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学分课 |《艾滋病、性与健康》,抗艾我们在一起

 南京栖霞百仁 2022-03-01

2030,努力对艾滋病说再见

在艾滋病防御的道路上,我国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我校现已开通《艾滋病、性与健康》的线上教育课程,鼓励全校本科生关注该门课程进行学习。课程介绍基本目标:了解、预防、理解、帮助✔ 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病理、传播途径、法律常识,提升防范意识、能力,自觉规避危险行为。✔ 启迪学生理解与尊重感染者或患者的心理、行为,不歧视、不抛弃,实施源于同情心与人道主义的救助行动。课程基本信息✍ 学分:1.0✍ 学时:18个学时在线学习14学时+跨校直播互动4学时(2次)✍ 课程类别:通识课选课方式先登录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具体学习步骤可登录教务系统进行查看。选课成功后在智慧树注册登录学习即可。(注:2016级新同学信息已录入智慧树,新生不需要在教务系统进行选课,直接在智慧树注册学习即可。)选课时间截至9月16日▼精彩课程抢先看,防艾抗艾让我们在一起!第21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8日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的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为期5天的会议主题为“现在就获得平等权利”,重点讨论如何尽快解决影响艾滋病防控和研究的资金匮乏问题,向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提供及时治疗,消除对同性恋者、吸毒者和性工作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歧视,希望实现在2030年前全球消灭艾滋的目标。会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了有关现阶段全球艾滋病防治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人类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成果在一些国家,只用20分钟就能把艾滋病诊断出来,使得全球有17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疗。 全球艾滋病现状与目标目前全球仍有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得到治疗,若希望在2030年前达到全球消灭艾滋病的目标,人类必须加大防治力度,消除各种障碍,解决面临的迫切问题,不让目前取得的成果出现倒退。 公共组织发挥的作用要制定正确的政策,改变旧观念,尊重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权益,积极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坚定不移地朝着最终彻底消灭这一全球流行性疾病的目标前进。

然而 如果我们仅仅在世界艾滋病日考虑防治的问题 人类等不到驱逐艾滋病那一天 现如今,艾滋病已经成为致全球青年致死亡的第二大主因,大学生已成为艾滋病感染高发群体,艾滋病教育亟待加强。党中央、国务院已高度重视艾滋病问题,为此,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与智慧树网联合打造中国首门艾滋病课题共享学分课程——《艾滋病、性与健康》。为了解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进程加快治疗中国患病人群,加强国内防艾抗艾教育。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张建新教授等国内一线艾滋病防治专家也参与此次会议。 张教授作为《艾滋病、性与健康》授课老师,届时将引导同学们用积极的心态认识艾滋病,从此不再“谈艾色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