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灼之火随笔 2022-03-02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今天,是我坚持写作第200天,今天的主题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周代《诗经·小雅·鹤鸣》,意为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自秦穆公霸业后,经过了百年的衰落期。到了嬴渠梁的手中,更是低落。少梁之战时,俘虏了魏国丞相公叔痤,但,此时的秦国,也因为近二十年的战争消耗巨大,国库空虚。为了给秦国赢得喘息之机,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嬴渠梁,忍辱负重,奉公叔痤为上宾,割让河西走廊之地。为秦国赢得了一线生机。嬴渠梁痛定思痛,向山东列国广发求贤令,痛说国耻,历数先祖四代无能之处,开旷古先河,邀天下士子共治秦国,共享秦国。列国士子纷纷来秦,大才卫鞅也在士子潮流中进入秦国,遍访秦国后。与嬴渠梁三次面谈,终于确立了变法的国策。经过十几年的变法,让秦国上下一心,练就了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为秦始皇统一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惠王时期,任用魏国人士张仪为相,用连横之术,破苏秦的合纵之策。在秦与列国的邦交斗争中,多次逆转危势,击溃五国攻秦之兵。到了秦昭王时期,任用魏国人士范雎为相,对内削弱贵族权势,对外,实施“远交近攻”的国策,是秦国以后统一六国的根本的理论基础,秦始皇时期,任用卫国人士吕不韦和楚国人士李斯为相,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秦国由弱变强,由一个被山东列强欺凌的西方小国,崛起为统一全国的强大国家,这与它包容人才的国策是分不开的。当出现了问题,自己内部无法解决的话,就要寻求外界的力量,从外界寻求办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现代也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当时清政府因闭关锁国,科技,军事,落后于敌人。面对敌人的坚船利炮,我们没有和对方相匹敌的实力,面对这样的局面,要做的应该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先向西方学习,然后再寻求抵抗侵略的正确道路。
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一个国家遇到问题时,尚且需要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更何况一个人,一个家庭呢?



end



滴水持久,方能穿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明日主题:死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