6 vs.10.9个月;HR=0.53,95%CI:0.36-0.79;P=0.0014);联合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47%。于是按计划进入到了HRR BM+队列的统计分析。HRR BM+队列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rPFS(BICR评估)差距缩小,但仍有显著性差异(16.5 vs.13.7个月;HR=0.73,95%CI:0.56-0.96;P=0.0217),联合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27%。而各亚组分析也基本显示了联合治疗组的获益。目前,MAGNITUDE研究在HRR BM+队列中观察到了27%的患者死亡,但OS数据尚不成熟,两个治疗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此外,联合治疗还延长了至开始化疗的时间,不论是在HRR BM+全队列(未达到vs.26.0个月;HR=0.59,95%CI:0.39-0.89;P=0.0108),还是在BRCA1/2亚组中(未达到vs.26.0个月;HR=0.58,95%CI:0.33-1.01;P=0.0495)。在HRR BM+全队列中,两个治疗组的至PSA进展时间差异显著(18.5 vs.9.3个月;HR=0.57,95%CI:0.43-0.76;P=0.0001);而BRCA1/2亚组也同样观察到这样的差异(未达到vs.9.2个月;HR=0.46,95%CI:0.30-0.69;P=0.0002)。联合组的ORR明显高于对照组:HRR BM+全列队,60%(CR 22%)vs.28%(CR 11%),P<0.001;BRCA1/2亚组,52%(CR 18%)vs.31%(CR 14%),P=0.035。联合组的药物相关AE的发生率(76.4%vs.55.0%)和3-4级AE(67.0%vs.46.4%)的发生率均更高;此外,联合组因AE发生剂量减量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19.8%vs.3.3%)。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03.阿比特龙联合PARP抑制剂是否能够作为mCRPC治疗的一线治疗

目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一线治疗选择包括新型内分泌治疗、多西他赛化疗、氯化镭核素等治疗,随着这两项研究成功证实NHA联合PARP抑制剂获得成功,毫无疑问,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的一线治疗必然发生改变。是不是所有患者都要接受这个方案,还有必要开展HRR状态的检测吗?

从这两项研究的设计来看,有许多雷同之处,比如均采用了rP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而不是传统上将O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这样的研究设计对于mCRPC的临床研究是否能够广为接受,比较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数据才是硬道理,特别是mCRPC的研究,并不需要很长的随访时间。目前这两项临床研究的生存随访数据即使是由于事件数量太少,初步OS随访并未取得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获益的改善对于mCRPC将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因此长期生存随访的数据对于临床决策更为重要。

而两项研究的不同之处,对于回答mCRPC仍然是否需要基因检测做了很好的互为验证。PROpel研究似乎囊括了所有的mCRPC,无论HRR状态,而MAGNITUDE研究专门设置了HRR+队列和HRR-队列进行了分层。从PROpel研究的亚组分析以及MAGNITUDE研究HRR+队列均证实HRR+患者从阿比特龙联合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而对于HRR阴性的患者,MAGNITUDE研究中联合治疗未能获益,而PROpel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HR为0.76,虽然统计学可信区间上限小于1,但足以说明获益的显著性受到影响,因此基因检测对于mCRPC进行联合治疗的精准筛选仍然很重要。

至于同样为PRAP抑制剂,两个大型临床研究未能取得一致的结论,有很多原因,毕竟不同的研究设计,不同的PRAP抑制剂,特别是受试者人群的差异性,影响了结果。MAGNITUDE研究的设计虽然更为严谨,设定的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的rPFS以及复杂的统计学设计,至于MAGNITUDE研究中设置了高比例的BRCA1/2亚组,再次证实了BRCA突变患者对于PRAP抑制剂的治疗价值。

虽然这两项临床研究均取得了阳性结果,但对于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无论是阿比特龙还是恩杂鲁胺以及阿帕他、达罗他胺治疗的前移,其实影响了后线CRPC治疗对于NHA的选择,而这两项研究均选择了阿比特龙联合,这就导致了既往阿比特龙治疗的患者,CRPC治疗后联合PRAP抑制剂能否进一步获益成为疑问,大部分人或许认为不应该再选择阿比特龙的治疗,这两项临床研究的基线数据并未披露相关HSPC阶段的治疗情况,但今年的另外一项mCRPC的研究,回答了类似的问题,就是新型内分泌治疗序贯至CRPC仍有可能获益。

