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2” 读法知多少

 窗前有树905 2022-03-01

郭建利 /文

“二”是简单数字和常见字,“2”则是阿拉伯数字,这些连小朋友都知道。普通话[èr]谁都会读,但方言就不一定了。

台州话“二”和“2”用法不同,有多种读法:尼、两、念。“二”还可读“祸”音。

读“尼”音

“二”大多数情况下都读“尼[ní]”。

例1:台州老话,“二月二,百样种子好落地。”这句农事谚语告诉人们,农历二月初二,地气转暖,大地回春,各样种子都可播种了。“一忖二做三成功,一等二望三落空”,说的是不等不靠不观望,想到就干,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例2:一嗒二豁。意谓猪口舌最好吃,猪尾巴次之。豁:方音[huà],挥动,甩。如豁拳,也作搳拳。/二头肉:猪脖子下部的肉。/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借指双方平分或平均承担责任和任务,各人一半,“五五分”“五五开”。/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借指做事干脆利索,雷厉风行。

例3:二把手、第二把手:位居第二的负责人。/二尺三镬:旧时老式铁锅,口径二尺三寸的尖底锅。属于家中的大镬,熯(蒸)馒头用。还有“二尺镬”,一般用的是“尺八镬”。

例4:临海《指纹谣》:一脶穷,二脶富,三脶磨豆腐,四脶造酒醋,五脶劳碌,六脶啜猪肉;七脶七,讨饭胚;八脶八,做菩萨;九脶九,独只手;满手脶,有得拕;满手箕,有得嬉。脶[luó],圆形指纹,也叫斗。箕指呈簸箕形状的指纹。

上述例1到4中的“二”,都读“尼”。

二角二钞票,读作:两角尼。不能读作“尼角尼”。加量词后,“二角二分”读作:两角两分。

另外,数目“二”的大写是“贰”,土音“尼”,普通话读[èr],多用于票证、账目、法律文书等,如开发票和银行填单时常用。值得指出的是,“二”和“贰”都是汉字,都是“中文数字”,但前者是小写汉字(中文小写数字),后者是大写汉字。今年“二〇二二年”不能写为“二零二二年”。因为“〇”是小写汉字,“零”是大写汉字,两者不能杂糅。

读“念”“两”音

数目字“21—29”的十位数,台州土话读“念”音。汉字则写成:廿一……廿九。

“20”“22”分别读作:尼十、念尼(或:尼十尼)。数目字222,读若“两百念尼”,这里3个“2”居然有三个音!当然,也可读成“两百尼十尼”。

作序数时,第一、第二、第三……“二”读“尼”音,不读“两”。基数1、2、3……中,读“尼”“两”均可。但列数时用“两”字:如:一个、两个、三个。

台州方言习惯将“两”作基数,“二[ní]”作序数。譬如:买两斤橘。汰(洗)第二件衣裳。不说:买二斤橘。汰第两件衣裳。在量词前,概用“两”:两本书、两部车。前述已及。

表示房屋层数时,一楼、二(音尼)楼、三楼、十二(音尼)楼、二十二(音廿尼)楼。也可说:两楼。不过“二楼”是“普化”的结果,以年轻人居多。

住二楼,老派台州话习惯说“住两楼”。此处将基数“两”当序数用了。但从普通话的角度看就不通了,因为“两楼”即“两座楼房”,不等于“第二层楼”。

读“祸”音

多人共同搬运或推动重物时,为了统一发力,常常口中有节奏地齐呼:“一、二、三!”所以这句口号指迅速地合力完成某事,也可表示很快。如:救人要紧!热心群众“一、二、三”拔拨车扛起来爻。(热心群众一下子就将汽车扛起来了。)另外,如果若干人心血来潮约队或跟风做同件事,也可用“一、二、三”。如:该班人“一、二、三”都望电影开爻。(这帮人一时兴起约队去看电影了。)台州俚语:“撑个牌子难上难,倒个牌子一二三。”创品牌或获得名声难乎其难,但毁坏牌子或玷污名声则在朝夕之间。“做上一世,做落一记。”做正经事、对的事、好事需要长期付出, 需要一辈子经营和维护。人向好、向善难,而向恶、做坏事、堕落,只需一下子,一念之间。

台州民谣:一二一,洋枪擐(音掼)背脊;操练全弗识,啜饭俺第一。

上述数例中,二,临海话读如“祸”,是普通话[èr]的音转。这则民谣大意如下:操练一窍不通,业务倒数第一,吃饭打冲锋。真是饭桶!用台州话说,就是:“有吤呣用?啜(吃)饭好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