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敲响清廷丧钟的“刺客”,“革命烈士”彭家珍刺杀良弼始末

 沐阳说 2022-03-01

1912年1月26日,腊八节,京城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到处都是一片肃杀景象。

这天,按照习俗,清廷会向贵胄们赠八宝粥,以彰显天子垂恩。

天色刚亮,西四红罗厂胡同深处传来了一阵开门声,宅邸建的豪华,大门自然也很气派,一开门,声音格外响亮,宅子的主人名叫爱新觉罗良弼,单看这姓氏,也可知此人身份必不同寻常。

良弼起了个大早,在一队仆从的服侍下,坐上马车,沿着胡同,绝尘而去。显然,他并不是为了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作为“宗社党“的首领,这一天,他另有一件要事。

三个多月前,湖北武昌爆发一场革命,本就如履薄冰的大清帝国瞬间被推向摇摇欲坠的边缘,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大清帝国崩盘的多米洛骨牌被触动。万般无奈下,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想要用北洋军南下平乱,却不曾想,袁世凯拥兵自重,一边与革命党议和,一边倒戈逼迫清帝退位。

请朝廷陷入两难时,良弼、铁良、载沣等贵族大臣,组织了三十余人,极力反对袁世凯议和,反对清帝退位,并密谋夺回袁世凯的权利,他们形成了一个组织,也就是“宗社党“。

在良弼的鼓动下,宗社党在满清政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时间隆裕太后似乎看到了希望,他们垂死挣扎、要与革命党进行最后的决战。良弼的所作所为,已经被革命党人视为共和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腊八这天,良弼要去见摄政王载沣,与“宗社党”成员商议夺回袁世凯兵权,以及和南方革命军作战的计划。

就在良弼坐着马车在京城胡同里穿梭的时候,有一位从奉天远道而来的青年,正直奔良弼的府邸。

这位青年,名叫彭家珍,四川人,二十三岁出头,其身份是京津同盟会北方暗杀部的领导人,此番前来,是为了暗杀良弼。

那个年代,革命者们普遍青睐用暗杀的方式,一来省钱省力,二来成功率也较高,只要不怕死,不成功便成仁,单枪匹马也能成事。

之所以选择良弼成为暗杀对象,倒不是因为他昏聩无能,恰恰相反,良弼是满清贵胄中少有的能臣,青年时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又积极参与振武图强的军事改革。在那一滩浑水中,良弼可以说是少有的一股清流,不同于其他的贵族纨绔子弟,良弼心怀大志,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管是为人还是从政,都颇有声望,堪称青年翘楚。

然而,正因为良弼是一名振国图强的精英,所以才成为暗杀对象,在那群革命者们看来,那些昏庸无能,祸国殃民的大臣侵蚀着大清江山,反而能促进革命的成功。而那些匡扶帝国的能臣,确实革命路上的阻碍。

所以在他们的暗杀名单上,往往是那些具有真才实学,颇有能力的大臣,比如载沣、恩铭、端方、袁世凯等等,无不是极具才能和影响力的政治能手。

恩铭、端方先后被暗杀,载沣和袁世凯则侥幸躲过,良弼自然如惊弓之鸟般,一般深居简出,偶尔出门,也必然带上一队侍从贴身保护。

为了刺杀良弼,彭家珍做了充足的准备,事先,就已经摸清了良弼常去的地方。这次赴京之前,彭家珍还以崇恭的名义向良弼发去一封电报,说自己希望来京投奔,共举大业。崇恭曾与良弼共过事,两人有过些交集,但许久未见,良弼一见名字,自然也能记起个大概,何况是一个投奔者,正中下怀,于是回信,邀请他来京商议。

腊八前一天,彭家珍将一张百元银票和一封信交给了仆人,并交代他说:“我有事到别处去,能不能回来还说不定,你把这东西送到天津民意报馆,若有朋友来寻我,请他们不要住在我的房间。“交代完毕后,彭家珍换上了“崇恭“的同款标统制服,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就这样,彭家珍借着崇恭的名号,从奉天来到京城。他先是去军谘府,后到良弼旧宅,均未见到良弼,几经辗转,才知道良弼在红罗厂的新宅住址。

彭家珍去到良弼住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此时,载沣府上,良弼和众人聊的正欢,所有计划都已经拟定完毕,就在众人举酒宣誓之时,彭家珍已经被良弼家的仆人带到了客房。

这天深夜,等待许久的彭家珍有些按捺不住了,他准备再去军谘府看看。

他裹紧衣服,在胡同里没走多远,就听见了一阵马蹄声,他连忙闪到墙角,放眼望去,只见马车上挂着谘使的灯笼,果然,正是良弼。

彭家珍做好准备,眼看马车越来越近,他走到路中,拦下了马车,几名仆从将他按下,他高声喊着,“在下崇恭,有重要军情禀报良弼大人“,良弼一听是崇恭,立马叫开了仆从,良弼刚掀开帘子,彭家珍便走上前去递名片。

走近一看,良弼发现眼前的青年并不是崇恭,情急之下,大呼刺客,拔腿就跑。

彭家珍瞅准机会,朝着良弼投了一枚炸弹,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一块弹回的弹片正中彭家珍后脑,他当场死亡,不远处,良弼也倒在血泊之中,左腿已被炸断。

良弼被仆从送到医院,请日本军医做了截肢手术,然而,回天无术,由于伤情过于严重,良弼苦撑了两天后,不治身亡,临死前,良弼叹言:“炸我者,真大英雄也,朝廷不识我,惟此人识我,真吾知己也。我死,大清亦随之亡也”。

果然,良弼一语成谶,他死后,“宗社党“作鸟兽散,大清江山无人可保。

而彭家珍的鲜血没有白流,十几天后,清帝逊位,大清帝国彻底陨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

彭家珍赴京前一天,留给仆人的那封信,正是他的绝命书,其中写道:“共和成,虽死犹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不如死得荣。“

彭家珍牺牲时,左手还放在另一个外衣口袋里,紧握着另一枚用白绸手巾包裹的炸弹。可见,其决心之坚,心思之细。彭家珍以一己之力刺元凶首恶于宅门,挽共和于危难,加速南北统一,为无数黎民挡下了行将燃烧的战火,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

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是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

孙中山大总统称赞彭家珍:“诛除大憝以收统一速效之功”,并为彭家珍题词“我老彭收功弹丸”,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签发给彭家珍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表彰彭家珍“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