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东方语言 的情调,意境,浪漫散发着民族魅力和东方精神内涵!

 泊木沐 2022-03-02

一,民俗、民间文化对乡土油画表现语言的影响

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民俗、民间文化特点,这是由于东北地区首先是由多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并存的历史环境决定,在这里各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习惯和历史发展,在不断的发展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特点,形成了有鲜明特点的美术样式和色彩特点。这些有着鲜明特征的民族元素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渗入到东北地的民间美术特色之中,体现在东北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构成了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聚居地和农村乡野之中代代相传民俗性的色彩语言,对东北地区乡土油画表现语言的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在周卫的作品中,印象主义乡土油画表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东北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影响较大。#文化#

周卫的作品中,深受东北地区民间、民俗美术特点的影响,呈现的是东北地区风土人貌与东北民间文化特有的元素。在80年代,周卫曾参与了一些关于民间美术研究以及书籍编著的工作,使他对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与图案样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对民间民俗文化研究后,周卫开始利用和借鉴民族、民间色彩元素特点,发掘并吸取了满族刺绣、花布中的色彩构成方式以及民间传说中的图腾样式和象征手法。使画作中出现了别样的风采。周卫通过运用印象主义对色彩的表达方式,表现东北地区地域性文化特点,使周卫找到了一个乡土油画表现语言的切入点,在挖掘利用东北地区民俗、民间美术特点的同时掺入了西方印象主义色彩表现语言,把地域文化的自然特色与油画语言的观念性兼容至乡土油画创作之中,使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民间味。

周卫是东北较早的从事表现性油画创作的油画家,也是一位很有地域特色的油画家,他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表现艺术的影响,他将写实与创作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表现性和写意性,其绘画作品极具北方人的气质,他的每幅作品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画家生命灵魂的真实闪现,也是画家与世间万物每次心醉神迷的激情碰撞。画面里充实了大量的民间元素,强调了本土文化精神,在色彩上以宫廷及民间中的红、绿、黄三色为主,大量吸收了民族及民间美术上艺术元素如:图腾、鸳鸯、兔、鱼、舞狮子。这些民俗的元素主要体现了周卫的早期作品,如《辽西灯会》之中,表现了辽西地区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画卷以及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农民春风荡漾的脸上那种不难看出的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对美满幸福的憧憬。

周卫在作品《第一声妈妈》中侵入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量民间文化特有元素,在色彩上借鉴民间色彩特点,这与他常期研究东北地区民间美术有关,使他对东北地区特有的民间图案与色彩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高明度的色彩的运用、间色与原色的并用,北方民间特有的冷暖色的穿插运用,在画面中形成了色彩之间交相呼应的别样风格,通过对东北民间美术中特有资源与素材在画面中的运用,使他的创作中赋予了表现语言的创造性的新意。

画面中东北地区独有的民间色彩元素与西方印象主义表现语言的相互融合,他将自然性与装饰性,写实性与表现性共融到了乡土油画的创作之中,形成了他个人特有的乡土油画表现语言“范式”。将带有民族意味的民俗、民间色彩与图式特点借用于乡土油画之中,将东方元素通过利用西方语言进行合理的表达,开创了新的乡土油画表现语言风格样式,赋予了乡土新的思想和内涵,使乡土油画在东北地区散发出夺目的民族色彩。使画面中充满着有“东方语言”情调的民族民俗特点,散发着民族魅力和东方精神内涵。

二,地域环境文化特点对乡土油画表现语言的影响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景观和人文建筑景观。与其它地区有着不同的景物样式,这里气温寒冷,冬长夏短,山多林多,耕地肥沃,草原辽阔,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于耕种,一直被人赞为“白山黑水”的富饶之地。东北地区四季变化丰富,使得地域性物象形体与颜色变化丰富,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春季万物复苏,但地表乃是黑土大地的颜色,基本上是以褐色和嫩绿色为主,夏季绿绿的颜色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成片的农物生长发芽开来,各种花草在绿色之中点缀着大地。秋季东北大地到了“五花山”的季节,山中色彩丰富,以绿、黄、褐、红、紫为主,大地之中玉米、大豆开始进入金色的时期。冬季山被白雪覆盖,大地之间只能看见有些冷黑色的冰河。

在四季变化之中,不同季节特象有着不同的颜色和造型特点。在田间村头,农家小院之中,有新式的红砖瓦房,也有旧式的木质板房,有篱笆围墙,也有黄泥土墙,村落之中交错的电线杆和电线又将这些新旧物象交叉在一起,村前有田、村后有山,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东北大地的山水之间,形成了东北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给画家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的空间,将地域性“地理环境”特点和油画表现语言进行结合,用西方绘画中个性化的表现语言表现本乡、本土的地域环境特点成为东北地区乡土油画风景画家研究和创作的关键。

赵开坤的作品中,自然主义乡土油画表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文化特点影响较大。赵开坤是成功的一位画家,他利用地域性文化中的地理环境元素进行了合理的表现,将地理环境中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了自然主义表现语言风格的创造,突出了地域环境特点和西方表现语言的个性化特点。在他的作品中一望无限的田野、透蓝的天空和红瓦尖顶的房屋,横七竖八的篱笆墙,别有北方特色的“五花山”都给赵开坤的创作侵入了丰富的创作性元素,使得作品之中的东北地域文化特点推动着油画表现语言风格的形成,使自然与表现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将西方表现语言进行了“本土化”的表达。

在赵开坤的代表作品《松江村》、《山村雪景》中色块和线条既相互辉映、互融互补又强劲有力、各自吟唱。画面中看不到那种带有矫饰性情结的图式以及那种把客观物像进行叙事性的描摹,也不见调侃的成分和文人自恋情结式的饰物特征,在他的笔下,画面张弛有力,地域性与观念性兼容,充分表达着对本地区、本乡本土大自然大热爱与青睐。作品将激情与理性和谐贯穿,自然景观特质与人的精神品格始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从而使外在的客观物象获得了内在的精神内涵和生命张力,从而使绘画变成具有灵魂和意志的活物。

反之在创作中过多进行策略性的思考或意义性的承载,都可能偏离人类的品格本性与精神意志,让绘画艺术濒临灭亡险坑。而赵开坤在创作时显然是深刻领悟到了一些绘画的真谛。赵开坤在作品中将深悟的思想进行体现,将东北地区的特色景物,投入自我的精神将东北地区景物的生命和人民的生存状况融为一体,作品中不同的季节村乡景物被他赋予了高贵的精神品格,融化在乡土景色朴实爽直的表达中。在色彩、造型、构图上将西方的“实”与东方的“意”相互结合,用西方表现主义思想回归东方意境精神的表现,使绘画这门手艺变得更有创造性和融合性。

三,小结

本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将东北地区乡土油画几种代表性的表现语言在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类分析与研究,研究其对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表达。论证地域文化对东北地区乡土油画表现语言发展的影响。

通过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不同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又在本地区创造影响着地域性美术的发展。乡土油画只有通过画家对地域文化的摄取和发掘,地域文化精神与油画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结合,才能在我国有持久的发展。这也是东北地区乡土油画作为本地区的独特艺术现象能够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只有画家在受地域文化不同层面的影响后,才能驱使其找到合理的表现语言,表达自己对本乡本土特有的情感,形成有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绘画符号,从客观的影响到主观的选择,这是艺术语言形成的规律。

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层面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语言符号,这为本地区乡土油画家在创作时素材的采集和艺术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乡土油画家在对地域文化有了不同的关注点后,在创作时对油画表现语言自然有了不同的选择。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对乡土油画表现语言在东北地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作者:金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