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伟大的俄罗斯人是谁?他是抗击西方的英雄,却因降蒙古饱受争议

 浩然文史 2022-03-02

最近俄乌冲突吸引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大家都惊讶于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果决。这也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俄罗斯民族对于政治强人的青睐。说到俄罗斯历史上的政治强人,不知道大家脑海里会闪过谁,或许大家都没想到,在2008年俄罗斯举行的“最伟大的俄罗斯人”评选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名列首位。这个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我们的认知里十分陌生,他到底做了什么让自己在俄罗斯人中的地位这么高大呢?

一、王族出身,颇通武略

了解俄罗斯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公元9世纪,诺夫哥罗德内部王公内讧,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也就是维京人的分支)留里克三兄弟入主城市。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留里克兄弟很快用武力占领了诺夫哥罗德以及周边的城市,建立起一个属于他们的国家,等到第二任大公奥列格迁都基辅之后,俄罗斯最早的国家建立了,史称基辅罗斯,从此,也开启了绵延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统治。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出生于1220年,原名叫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他的父亲是留里克王朝的王族雅罗斯拉夫。身为王族子弟,涅夫斯基从小就接受了纯正的东正教教育和贵族军事训练,并且亲身参加了父辈的不少战争。这些经历,为日后涅夫斯基的辉煌战果埋下伏笔。

1236年,年仅16岁的涅夫斯基被委派前往诺夫哥罗德任地方官,从政期间,他不仅迅速解决了诺夫哥罗德前任贵族遗留的积弊,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安定富足,而且修复了在数次大公征战期间损坏严重的诺夫哥罗德防御工事,这些举措使得涅夫斯基一时之间声名大噪。1238年,在一场抵抗蛮族入侵的战斗中,原来的大公以身殉国,涅夫斯基的父亲继承大公之位,史称雅罗斯拉夫二世。

二、涅瓦河一战成名

11至13世纪,欧洲天主教世界发起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军事行动。他们打着清理伊斯兰教异端的名号,在东欧和中亚的土地上大肆烧杀抢掠,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曾经被十字军洗劫一番。作为东欧土地上的商业大国,基辅罗斯不可避免地会被这些强盗盯上。

十字军东征

1240年,瑞典国王登基之后,立刻下令派遣重军渡河涅瓦河口,袭击俄罗斯。7月,瑞典军统帅雅尔·比格尔率领这100余艘舰队的大军,从芬兰湾向涅瓦河进军。要知道,当时天主教会发起的几次十字军东征基本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的,再加上当时基辅罗斯正陷入王公之间内斗的局面,因此,比格尔信心十足,甚至敢在开战前向当时镇守诺夫哥罗德的年轻王子涅夫斯基写信说:“如果你胆敢反抗我,我已经在这里迎候,我就将攻入你的领地,杀个片甲不留。”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从小跟随父辈作战,一直以勇冠三军著称。面对瑞典人傲慢的挑衅,涅夫斯基自然不可能胆怯,他在大公的命令到达之前,先进行军事动员,并决定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先行出战,挫败不可一世的天主教军队。但是,瑞典毕竟是以举国之力进行入侵作战,诺夫哥罗德一个小小的城市又能有多少军队呢?敌众我寡,大军狐疑不定。向来以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为榜样的涅夫斯基看到军队有所疑虑,振臂一呼,以饱满激昂的语气说道:“虽然我们人少,但我们必胜,上帝不崇尚武力,而是崇尚正义。”说完,军队群情激愤,立志要将侵略者赶出俄罗斯的土地。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1240年7月15日凌晨,涅夫斯基的军队到达涅瓦河畔,说来也巧,或许是天公作美,此时整个涅瓦河笼罩在浓雾之中,瑞典军队丝毫没有注意到逼近的危机。涅夫斯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利用浓雾包围了瑞典人的阵地,步兵居中,骑兵分居两翼,随机发起突击。瑞典人一方面没想到涅夫斯基居然敢主动出击,另一方面也因为大雾看不清来犯的敌人,顿时乱作一团。涅夫斯基身先士卒,带着军队左冲右突,并且亲自用长矛刺中了别格尔的头部。瑞典军队大败,匆忙撤退,在撤退途中又一次遭到罗斯军队的追击,损失惨重。大战结束,瑞典战船被击沉3艘,200多名军官被俘虏,士兵死伤无数,而罗斯军队仅仅损失20多人。从此,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声名大噪,诺夫哥罗德百姓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纷纷称他为“涅瓦河英雄”,就是从此时起,他被称为涅夫斯基。