NHA联合化疗

NHA失败后二线换用化疗或其它NHA药物治疗是mCRPC的常规治疗选择。然而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发现,NHA序贯多西他赛化疗可能限制化疗疗效。因此PRESIDE研究就尝试在一线恩杂鲁胺失败后,二线继续恩杂鲁胺并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寄希望于恩杂鲁胺的继续给药能够维持对应答肿瘤的控制,同时多西他赛又能作用于那些耐药的克隆亚群。该研究结果在今年的ASCO-GU中作为口头报道进行了公布。

PRESID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b期临床研究,用于评价未经化疗的mCRPC患者恩杂鲁胺治疗进展后继续恩杂鲁胺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单纯多西他赛化疗的疗效。纳入未经化疗的mCRPC患者进入第一阶段的恩杂鲁胺治疗(160mg口服,每日1次),满足“治疗后第13周PSA较基线下降≥50%并在之后出现PSA或影像学进展”条件的患者进入第二阶段,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联合治疗组,具体方案为:恩杂鲁胺160mg Qd,多西他赛75mg/m2 Q3w,强的松10mg Qd;或对照组,具体方案为:安慰剂160mg Qd,多西他赛75mg/m2 Q3w,强的松10mg Qd;直至疾病进展。主要研究终点为第二阶段的PFS(定义为rPFS、或明确的临床进展、或死亡),次要研究终点为第二阶段的至PSA进展时间(定义为PSA升高≥25%或者绝对值升高≥2ng/ml)以及PSA缓解率、ORR。

文章图片9

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入组687例患者,第二阶段入组273例患者,实际治疗者271例;其中联合治疗组136例,对照组135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基线中位PSA水平高于对照组(36.9ug/L vs.28.1ug/L),两组的其它基线特征基本平衡。第一阶段的恩杂鲁胺中位治疗时间为62.6周(14.6个月),第二阶段的恩杂鲁胺和安慰剂的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36.1周(8.4个月)和30.1周(7.0个月)。

第二阶段中恩杂鲁胺联合化疗组的PFS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9.53个月vs.8.28个月;HR=0.72,95%CI:0.53–0.96;P=0.027)。ECOG、年龄、Gleason评分、内脏转移、基线PSA状态等各亚组分析均可见联合治疗组的PFS获益。软组织转移似乎更能从联合治疗组获益(HR=0.42;95%CI:0.22-0.81)。相比于对照组,联合组还显著延长了至PSA进展时间(8.44 vs.6.24个月;HR=0.58;95%CI=0.41-0.82;P=0.002),并提高了第13周的PSA50缓解率(38.2%vs.24.4%)。两组的ORR分别为31.6%和25.9%,联合治疗组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142)。而AE方面,联合组与单药化疗组并未太多显著差异。

文章图片10

PRESIDE研究结果提示,一线恩杂鲁胺治疗失败后,二线继续恩杂鲁胺并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疗效优于二线单纯多西他赛化疗,且联合治疗并未明确增加毒性;这为新型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继续序贯原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提示如果不序贯原有NHA,换用其他NHA是否依然有效呢,依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支持。

NHA联合免疫治疗

去年ASCO-GU公布的两项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引人关注,分别是CheckMate 9KD研究的队列B和KEYNOTE-365研究的队列B,均使用PD-1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既往未化疗的mCRPC患者,获得了不错的rPFS和OS数据,这种免疫联合治疗被认为是突破免疫单药治疗疗效不佳的利器。今年的ASCO-GU又公布了KEYNOTE-365研究的队列D数据。

KEYNOTE-365研究是一项针对既往未化疗的mCRPC患者的1b/2期临床研究,分为A、B、C、D三个联合治疗队列,队列D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比特龙治疗,具体用药为:帕博利珠单抗200mg Q3w(最多2年)+阿比特龙1000mg Qd+泼尼松5mg Bid。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BICR评估的ORR和PSA缓解率(定义为治疗后PSA较基线下降≥50%);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疾病控制率(DCR)、PCWG3标准评价的rPFS、OS、至PSA进展时间、骨转移和软组织转移的影像学进展时间。

