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之外的生命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加缪的作品《局外人》开篇是惊骇世俗的语调“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紧接着主人公按部就班和老板请假,一边请假一边告诉自己,处理这件棘手的事,前后仅需要三天,事情就能全部搞定,等这些麻烦事过后,就能进入生活的正轨,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与平时无异。

主人公对这一切的发生,仿佛置身于局外人中一般,冷漠无情,事不关己,连母亲去世的时间都记不住,令人感到诧异,这是正常人的态度吗

小说没有看完,还无法做出全部论断。

但当我第一次在电话中听到母亲描述姥爷的情况时,那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又来了,不确定、充满慌张和忙乱。就像前年八月份父亲给我打电话描述母亲的情况一样,充满焦急,无可奈何,没有头绪,这样的状态下心瞬间紧张起来,“砰砰砰”的剧烈跳动,焦灼不安又无比担心挂念。

回到办公桌,仍然没能平息,我试图关闭电脑,拿起鼠标却在页面中划来划去,陷入那种不由自主没有目标的慌乱之中,客观世界中的理性突然之间消失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滑落到戴着口罩的面庞,这种私人感受,我并不想让同事看到,全程低头和领导告假,他简明扼要的说,你先回去吧,带上电脑,其他的事情,回来再说。

从老家回杭之后,我意识到生活中有些东西的确变了,虽然世界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然而从来没有那么深刻而又剧烈的影响到我的身心,一有时间我在知乎上翻看帖子“人死之后,会怎么样?”“死亡之后,是否会有轮回转世?”等等,问题下面有很多人回复,每个回复的人都描述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有些问题似乎没有答案,就像去寺庙祈福一样,人人口中都在谈论着,但从未有人见过。

反复思索中,让我回想起曾经看过余华的小说《第七天》,那是用一个死者世界的角度来描写现实世界,充满荒诞与冷酷,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死者来回穿梭,有时陷入生前的回忆,有时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已在死去的世界,在反反复复的情感变化中,作者写出了心中希望理想主义情怀。小说是虚拟的,但是灵感与素材全部来自现实,可以从虚拟到现实,也能从现实到虚拟,文学归根结底给读者带来警示的意义。

但并不能解决我心头的疑问。

我忽然想起从九年前买过一本《西藏生死书》一直搁置在书架上,于是翻出来,看到书中的一句话:人因业而死,但死不是重点,死无始无终,它只是新一轮轮回的开始。

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悲伤欲绝,逢人就问,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她的孩子起死回生?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路人纷纷摇头,没人能有这样的神通广大之术,直到她遇到一位上师,上师慈悲,怜悯她的悲伤,給她指引了一条路:去一户从没死过人的家中,找来一粒蔬菜种子。她恍如得到了一个救命的法宝,连忙起身开始寻找,寻了几天几夜,找了所有人家,遗憾的是,没能找到。

每个人的家中都死过人,上师的要求,根本无法办到,她逐渐明白了心中的执念,终于接受了孩子的死讯,并为故去的孩子诵经祈福,希望灵魂早日超脱。

活着的时候,人从没想过自己什么时候死去吧?书中说,生死无常,无常便是生命的常态,但现世的人们通常追求稳定,追求权力,崇尚金钱,期待自己永葆青春,长生不老,这根本就是妄念。人之所以痛苦是对无常的抗拒,实际上也是对妄念的排斥,希望世界之事按照自己设定的计划,原封不动的运行,在这个脆弱的秩序之内建立起虚无缥缈的安全感,不停的焦虑不安、恐惧不断、忧患与日俱,谁能笃定的说,来吧,此刻我已经准备好迎接死亡。

《西藏生死书》这本书写给活着、正在面临死亡或已经去世的一切众生及目前正在度过临终过程的众生,以及目前正在转世和正在这一世挣扎的众生。或许只有读懂了死亡,才会更加敬畏生命,懂得更加从容的活着,珍视生命的宝贵。

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许有人说,仅仅是一本讲述生死的书而已,改变不了、也影响不了人生最终的结局,没错,人终有一死,是死而无憾还是抱恨黄泉,还是有区别的吧?

藏传佛教是书的背景,其实我不迷信什么宗教,但对于含有宗教成分的书也不排斥,纵然无法大彻大悟,但愿意相信,在另一个世界,温暖美好,充满光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