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开埠180年 • 倍尔福路的故事(作者:景智宇)

 常熟老李jlr5mr 2023-11-17 发布于江苏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图片

一滴水折射出大海波澜,一条小路象征着上海租界的兴衰沧桑——这条神秘的小路就是倍尔福路。租界在上海兴起,它应运而生;租界被废除,它也销声匿迹。倍尔福路是外滩源地区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路,长40余米,宽仅3米,只有四五个门牌,以致绝大多数上海人都不知道有这条路。倍尔福路虽然很小,但蕴含着许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故事,并且与180年前上海开埠有不解之缘。

图片

1849年外滩景象

图片

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政府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乔治·巴尔福(George Balfour)[注] 乘船抵达上海东门外。9日,巴尔福拜访上海道台宫慕久。10日,宫慕久礼节性回访巴尔福。两人就设立英国领事馆和开埠事项进行了商谈。宫慕久主张英国人在县城外设领事馆;巴尔福却执意在县城内居住办公。双方还就贸易章程税则等反复磋商,逐条核对、辩论,最终议定11月17日为上海开埠日。14日,巴尔福向在上海的英国人发布告示:已在东门与西门之间城墙下一条街上设立了临时领事馆;上海将于17日起对外通商,中英两国所有条约的相关条款自该日期生效。

图片

乔治·巴尔福


图片

1843年11月17日是划时代的一天,上海历史的走向从这里转折。宫慕久在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设立西洋商船盘验所,办理外国商船入关通商事宜,征收进口货税银。上海宣告开埠,成为继广州、厦门后第三个通商口岸。

图片

开埠后繁忙的上海港

图片

1844年2月,巴尔福租赁城内新衙巷(今学院路)、曲尺湾(今四牌楼路)东南转角处顾氏敦春堂作为正式领事馆舍。

图片

敦春堂原址今貌(学院路、四牌楼路口东南望,景智宇摄)

为了让英国人“屯物经商”和“携眷居留”,巴尔福迫切需要寻觅一块土地,他把目光瞄准了县城北方郊区。这里虽然是芦草丛生、溪涧纵横的卑湿之地,但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可以通过吴淞江即苏州河与富庶的江南地区相连,还能从吴淞口出海通往世界各地,并溯长江深入中国腹地。巴尔福未必意识到这片荒僻的田野将来会成为中国最繁盛的金融商业街区,然而他确实看到了这块土地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应该说巴尔福是独具慧眼的。

图片

1851年上海县城及租界地图(来源:北华捷报编纂《 上海年鉴1852》)

经过近两年马拉松式的谈判,巴尔福终于如愿以偿。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公布与巴尔福商定的《上海土地章程》:“就上海地势民情,前经议定杨(洋)泾浜以北,李家厂(今北京东路外滩一带)以南地基,租给英商建房居住。”1846年9月24日,宫慕久与巴尔福又明确了英租界西至新筑的界路(今河南中路)。至此中国第一块租界四址确定,面积约830亩。

图片

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英国人获准在租界内租地造屋。(来源:英国国家档案馆)

图片

1855年上海英租界地图(来源:上海市档案馆)

图片

1846年4月,巴尔福在黄浦江和吴淞江交汇处订购126亩地产,计价17000银元。此举显然超越了英租界范围,也违反了英国法律关于驻外领事只能租地办公、不能买地建屋的规定。但巴尔福全然不顾,而且自行垫付了4000银元订金。这块土地就是日后新领事馆基地。同年10月,巴尔福卸任回国。1849年7月21日,英国领事馆迁入新址。

图片

1850年代第一代英国领事馆,1870年毁于火灾。(来源: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图片

1850年代外滩东北角建筑群,箭头标记处为第一代英国领事馆。(来源: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图片

