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才vs专才?少林七十二绝技更好,还是太祖长拳更好?

 明少早说 2022-03-02

写在前面

人在职场飘,武功必须高,通才和专才,究竟哪一个更重要?是通晓“少林72绝技”更好,还是打好一套“太祖长拳”更好?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一、不同阶段,玩法不同

其实专才重要,还是通才重要,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我们处于职场的哪个阶段。

在职场的初级阶段,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谈什么“专才”呢?有什么活干什么活才是正道。

新人期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可塑性特别强,这时候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去探索和试错。

领导给什么活就做什么活,基本没什么机会挑三拣四。

摸索一段时间,胜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就需要在专业领域做垂直积累,要想办法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让人家一想到这件事情就想到你。

比如说维修计算机的专家、销售的专家、培训的专家,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是这个阶段的傍身之技。

专家之路走顺之后,在职场上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就要开始考虑借助团队的力量,放大自己的势能,又要朝着通才的方向去发展。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职场不同的阶段,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无法完全说“通才”和“专才”,哪一个更好。

二、不同岗位,需求不同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不同的阶段,“通才”和“专才”的作用不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不同的企业对“通才”和“专才”的需求也不同。

比如一些小的企业,大部分都需要通才。

行政要兼前台,还要兼文秘,一个人恨不得当八个用,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销售兼行政。

在这样的组织里,如果不能做一个通才,只会做某个专业上的事情,会大大降低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了,如果你掌握的是核心技术除外。

但是在一些大企业当中,通常需要的是专才多一些,因为大的企业各个岗位分工已经非常详细了。

比如人力资源的6大模块,小企业可能一个人就搞定了,但是大企业一般都有专人负责,甚至是专门的团队在负责,再比如销售团队,会细分成市场团队和业务团队。

在这样分工极度细化的公司里,“专才”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直接给一个定论,定义“通才”更好还是“专才”更好,脱离了前提谈标准,是没有意义的。

三、一专多能,适用即可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不要用“通才”或“专才”的标准来帮助自己,要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分析自己需要朝哪个方向发展。

重要的不是自己具备怎样的能力,而是能够帮公司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做到一专多能才能——专业技术拿得出手,其他方面不会太坑。

一般情况下,人都很难做“通才”,大部分人都只能做“专才”,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把每一个领域都研究通,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呢?

当然你也可以举例说,像达芬奇那样的人,在绘画、科学、发明等各个领域都能做到出类拔萃,这样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可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提升自己某个方向的专业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达到平均水平,甚至在不耽误工作交付的前提下,某方面的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下也没有关系。

毕竟现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可以依靠团队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比如公司需要我去独立建立一家分公司,我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就可以,其他的能力,类似财务、销售、客服的领域,懂一点点即可,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没有必要事必躬亲。

否则每一样都想要学成专家,达到行业内的顶级水平,恐怕是胡子都白了,才有机会做出点名堂了,其实“通才”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现实中没几个人可以做到。

就好像《鹿鼎记》中,澄观老和尚告诉韦小宝:一门功夫要练个二三十年就可以使用了!

老和尚的思维,就是典型的专才思维,道理谁都懂,可是有多少人有时间去把每一门都练好呢?你我都是韦小宝,鲜有人是老和尚。

所以话说回来,一套“太祖长拳”打好了,也可以横行天下,至于“七十二绝技”,做个了解就可以了,不然什么都想学,最后只会耗尽自己的精力。

更何况很多人终其一生,连个“太祖长拳”都打不好,还何谈“通才”呢……

尾声

通才更好还是专才更好?要看不同的职场阶段和实际的岗位需求。

组织需要个人帮忙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具备哪样的能力。

有一个专长,其他的能力,别太差就可以,过于求全责备,就是折磨自己。

你如何看待通才和专才的问题?

这位老铁,都看到这了,↓来个关注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