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这个名字,你会被它威武霸气的名字震撼到,也会在猜想,它的治疗效果必定很好,不然又怎么对得起这么响亮的名字?据传这与孙思邈用虎杖为老虎治腿病相关。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药王殿。那药因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唤它为“虎杖”,意思是说仗着它治好了老虎的腿病。孙思邈是否真用虎杖治好过老虎的腿疾,现在已无法稽考。然而在中药里,虎杖的确是一味治疗关节疾病的良药。虎杖被作为中药,历史颇久,晋代以来之文献记载,虎杖根与根茎煎汁内服,可用于治疗瘀血、筋骨风湿痛、经闭、产妇恶露不下、痰咳等。取新鲜虎杖与根茎洗净捣烂,用浓茶汁调成糊,外敷于跌击伤损处,能止血减痛。下面就和药店慧享一起来学习中药材虎杖吧! ![]() [虎杖的功效] 中药名 虎杖 huzhang 别名 大叶蛇总管、山大黄、斑杖、酸汤杆、苦杖、黄药子。 药用部位 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茎及根。 产地分布 生于湿润而深厚的土壤,常见于山坡山麓及溪谷两岸的灌丛边、沟边草丛及田野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尾梢,洗净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微苦。归肝经、胆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化学成分 含有蒽醌类衍生物,据分析总量可达2.1010,以游离型为主(1.4%),结合型含量较低(0.6%)。并含有芪类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芦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质、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计不得少于1.5%)。另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槲皮苷、虎杖素、柠檬酸、苹果酸等成分。 药材性状 圆柱形小段或片块。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根茎有节,节间长2~3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占大部分,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花期6~8月,果期9~10月。 ![]() [虎杖的作用] 主治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现代应用 1、治急性炎性疾病 2、治烧烫伤 3、治肝炎 4、治慢支 5、治白细胞减少症 6、治牙痛 药理作用 1、有关免疫 2、抗凝血和降脂 3、对心血管 4、保肝 5、抗菌、抗病毒和抗癌 1、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2、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虎杖30克,鸡眼草60克。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资料选编》) 3、治湿热黄疸:虎杖、金钱草、板蓝根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4、治痔疮出血:虎杖、银花、槐花各9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5、治皮肤湿疹:虎杖、算盘子根各24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服用禁忌 孕妇禁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