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 ||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猜字谜》

 蕾言小语 2022-03-01

       本课是字谜识字,有两则字谜组成一幅插图,描绘了小朋友猜字谜的情景,猜字谜与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低则字谜的谜底是秋谜面呈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点,第二则字谜的谜底是谜面呈现了青字族的行唐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结构特点的认识和感受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2个偏旁;会写“红、时”等7个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

      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刚刚过了元宵节,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猜灯谜)

      2.灯谜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谜面”就是出的题目。而“谜目”是限定所猜的答案所属的范围,比如“打一个字”“打一动物名”等。“谜底”就是答案了。今天我们就来猜一猜字谜。板书课题。

       3.书写指导:字

      【设计意图:“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传统节日。从节日习俗入手,巧妙渗透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他们刚刚经历过,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字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谜语,正音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谜语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齐读,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学生多种形式读谜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随机正音,发现错误并及时更正。】

        三、学习第二则谜语,随文识字

       1.出示:“言”来互相尊重。想想这句话的意思跟什么有关。(说话、礼貌用语)

        理解“尊重”一词,出示图片

     公交车上,尊老爱幼,主动让座。“您请坐。”这句话中哪个字最能让你体会到“尊重”?(请)相机板书:请=言字旁+青

       2.出示:“心”至令人感动。想想这句话跟什么有关。(心情)相机板书:情=竖心旁+青

      3.发现规律,自学三四小句

      4.学生交流

      “日”出万里无云。组成的字是“晴”

      “水”到纯净透明。组成的字是“清”

      5.理解并识记“纯净”

      纯净的(水)纯净的(空气)

      6.齐读童谣,猜字谜。

给予提示:引号里的字不是真的字,是字的小帮手。

逐行猜出每一行的前面是偏旁字,后猜出谜底。

     【设计意图:《小青蛙》一课刚刚学过“青”字族的字,所以在这里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学习第二则谜语,复习“青”字族。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感受形旁和声旁的作用。用“加一加”的方式解释这类字谜的猜谜思路,为后面的拓展猜谜和编谜语打下基础。】

       四、学习第一则谜语,随文识字

 1、分句理解字谜中每句话的意思,同时,帮助学生创建猜谜思维。 

(1)“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结构;

(2)相机指导书写“左”和“右”

(3)利用左右手,理解“相遇”

(4)后两句——帮助学生缩小目标字。

预设:绿的可能是“禾、木”,红的是“火”

最后得出谜底:“秋”。

(5)识记“喜”和“欢”

“喜”字上边是鼓的形状,即“壴” (读zhù,鼓),下边是“口” ,就是人听到乐器的声音很快乐。

“欢”认识又字旁,拓展生字(对,劝,双)

2、回顾字谜,回顾猜字谜的方法。

【设计意图: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边找线索边探索,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

五、拓展字谜游戏

   1. 有“人”就是男子汉,

       加“女”常梳马尾辫,

       遇“水”可以养鱼虾,

       添“土”长满绿庄稼。

       谜底:也

    2.双mu不是林

       谜底:相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联系实际,对字谜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六、指导书写

      注意“万”与前面所学“方”的异同点

板书:

请=言字旁+青

情=竖心旁+青           形声字构字规律

晴=日字旁+青           形旁+声旁

清=三点水+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