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历还没投,先问给多少钱,有错吗?

 明少早说 2022-03-02

写在前面

大学生线上求职,上来就问薪资待遇和工作内容,简历都没给,你觉得正常吗?

唯品会的面试官碰到这样的事,于是在某平台上吐槽:现在的应聘者,实在是不知道咋评价,该有的尊重一点都没有,挑公司也要有个策略,难道不应该先争取个面试机会再挑吗?

投简历前先问清楚薪资待遇,这正常吗?你怎么看?

一、面试者,多个机会多条路

从面试者的利益来看,这个面试官的吐槽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非面试者的能力特别强,公司要抢着要,否则按照这样的沟通模式,大概率是拿不到面试邀请的,可能会错过很多的机会。

说实话,很多公司的岗位要求,跟实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到了现场面谈的时候,可以谈出更多的信息,更有机会和用人单位达成合作。

但是按照面试者这样的谈法,一开始就把面试官得罪了,就等于关上了通往机会的大门。

而且上来就问薪资待遇,虽然没有错,但是会给对方一种暗示:这个人很短视,只关心自己,不关注他人。

很多的面试技巧告诉大家:要在面试的最后一轮问薪资待遇的问题,其实是有原因的。

当然了,面试者可以说:老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要去承担这样的做法带来的潜在机会损失。

按照常理做法:投递简历、面试,最后谈薪酬,可能看起来中规中矩,但是这么做多个机会,就多条选择的路径。

二、面试官,少点挑剔少添堵

我们切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面试官来讲,要清楚自己招的岗位是什么层级。

面试者看中薪资待遇,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一个面试者,都按照我们要的套路来做事,拥有较高的格局。

说实话,基础岗位的面试者,一般都较为关注自己;高级岗位的面试者,相对更加关注能为组织做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高级岗位,有的人做了好多年,还只能做一些初级岗位的原因,因为两者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是不一样的。

不是说高级岗位就不关注自身的待遇,而是说高级岗位的面试者,往往更加关注能帮别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企业给到的回报基本上也比较可期。

而且从心态上来说,刚毕业的学生,职业化程度还不够,有这样的心态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面试官对这种事都没有一定的谅解,就因此拒绝对方的请求,不允许对方参加面试,可能会损失到潜在的人才,这样就变成给自己添堵了。

对他人多一点谅解,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三、每个节点,都要双赢才行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去分析一下面试双方的诉求都是什么。

对面试者来说,在面试前问清楚薪资待遇,总比等到面试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才发现工作不合适要好。

我有个朋友求职,碰上过一家不靠谱的公司,招聘启事上没有写清楚福利待遇,只说所有的事情都要面议。

朋友赶路去面试就花了一个小时,结果谈到最后,发现薪资待遇根本就达不到他的预期,往返两个小时就白白浪费了。

这样不光浪费了面试者的时间,也浪费了面试官的时间,还不如在面试前就沟通清楚。

我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接到面试邀约电话就在电话里问清楚,避免了在这个基础的问题上浪费大家的时间,我觉得这个做法也完全可取。

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不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而是合作共赢的关系,企业在寻找合适的人才,人才也在寻找能够发挥自己潜力的平台。

企业关注的是——人才的能力是否匹配?能不能帮企业创造价值?

人才关注的是——平台够不够给力?能施展自己的能力吗?薪酬福利能不能支撑更好的生活?

想要最终达成合作,一定是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有效的满足,只有一方获益的关系,是无法长久持续的。

沟通的双方,都要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先谈对方想要的,可以大大增加谈判成功的概率。

当然了,我说的这些前提,都是建立在双方条件基本匹配的关系之上,如果某一方过于强大,那么另外一方想要得到机会,就要按照对方的规则去行事才行。

尾声

面试者没投简历,先问薪资待遇行不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决定。

作为面试官,要收起自己的小情绪,多点包容,核心的工作任务要盯紧。

想要长久的关系,一定要共赢,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可以大大提高达成共识的概率。

欢迎你留言聊聊: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这位老铁,都看到这了,↓来个关注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