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的代名词:回家

 水上青荇 2022-03-01

一年一度的春运开始了,现在,有大批大批的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家。一年在外,努力许多,委屈许多,在这个时候放下一切,回家。

有个词叫背井离乡,就是说离开家乡,大多时候这个词代表是被迫离开家乡,或许是为谋生或许是为求学或许是其他原因。

背井离乡的人都带有一种沧桑感,而回乡似乎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今,大多人远离家乡在外面工作,叫做打工。这个词大概在我十岁左右开始流行的,村子里的人都带着希望到城市来“淘金”。

犹记得,那时候十六七岁的姐姐去北京打工,期间好像是说自己眼睛不舒服,还有什么忘了。于是写信说在外面吃苦干嘛还要在那里,回家来。年纪小,心性简单。

这个跟背井离乡有着不同的含义。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也是大势所趋,我想这还会持续很多很多年。

春节即将到来,外出打工的人、外出上学的都要在这个时候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

离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未来,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到另一个地方去实现。

年轻人出来打工,老人孩子留在老家,年底带着一年的果实,回家和父母孩子团聚。家里父母孩子翘首以盼,到了家里,一家人热热闹闹,那种幸福与满足是对一年来辛苦的回报。

父亲的哥哥嫂子,也就是我的伯父伯母,这两年身体不好。堂弟一人在外打工,每每伯父伯母生病,急火火赶回家。待他们病情稳定,又得外出,一家子指望着他。

当年轻人越来越觉得过年没有年味的时候,父母最盼的还是过年,因为那时他们的孩子都会待在他们的身边。

已经留居城市的年轻人,不管这一年来收获怎样,年底也是带着孩子回到父母的家,只是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时是不是会有一种心酸?

我自从到了城市读书,然后留居城市,每年回家次数不超过五次。 这两年,因着孩子小,回家更少。而今父母年龄越大,心里的不安越多。 到了而立之年,做了父母之后,才能体会父母的深情。

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感情很复杂,孩子离家总是让他们既欣慰又难过。在眼底下的孩子,总是让他们放心、安心,而孩子远离家乡在外,总让他们有无尽的担忧。

《牛奶可乐经济学》中,有一篇是说为什么有些退休了人要买大房子?只是因为大房子可以吸引孩子们回家与他们同住多些时间。

在中国,春节回家团圆是一种传统,这个无需父母买大房子来吸引孩子。就算家里只有两间小平房,也是要回的。那里让我们感觉最温暖最安全。

如今的回家几乎等于过年了,年轻人在外工作,平时假期也只有十一是个长假。离家远的,回家次数就更少了。

春节回家已不仅仅是回家了,它代表这圆圆、幸福、温馨、天伦之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