文章图片11

结果显示:队列D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36.9%的患者具有可测量病灶,26.2%的患者既往接受过恩杂鲁胺治疗。总体PSA50缓解率为60.2%,并有78.6%的患者出现PSA下降。3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中,总体ORR为16.2%(包括1例CR和5例PR);其中既往接受过恩杂鲁胺治疗者的ORR为7.7%;未接受过NHA治疗者的ORR为21.7%。PCWG3标准评价的中位rPFS为15.1个月(12个月rPFS率为54.9%),中位PSA进展时间为11.1个月,中位骨转移进展时间为18.1个月,中位OS未达到(12个月的OS率为82.9%)。90.3%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性AE,其中36.9%为3-5级AE。

KEYNOTE-365研究队列D结果提示:阿比特龙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于既往接受过恩杂鲁胺治疗的mCRPC患者的疗效似乎差强人意;但对于既往未接受过NHA治疗的mCRPC患者(即一线治疗)产生的ORR(21.7%)和DCR(57.3%)数据尚可,而全队列的总体PSA缓解率(60.2%)、中位rPFS(15.1个月)和中位骨转移进展时间(18.1个月)数据则令人鼓舞。希望后续能看到相应的3期临床研究开展。

新型NHA不断探索

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前列腺癌ADT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低雄激素水平下AR信号传导通路的重新激活,包括AR的扩增/过表达、相关基因突变、共调节因子活性改变、配体活化、类固醇激素受体的过表达等。阿比特龙、恩杂鲁胺、阿帕他胺等AR抑制剂已经改变了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实践,但是对于AR抑制剂的研发脚步并未停歇。近年来,多项新型AR抑制剂的早期临床研究结果陆续报道,值得关注。今年ASCO-GU的Rapid Abstract Session就公布了两种新型AR抑制剂的研究结果。

01.ARDENT研究

ARV-110是一种口服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蛋白降解剂,能选择性地针对AR靶点。本次ASCO-GU报道的ARDENT研究是一项应用ARV-110治疗mCRPC的1/2期研究。

在1期研究中,既往接受过≥2种NHA(恩扎鲁胺和/或阿比特龙)治疗后进展的mCRPC患者接受ARV-110治疗(3+3剂量递增设计)。主要终点是评估ARV-110的安全性,并选择推荐的2期研究治疗剂量(RP2D)。在2期扩展研究中,既往接受过1-2种NHA±化疗的mCRPC患者被分配至3个生物标记物亚组:1)AR T878和/或H875突变,2)AR L702H突变或AR-V7,以及3)野生型AR或其他AR改变。另有一个与标志物无关的第4亚组,根据既往治疗史而定义,包括:既往≤1线治疗、只接受过1种NHA治疗、未接受过化疗。主要终点是评估ARV-110的抗肿瘤活性。

文章图片12

结果显示:195例患者入组,包括1期患者71例和2期患者124例。经1期确认420mg Qd的剂量被选为RP2D,进入2期研究。在28例AR T878A/S和/或H875Y突变的亚组中,PSA50缓解率和PSA30缓解率分别高达46%和57%。当然在其它标志物亚组中也能观察到PSA50缓解。在该亚组7例可进行RECIST评估的患者中,有6例肿瘤缩小,包括2例确认PR。

文章图片13

该研究在既往重度治疗(包括NHA)后的mCRPC患者中证实了ARV-110的抗肿瘤活性,并发现AR T878A/S和/或H875Y突变患者是ARV-110治疗的潜在优势人群。

02.CYPIDES研究

ODM-208是一种新型、口服、非甾体、选择性CYP11A1抑制剂,是类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ODM-208能抑制激活AR信号通路的所有类固醇激素及其前体的产生。

CYPIDES是一项1/2期研究,纳入了既往接受过NHA以及紫杉类化疗的mCRPC患者,接受ODM-208+激素替代治疗。研究终点包括剂量限制性毒性(DLT)、PK/PD数据、PSA和RECIST缓解率,以及探索性分子分析。

结果显示:目前有44例患者接受了ODM-208治疗。其中,55%的患者接受过阿比特龙以及恩杂鲁胺治疗,所有患者都接受过≥1种紫杉类化疗。在ODM-208开始治疗4周后,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清睾酮以及血清DHEA硫酸盐、雄烯二酮等其它雄激素均检测不到。可评估患者的PSA50缓解率为32%,而在AR配体结合域(LBD)突变的患者中,PSA50缓解率达到了68%,并观察到长期缓解(>6个月)。

