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两拨千斤怎么“拨”?武禹襄《十三势说略》集解(九)

 天乐书生 2022-03-01
文章图片1

武禹襄祖师

四两拨千斤怎么“拨”?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说略》集解(九)

李新方

【原文】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

文章图片2

李亦畬书武禹襄《十三势说略》

【解曰】前面讲过,十三势“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是以掤曰引进落空,捋曰劲由内换,挤曰占势夺位,按曰即化即打,採曰意在人先,挒曰诸劲相错,肘曰不动而动,靠曰以身接敌,进曰所向无敌,退曰退亦为进,顾曰知己知彼,盼曰预知胜负,定曰先胜后战,故能形人而己无形,知人而不为人知,制人而不为人制,而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亦当然之事也,但四两拨千斤怎么“拨”这个关键细节,也不可不知,接着,祖师就向我们传授了这个秘中之秘、诀中之诀:“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这个“寓”字非常重要,“寓,寄也”(《说文解字》),本义为坐落在山角里的房屋,引为隐蔽于山野中的寄居屋舍,后泛指一切居所,《礼记·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又,《左传·成公二年》:“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孟子·离娄章句下》:“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又为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驼,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文章图片3

《山海经》

这里是承接上文而言,十三势的意都是全方位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故能使对方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得机得势,有如被吞掉的感觉,而上下两个方位是最关键的,故曰“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技击离不开人体的接触点和力量的作用点(或称力点、发落点),外家拳以击打为主,故接触点与作用点一般在同一位置,而太极拳是曲中求直,所追求的技击效果是掷人于丈外,而且要用最小的力量达到最大的效果,发劲就必须对准对方的重心,在静态直立的条件下,人体的重心一般在下丹田位置,但在实战中重心位置是变化的,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而不论怎么变化,人体总重心的垂直线离不开实腿的脚根,故在实战中,既要挨何处(接触点)意要用在何处,更要发劲对准对方的重心,而掷人丈外是将对方向空中抛出去的,要有向上之意,但如果只有向上之意,大多只能将对方击倒,还要有隐蔽的向下之意,才能使对方的实腿脚根拔起而被抛掷出去,这个“寓”字用得极为高妙,是说这个向下之意是隐蔽的,又如《山海经》中“可以御兵”的寓这种鸟,极为轻灵。

文章图片4

《山海经》中的寓

“若物将掀起”,有些版本作“若将物掀起”,是早期传抄过程中的笔误,或传抄者未能正确理解而臆改的。如果是“若将物掀起”,把对方像重物一样由下向上掀起来,需要用很大的力量,那就不是四两拨千斤了,况且如果是已经把他掀起来了,其根已断,又何须“加以挫之之力”呢?可知以“若物将掀起”为是,指的是对方已经被引进落空,而对方也是高手,察知处于背势,急欲变化而尚未完成变化之际,或自己发劲后,对方未被击倒但已失去中正之位,此时仍是四两拨千斤最有利的时间节点。

“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挫,本义为折断、毁折,“挫,摧也”(《说文解字》),《国语·吴语》:“而未尝有所挫也”。又,《孙子兵法·作战篇》:“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里是说,当对方已被引进落空,或自己发劲后虽未将其击倒而其已失势,尚处于能够勉强维持病态平衡的态势,只要加以向下摧毁对方劲根的力量,就会使对方全身的劲根完全折断,就再也站不住了。

这里的“加以”二字尤为精到,说明这种“挫之之力”并不是从身体某个部位直接发出来的,而是用意加上去的。而“挫”为四两拨千斤之“拨”的高级用法,“拨,治也”(《说文解字》),本义为治理,《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引为拨动,拨开,分拨,唐代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重题》:“香炉风雪拨帘看”,向对方实腿脚根“加以挫之之力”的力量,是从向对方借来的力量中分拨出来的。交战时双方的接触点一般在手臂,当攻入对方的里圈,或把对方放进自己的里圈,手也只能互相按到胸腹等部位,再向下就有可能自身失去中正之位,而要把“挫之之力”加到对方的实腿脚根,只能是用意,意到气到,自然力到,使对方全身拔根离地而被抛出。用挫劲打人还可以配合上步进身和套腿、插裆等管腿技法,但高手用意即可以管腿,并不需要有外形动作,只要与对方手臂接触,对方两脚就会拔根。相反,对于能够用意打人的高手,使用套腿、插裆等管腿技法是管不住的,你管我腿就等于我管住你腿。

