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释读举隅》疏误

 昵称46496098 2022-03-02

        晨见“李春桃:吉林大学藏古玺印释读举隅”一文,对于文字的识别颇有疏误,今略举之。

a、文中第一条

  1. 为什么从土?

  2. 从土和从辶,为什么是一个字?如果是,那么形旁是不是可以随便换?

对于第1个问题,《集韻》云“晉大夫郄獻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郤,與卩部㕁別。”也就是因邑为姓,乃常见事情,左传中类似例子多。所以从土是可以理解的。郄、郤,晚出不早于战国,则文中之早出。丯字早出,与封字形近,二字商代即有,除草木丰茂之意当亦有封土为意。后出之字从邑,其字所造取意即源于此。

对于第2个问题,土和辶是不是可以互换?当然不是。郄,说文谓谷声,郄作姓即郤,谷(溪铎)和丯(见月),溪见旁纽,铎月通转。邑、土意近。

b、文中第四条

关于下面这个字

很明显,攴旁左边还有东西,见下图

这个字,当是如此,也就”字,类似字形见曶鼎、王孫鐘、毛公鼎

c、文中第五条

其中这个字

上面的构件是 白,很明显。下面的构建可以隶定为又或扌。《殷周金文集成引得》417頁,隶定为 白+又。即拍,敀也。

附:

“朵”这个字形,康熙字典里有,广金石韵府也有,当年的帛书老子里也有。现在又识别了一遍,似无此必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