涅瓦河风光

三、冰上之战,威名日盛

在涅瓦河打败敌军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回到诺夫哥罗德,一时之间,他成为“全民偶像”,他的声望盖过了诺夫哥罗德本地所有贵族。因此,那些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执政期间被打压的贵族们联合起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涅夫斯基逼走。令人没想到的是,刚刚被击退的日耳曼人天主教徒们听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出走的消息后,立刻欢欣鼓舞,重新拉扯起一支庞大的队伍入侵罗斯。1241年的冬天,浩浩荡荡的十字军越过边界,进入罗斯的土地。缺少了涅夫斯基的罗斯军队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战略错误频发,斗志全无,短时间内,捷索沃、卢古、科波里耶相继被这些异教徒占领。气焰嚣张的敌军此时距离诺夫哥罗德不足35公里。

此时,大家想起了那个被自己赶走的英雄,那个基辅罗斯的亚历山大。大家确信,只有他才能抵御异教徒的入侵,维护罗斯的国土。诺夫哥罗德东正教大主教降尊纡贵,亲自恳求雅罗斯拉夫二世,让这位大公去劝劝他的孩子前往诺夫哥罗德迎敌。在父亲的劝说以及自己东正教信仰引领下,涅夫斯基重新回到诺夫哥罗德。他再次挂帅,运用高超的战争艺术打得日耳曼人丢盔弃甲,吐出了侵占的城市,退到楚徳湖畔。隆冬时节,楚徳湖被厚实的冰层覆盖。涅夫斯基再次运用令人称绝的指挥能力,在冰上围歼了敌军主力,日耳曼军队见势不妙,迅速撤退,涅夫斯基再次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从此,德意志骑士团元气大伤,再无大规模侵略基辅罗斯的可能。而罗斯人民也意识到西方敌人的脆弱,民族自信心从此建立起来,再也不惧怕和西方军队作战。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剧照

四、屈从蒙古,镇压平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抵御了西方的入侵之后,来自蒙古的铁骑也来到了罗斯土地上。蒙古军队战无不胜,罗斯军队连连败退,无数百姓惨遭杀害。雅罗斯拉夫二世在蒙古军队到来之际,开城献降。但是,蒙古人似乎对这个屈膝投降的大公并不满意。1246年9月,大公被毒死。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因为他的威望,被蒙古扶持为新的大公。

但是,雅罗斯拉夫二世的长子是安德烈。蒙古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选择了顺从自己的涅夫斯基,让罗斯百姓和安德烈本人十分恼怒。随即,安德烈联合了同样不满被异族压迫的王公贵族,试图发动叛乱。没想到,涅夫斯基向蒙古告密,导致安德烈兵败身亡。随后,涅夫斯基又在1255年镇压了诺夫哥罗德百姓反抗蒙古的起义。随后的几年,涅夫斯基充当了蒙古人的打手,四处平叛,进一步稳固了蒙古人的统治。诺夫哥罗德等地的罗斯百姓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涅瓦河英雄”会成为外来者的打手?为什么会因为侵略者的命令和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冰冷的刀剑对准自己?因此,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国内的评价出现巨大滑坡,人民起义从没断绝。

最终,1257年,这位抵御西方强敌的涅瓦河英雄,在为蒙古前往镇压起义军的途中病故,结束了他传奇又颇具争议的一生。

文史君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作为一名杰出的罗斯王公和军事统帅,带领罗斯军队一次次成功击败和抵御了西方天主教世界的入侵,直接奠定了罗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也展示了罗斯军事技术的高超。后期虽然投降蒙古,但同样起到了保护本国百姓不遭到屠杀和守护东正教不受侵害的作用。可以说,他的做法虽然有争议,但却禁得起历史的考验,赢得了俄罗斯民族的爱戴。

参考文献

杰弗里霍斯金:《俄罗斯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年

左少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3期。

左少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的历史评注》,《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4期。

左少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的文学评注》,《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寻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