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汾战役为何伤亡上万:敌人工事坚固,还都是血债累累的死硬分子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2-03-02

编辑搜图

临汾攻坚

1948年5月17日,经过连续72天的艰苦鏖战,国民党军在晋南的最后一座城市临汾解放。至此,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两大解放区从此连成一片,解放军徐向前部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北上进攻“山西王”阎锡山的太原老巢。这场战役虽然歼灭的守军数量不足3万,但我军付出的伤亡却超过13000人,占参战兵力的四分之一,无论伤亡人数还是占比都开创了城市攻坚战的先河,这是为什么呢?

编辑搜图

临汾城外的工事

城池虽小却易守难攻

临汾虽然仅仅是座县城,却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相传尧帝曾在此建都,至今城南仍有尧庙宫以便后人纪念。这里东扼太岳,西接汾河,南通豫陕,既是山西省南北相同的咽喉,又是太岳、吕梁两大山脉联结的枢纽,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大军兵临临汾城下,连续围攻数月都未能攻破,最后将盔甲挂在城外愤愤而去,至今仍城外仍有个村庄叫“挂甲屯”。

编辑搜图

临汾战役形势图

从内到外布置四道防线

临汾城原本就依地势建在汾河东岸的一个大土坡上,日寇侵华期间,在此修筑了坚固工事,后来被阎锡山的晋绥军接收,继续加固扩建,构成了内外四道防线的完整防御体系。

第一道是外围警戒阵地,由城外15里内的村镇和主要建筑物构成的支撑点,全部筑有碉堡和明暗火力点,外围遍布壕沟、鹿砦、电网、地雷等障碍物;

第二道防线是环城阵地,由环绕城墙的27组碉堡组成,每组3个,呈品字形配备。其中的主碉由水泥和片石砌成,四周同样配备壕沟、鹿砦、电网、地雷等,还有暗道通向城内,形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第三道防线是深壕和城墙阵地,这道壕沟深20米、宽30米,紧贴着城墙;城墙高15米,地基厚60多米,顶宽10米,可并排开两辆卡车,城墙上中下三层分别设置火力点,可对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火力控制。

第四道防线是城墙之内的内壕,宽度和深度都接近6米,壕沟内每隔15米有个地堡;另外城内还有纵深阵地,在沿街各要道和高大建筑物上,修筑有11个巷战据点。

编辑搜图

解放临汾

敌军都是顽固分子,又装备大量火炮

除了坚固的城防工事外,临汾城内的守军也不简单,总兵力多达25000余人,除了晋绥军第66师以外,还有从西安调来增援的中央军整编第30旅及27旅炮兵营,装备精良。这些正规军部队仅火炮就有590余门。此外,由于这是敌人在晋南一带硕果仅存的据点,因此周边4个专署、15个县的保安团等地方武装都云集于此,这些家伙基本都血债累累,发誓要与城池共存亡、死战到底。

编辑搜图

向临汾城进攻

攻城部队都是升级的地方武装

相比之下,攻城的解放军部队优势并不明显,仅有徐向前统一指挥的第8、第13纵队6个旅和太岳军区8个团及晋绥军区吕梁分区2个独立旅,总兵力53000余人,仅有的两个正规军纵队也是不久前刚刚由太岳等地地方武装升级而成,缺乏攻坚大城市的经验,火炮数量也少,最终只能够挖坑道、埋炸药等方式攻破临汾的坚固城防,迁延日久。

编辑搜图

徐向前谈临汾解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