文章图片14

CYPIDES研究提示新型AR抑制剂ODM-208在阻断类固醇激素产生上具有显著效果。与ARDENT研究类似,CYPIDES研究也在特异性AR突变的患者中观察到了更好的抗肿瘤疗效,目前2期扩大研究仍在进行中。

CAR-T细胞免疫疗法

CAR-T细胞免疫在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之后,开始在实体瘤治疗上逐渐突破。但实体瘤的肿瘤微环境给CAR-T疗法带来了挑战,如何特异性的识别肿瘤细胞进行免疫杀伤也是一个难题。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也因此成为核素治疗、抗体偶链药物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如CAR-T疗法等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靶标。近几年的ASCO-GU均有前列腺癌CAR-T疗法的报道,今年数量尤多,也体现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的逐渐热门。

P-PSMA-101是一种针对PSMA的自体CAR-T疗法,携带干细胞记忆T细胞(Tscm)。P-PSMA-101在临床前难治性小鼠前列腺癌模型中能够完全消除肿瘤。今年ASCO-GU报道了P-PSMA-101治疗的1期研究数据。研究纳入NHA治疗或化疗后,或不适合NHA及化疗的mCRPC患者。在给予患者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后进行P-PSMA-101输注。该研究目前治疗了10例既往重度治疗的患者。有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了PSA下降,包括3例下降>50%,1例下降>99%。4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了FDG和PSMA-PET检查,3例出现异常摄取的完全消退,并得到骨扫描和CT扫描以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证实。有1例患者治疗后肿瘤活检证实存在P-PSMA-101 CAR-T细胞的浸润以及肿瘤细胞的消除(pCR)。6例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仅1例≥3级的CRS。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也是一种存在于前列腺细胞膜外表面的膜蛋白,但在正常细胞表面较少表达。今年报道的另一项CAR-T细胞治疗1期研究选择PSCA作为靶点,利用PSCA-41BB共刺激CAR-T细胞治疗既往NHA失败的mCRPC患者共12例。结果有7例疾病稳定,4例CRS,均为1-2级,显示了初步的疗效和安全性。

当然,这些是我们看到安全性表现较好的CAR-T研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今年的另一项1期研究(CART-PSMA-02)就出现2例患者死亡的报告,目前已经关组。这提示我们CAR-T细胞免疫疗法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细胞因子风暴、治疗脱靶问题、通用型和非通用型CAR-T之争等。

小结

无论是PROpel、MAGNITUDE,还是PRESIDE、ACIS研究,虽然针对的是一二线治疗的不同mCRPC人群,但均为NHA联合治疗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不难看出NHA联合治疗已经成为mCRPC治疗的主流,这与近年来晚期前列腺癌药物治疗的发展趋势一致。今年ASCO-GU中,mHSPC领域也有一项口头报道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ARASENS),将NHA(达罗他胺)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相比于单纯多西他赛化疗显著改善了OS。恩杂鲁胺在mHSPC方面也加快了步伐,一项应用恩杂鲁胺联合PARP抑制剂(Talazoparib)一线治疗mHSPC的2期临床研究(ZZFIRST)已经开展。由此可见,转移性前列腺癌以NHA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格局已经形成。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新型NHA的疗效与某些AR突变相关,这也使得今后的NHA治疗向着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CAR-T细胞免疫疗法也承担着新的治疗希望。相对令人困惑的是,在NHA联合治疗前移的情况下,原有的NHA单药或化疗等标准治疗被取代,一旦NHA联合治疗失败,那么后线治疗该如何进行?这可能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专家简介

文章图片15

盛锡楠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

2021年度中国泌尿肿瘤杰出青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肾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少见类型肾癌协作组副组长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泌尿肿瘤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委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长期从事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泌尿与皮肤肿瘤的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在晚期泌尿肿瘤与黏膜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重要成果发表于J Clin Oncol,Clin Can Res,Eur J Cancer等重要SCI期刊,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00分,文章被引入美国NCCN肾癌诊治指南、英国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指南。作为主要成员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等。

文章图片16

李思明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

美国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

专业方向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化疗、靶向及免疫等综合治疗

作为Sub-Investigator承担了多项泌尿系统肿瘤的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I-III期临床试验

现为《Melanoma Research》、《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Journal of Oncology》、《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杂志审稿人

以第一作者身份于Oncogene、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Urological Oncology、BMC Cancer、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数篇。研究内容涉及肾癌靶向治疗相关的转化性研究、尿路上皮癌疾病特点及预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