跤术中也有许多与管腿类似或相通的跤绊,如别子、缠腿翻、耙拿、勾踢等,都是直接进攻对方全身的劲根,但与太极拳的管腿有着本质的区别,管腿是用意,至少也是以用意为主,而跤绊是用着、用形,而且在使用跤绊的同时往往自己先失去中正之位,故真正懂太极拳的人在实战中是根本不需要使用跤绊的。

文章图片5

霍梦魁师祖尝设场于沈阳火神庙

但跤术作为专习摔法的功夫,的确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沈阳,就有一位身高力大的跤术高手张某,获辽宁省摔跤冠军后,又去找各拳派名家“切磋”,许多武术名家都被他摔倒。后来有人说:“你别总欺负我们了,你要是赢了霍老师,我们就不练武术了,都跟你改学摔跤”。张某来到沈阳火神庙大殿,与霍梦魁师祖相见,师祖身高未及其肩,而且师祖已年近七十,张某只有三十出头。张某抓把后迅即发招,师祖没有任何外形动作,而张某当即两腿拔根,如被轻轻提起,随即顺势借力,将张某掷出数丈之外,背撞对面板墙……一连数次都是如此,而且每次都打在板墙的同一位置。这道板墙,是师祖专用来打人的,为了防止被打的人飞出去跌伤。张某心悦诚服:“师父真是打人如投篮”,当即拜师求学,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跤术名人也都跟师祖学太极拳了。

“乃坏之速而无疑”,坏,本义为建筑物倒塌,“坏,败也”(《说文解字》);“坏,毁也”(《尔雅·释诂》)。《韩非子·说难》:“天雨墙坏”。引为破坏,《左传·成公十年》“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这里是说,用“挫之之力”折断对方全身的劲根后,对方的平衡就会被快速破坏,这是毫无疑问的。

讲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会问:“平衡就那么重要吗”?是的,任何武术实战都离不开用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是有多大劲也使不出来的,就像一位大力士,不论力气有多大,也没有办法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腾空动作的发劲也是借助腾空前的蹬地发出来的,就是地功拳法,也只有在身体某个部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才能发出劲来,太极拳中的摆脚跌叉也是一种地功拳法,而击地捶、进步栽捶、践步打捶等则是对地功拳的打法,但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倒地就已经输了,故地功拳法只有在拼命时才可能有用,而且只有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才可能奏效,故传统的地功拳派也同样注重桩功,同样注重用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而太极拳的技击战略为四两拨千斤,不仅要赢人,而且要赢得轻松,赢得漂亮,赢得让对方心服口服,故将平衡问题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懂劲先要懂得平衡原理。平衡的状态,分为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两种,人们当然要追求稳定平衡了,但讲平衡状态离不开平衡的方式。平衡方式分为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和随遇平衡三种。

一是静态平衡。一般认为,桩功是训练静态平衡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而提高平衡稳定性的办法,一般认为是降低重心和加大底盘,故马步桩是大多拳派最常用的静态平衡训练方法。但武术实战是用自己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要破坏对方的平衡,自己的平衡就有可能被对方破坏,故桩功只是初级阶段的功夫,只练桩功不练走架是不可取的。同时,马步桩的双重问题也是最为明显的,而双重之病是达到随遇平衡的最大障碍,故太极拳等内家拳派多以虚步桩为主。