为开辟英租界、设立领事馆,并为英国人谋取更多的利益,巴尔福尽心尽力,备受英国殖民当局赞赏。为了表彰巴尔福的贡献,工部局把领事馆西侧一群楼房取名“Balfour Building”(巴尔福楼),并将中间一条小路命名为“Balfour Road”(地图上中文标注“倍尔福路”)。

图片
图片
1866年《英租界平面图》上标号17、18两处楼房是“巴尔福楼”,中间的小路即“倍尔福路”。
图片

倍尔福路东起圆明园路,紧邻英国领事馆草坪;西至虎丘路,面对石库门群房腾凤里。它是连接两条路上许多经济单位、西学团体、文化部门、政治外交机构相互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

图片

1918年《上海英租界分图》上的倍尔福路

图片
1926年《袖珍最新上海分图》上的倍尔福路
图片

倍尔福路东段的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内开设万国艺术剧院,曾举办各种展览。1936年3月9日,喜剧大师卓别林来此参观中国现代名画展览会,并会见了梅兰芳、刘海粟、胡蝶、潘玉良等名家。女青年会在抗战期间组织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还开展军属服务、难民救助、学生救济等活动。

图片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所大楼

图片

卓别林与梅兰芳在中国现代名画展览会上相逢

路西段的阿哈龙犹太会堂是上海犹太人的重要活动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批犹太人流离失所,上海以博大慈爱的胸怀收容了他们。阿哈龙会堂成为犹太人避难的“亚诺方舟”,他们在这里生活,还开办了学校。路西腾凤里设有申庄、同业公会、南北货栈等,商人、经纪人去银行、洋行办事,常常穿梭于此路。倍尔福路两侧还有美丰洋行、天裕洋行、国泰保险公司、金安保险公司、午昌茶行、民孚公司等企业。附近的文汇报、新民报、中美日报、民国西报、亚洲文会博物馆、国光印书馆等更为这条小路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图片

阿哈龙犹太会堂

图片

清末民初,上海迅速崛起为国际大都市。外滩源地区是孕育东西方文化交融成长的摇篮,倍尔福路见证了这一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1943年,租界在上海消亡。同年10月,“倍尔福路”的名称被废止,成为一条无名小路。50年代以来,周边洋行、公司纷纷歇业,此路变身为虎丘路40弄,逐渐淡出上海人的视野。1986年,拆除阿哈龙犹太会堂,建造起高耸雄伟的文汇报大楼,这条路愈见渺小。进入新世纪后,外滩源地区进行了改造开发。此路西段建起了高楼,东段残留约20米至今。

图片

1947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倍尔福路名称已经消失

图片

2003年虎丘路40弄(虎丘路口东望,景智宇摄)

图片

倍尔福路原址今貌,左美丰大楼,右女青年会大楼。(圆明园路口西望,杨慧如摄)

图片

倍尓福路在岁月尘埃下已难觅踪影,但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将继续向人们讲述上海一个时代变迁的故事。

图片
图片
[注]“Balfour” 一般译为“巴富尔”,然而《民国上海县志》《上海市通志馆期刊》《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租界问题》《申报》等则称其“巴尔福”。根据“Balfour读音,“巴尔福”较准确,也吻合“倍尓福路”的译名。
图片
《民国上海县志》(左)《上海租界问题》(右)关于巴尔福相关记载
图片

1932年1月12日《申报》关于巴尔福相关报道

参考文献:

《民国上海县志》《上市通志馆期刊》《申报》

《近代上海大事记》《黄浦区志》《黄浦区地名志》

《南市区地名志》《上海租界志》《上海外事志》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老上海地图》

《上海城市地图集成》《上海租界问题》The  History  of  Shanghai

《上海公共租界史稿》《出卖上海滩》《上海外滩源》

《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

《上海外滩源历史建筑一期 》

《外滩源研究:上海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1843-1937)》《清史图典 清朝通史图录》

《申城首个外国领事馆遗址究竟在何处》

作者:景智宇

编辑:杨慧如

来源:“黄浦记事”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