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路 虎丘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北京东路,北至苏州路,全长334米。在当时外滩公园还不存在的时候,今天的虎丘路只是一条干涸的河床。 虎丘路在当时只是一条河床--图片来源于网络 1862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后命名为嘉纳蒙路(Gnaomen Road)。
1865年工部局将嘉纳蒙路命名为上圆明园路(Upper Yuen Ming Yuen Road),当时香港路尚未穿过本地块,终止于上圆明园路。1866年,今天外滩源一期地块中部靠南出现了名为“巴富尔楼”(Balfour Buildings)的建筑群,一南一北,中间夹条小路。巴富尔北楼位于现基督教女青年会建筑的位置,巴富尔南楼即现圆明园公寓,国泰保险以及其间的仓库。巴富尔楼的第一批居民中,一部分是英国和其他国外交人员中的中下级人员,另一部分是国际高级律师,他们是英国枢密院特派远东律师,专做国际纠纷诉讼案,当时在中国的仅四五个人。 1866年工部局所绘制的租界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1866年工部局所绘的租界地图来看(上图),17号地块为巴富尔楼北楼,18号则为巴富尔南楼。19和20都归属于当时上海滩的第一个监狱所有。它完成于1858年7月,拥有八个小房间,后20号地块被更改为大英邮局,之后又变为中国实业银行。 北京路虎丘路转角口的大英邮局,原为监狱所在地,现为中实大楼--拍摄来自斋卤味 而19号地块则于1868年以英领事馆的名义租借给了刚刚成立不久的亚洲文会并且附加了三年内必须建楼的条件,1874年也就是在此处上海第一座博物馆建立,而上圆明园路的改名也正是因为此博物馆而得名博物院路。 博物馆所在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北面的15号及16号地块,根据已有资料的记载很有可能是兰心剧院的初代选址点,初代由于其全部是木头打造,在1871年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可能是由于大火的阴影,所以二代的兰心全部由防火砖打造,于1874年1月开放并一直伫立了超过半个世纪,最后此地造起了广学真光大楼,并保留至今。 来源:三月的斋卤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