二是动态平衡。武术实战中的动态平衡,主要有进退平衡、碰撞平衡和借力平衡等。在进退中只要能够做到上下相随,就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交战时,如果双方以对冲方式开始,或一方进攻,另一方采取守势,双方接触部位都可能会发生碰撞,是一种不稳定平衡状态,但平衡能力较好的一方会占有明显优势,也可能在双方碰撞的瞬间,有一方已被击倒或击出。也有人在站立不稳时,借碰撞对方的反作用力以恢复平衡,但这种作法不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借力平衡常见于有一方是习短打类的,交战时就可能进入接手状态,跤术、擒拿术等也属于短打类;如果双方都是习短打类的,还可能用搭手(搭把)方式交战,接手或搭手后都有可能处于借力平衡状态,这也是一种不稳定平衡。此时,如果有一方平衡能力较好,则借力平衡的持续时间很短,也许瞬间就会将另一方击倒、击出或制服。只有在双方平衡能力相当,而且都处于较低层次,才会持续较长时间,双方都处于偏倚状态,互相借力以维持这种病态平衡,故又称依托平衡,俗称“支黄瓜架”。此时,只要有一方放松,另一方就可能倒地,所以很多人经常讲放松,但就是放松不了,因为平时走架时就处于偏倚状态,交战时在有外力相加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松得下来呢?

文章图片6

借力打人时的自身平衡

高手在借力打人的瞬间也是一种借力平衡状态,但这种借力平衡,并不是借对方之力以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指在向对方借力的瞬间自身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极稳定的,在与对方身体接触之际,形随人动,而势由我主,机由己发,乃能力从人借,借来了之后还要还给对方,整个过程始终不失中正安舒之后,所以是极稳定的,实际上是随遇平衡在实战中的一种表现,而相对于对方来说是不稳定平衡。

三是随遇平衡。如表面均匀的球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外力作用,不论位置发生什么变化,而重心的高度始终不会改变,是最稳定的动态平衡,故随遇平衡是各家武术到了高级境界的共同追求,但随遇平衡又是最难做到的,而实际上三种平衡又不能截然分开。武术动作中只有抢背最接近于球形,有抱头、缩项、团身之秘诀,是作为倒地法在跌倒时为避免或减少伤害使用的。

太极拳中的低架、半马步、大弓步、川字步等,既是为了降低重心,加大底盘,同时也是为了接近球形,但低架也决定了双重问题在所难免,做不到“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而且接手后很难动步,故只能部分达到随遇平衡,而更多的属于静态平衡状态,《乱环诀》中的“手脚齐到横竖找”,就是针对这种状态讲的,故又有“得横即得势,得实即得机”之秘诀,因为这种降低重心只是形沉,重心即发落点仍在下丹田位置,只要得到对方的横面即为得势,而对方可以走化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只要再得到对方的实点可以四两拨千斤,并不需要“加以挫之之力”。

因此,要想通过用形以接近球体,而达到随遇平衡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真正达到了随遇平衡的技击高手都是高架、小步。因为只有高架、小步才能做到全部身法要求,才能完全彻底地克服双重之病,才能达到气势圆满,无有缺陷。高架看似重心一定很高,实则只有高架才能气沉于脚底,能气沉于脚底就能重心降到实腿脚底,故最高就是最低;小步看似底盘太小,实则只有小步才能八面支撑,手不可超过重心控制范围,脚也不可超过重心控制范围,故最小就是最大。太极拳实现随遇平衡的球体是无形的,十三势就是由十三种意为支撑构成的强大气势,这个气势就是一个无形的大球,当习练者达到气势圆满,无有缺陷之时,“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对于这样的技击高手,很明显,《乱环诀》中的“手脚齐到横竖找”就不适用了,挨何处何处灵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横面、实点,你哪里去找?只有实腿的脚根是不能离地的,遇到这样的高手只有“加以挫之之力”,才能够破坏他的平衡。但由于高架、小步,外形不动,用意就能够变换虚实,只有比他更高的高手才能够对他“加以挫之之力”的,所以艺无止境,懂劲还有懂得多少的问题,懂劲之后还有神明阶段,下面,祖师就带你走进技击的神明之府。(待续)

文章图片7

武禹襄故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