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观影结束,给母亲打了个电话

 佩君的文艺营 2022-02-28

大年初五,看了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观影缘由是打开电脑工作时,看到腾讯娱乐新闻的推荐文章,说这部影片单日票房已超过《唐人街探案3》。

差小徐订好票,去D32商场。一路狂奔过去,到达影厅刚好开始。影片有一幕场景,母亲骑自行车带着女儿,遭遇车祸,母亲当即不省人事去,女儿悲痛欲绝,久久扑在母亲怀里放声大哭,想起还未来得完成对母亲的心愿,这辈子没有让母亲高兴过一次,故而穿越回去曾经的故乡小城,母亲年轻生活的地方,胜利化工厂。

一系列故事情节就此展开。

文友小考拉发文,假如时光倒退几十年,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影片也有这样的设定,当女儿穿越回去,似乎能够改写故事结局,可最后依然徒劳无功,并且她知道母亲的想法,母爱是广博而伟大的,即便子女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完成所谓的“让父母更开心一点”依旧被母亲洞悉心中的秘密。

关于假如,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十九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和听觉。突然变成聋盲人的海伦由于对外界的恐惧变得狂躁不安,脾气越发暴躁,直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教老师——安妮·沙莉文。

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她在书中,描述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

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关于假如的另一个场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如我们回到过去,也许和电影里展现的一样,改变不了无法逆转的结局。与其假设,不如活在当下吧,我想,这是电影展现的主题。

电影前半部分喜乐后半部分悲伤,这样的情感基调符合中国人的内心情感,也暗示生命的主题,当生活中有亲人离职,总是避免不了的悲伤,无与伦比的伤心,无法阻拦一个灵魂通往天国的自由之路。

黑暗的影厅里,很多观影人拿着纸巾,摘下口罩,擦拭眼泪,悄无生息。我也如此。看完电影,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并没什么重要的事,只是想听听她的声音。如影片中的李焕英一样,自从儿时起,我母亲也是一幅中年妇女的样子,常年梳着一样的发型,头发简单扎起来,再无其他。

我读小学的时候,她有一天剪了短发,很短的那种,类似于学生头。印象中,不知是因为她要剪头发卖钱,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当初没有想到去了解。生活朴素,一件短袖衫穿了十年,不舍得扔。为人勤劳,每天天不亮起床。她对我的感情,其实并不温柔,对其他人也是。

有一次我跟父亲聊起她,对他说,母亲读书不多,她不懂迂回、抑制、沉着,她所有的情绪都是外放与显现的,能够让别人轻易读懂她,甚至有时产生不屑。恰恰说明,所有的感情都包含着真实而不虚伪的东西。很多人排斥真实,愿意生活在虚假编织的网里,日积月累,作茧自缚。

坦白说,那其实不难,真正的难是真实而不伪装,因为容易得罪人,让对方反感。但这是一个人的个性,无法泯灭,故而在所有的关系里,母亲看起来都是“失败者。”有些人甚至暗地里笑话,认为母亲不会处世、做人。其实,我并不在意外人的评价,因为他们的话不重要。人一生80%的时间用来陪伴20%——生命中重要的人。

不重要的,何必理会?母亲偏偏理会了,故而不快乐。所以,她像小孩子脾气。小孩子的时间简单、透明,不高兴就是不高兴,开心就是开心,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故而孩子的世界,总有一份童真。

真实的生活,是有代价的。

因为成人世界里的虚假与伪装,套路与招数特别多,做事比较简单,但与人打交道心累。其实母亲的不温柔,也是她真实的一面。我相信,只要她愿意伪装,也能很好的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也因此难受,有什么比真正做自己来得更自在呢?

所以,当你读懂一个人,比理解一个人程度更深。在人世间生活,有那么一个人,真真正正的懂你、爱你、迁就你,我以为是做人的最高荣耀,不需要他人证明或承认,因为他们不懂。但不要害怕,更无须在意,自然有人懂。

你看,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就让千千万万的观众,懂了。

上一篇:不一样的年味儿
           韶光明媚
作者佩君,居杭州,喜文字,好读书,
至今写五十多万字,85后职场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