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0301教学手记——答祝子涵同学关于高考文言文一道题的质疑

 晋诺工作室 2022-03-01

2016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选用了《明史·陈登云传》,讲解过程中,祝子涵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也就是原第6题的B选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子涵查阅了百度文库,上面给的答案是B
 


这一说法正确吗?难道高考命题者所给答案D项错了?
D项明明错了啊?
可是百度文库给的解释是:因为“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振之”,如果没有理解就会选错。
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那么这句究竟该怎么理解?你倒说清楚呢?
赍:把东西送给别人;帑[tǎng],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振:通“赈”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带着钱款去赈济灾民。
显然,这笔钱是皇家朝廷所出,不是锺化民募集来的。错误极为鲜明。
 
为此,翻阅国内比较权威的试题研究资料《语文学习》2016年的增刊,徐殿东老师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
“试题B项用了推断进行干扰,原文中只写了陈登云检举多名重臣,并未写检举后的结果,试题表述'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这个结果是从后文'朝右皆惮之’推断出来的。因此增加了试题的难度。难度偏难。”
真的如此吗?
按照徐老师的解读,我们不禁要问“朝右皆惮之”也可以解释为因为陈登云好举报他人而害怕他,为什么要理解成一定有人要被罢官免职呢?
此说难以服人。
其实,这两位解释者都没有真正理解两个词语:论罢与论贬。
“论”,有判罪的义项;“论罢”,就是判处罢官;“论贬”就是判处贬职。
从最小的语境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
这里先后出现了“疏论”“又论贬”“论罢”“又论”,显然它们表达了不同层次的含义。陈登云,既可“疏论”,也可“论”,也可“论贬”与“论罢”,表明,这是针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置办法。“论罢”,即判处罢官,“论贬”,即判处贬官,这样理解符合这个小语境。
关键是陈登云有没有权力这样做呢?
这就要联系整篇文本的大语境。文本一开始有这交待: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从这里可以得知,陈登云是个御史。御史是干什么的?
查资料:御史,中国古代官名。商周时为史官。秦代御史兼掌监察,开监察机关之端。御史大夫为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汉初沿秦制,但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设御史中丞,其下因事而设若干御史。监察御史,唐宋为八品,明初为正九品,后升正七品,清朝沿制。
御史就是最高级别的监察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检委。他是有权处理一个提学副使和巡府。
因此,B项的表述没有错误,但难度确实大了点。不过,D项错误如此明显,如果依然还是选错了,这只能责怪自己基础不扎实,而不能抱怨命题太难。
这样理解“论罢”“论贬”有没有更多的史料依据呢?
宋代陈杰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闻履斋丞相再论贬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
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巾还。
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
卖论取官方翕翕,吾诗未敢落人间。
你看,题目就直接用了“论贬”。
在一些古文中“论贬”出现得很多。


这些地方都说明“论贬”就是被贬官,是实际发生的行为。

文言文阅读强调语境意识,有很多不好理解的句子,如果能沉着气,把前后语境关联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关于语境问题,下面再另说。

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