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氏典故|各地萧公庙

 黄河入海一粒尘 2022-03-02

江西新余萧公庙

萧公庙,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钟山峡东口之北岸,这是一座二元神系的祠庙,供奉着萧公和晏公。萧公生于北宋大观二年。

萧、晏二神的身世皆民间传闻,无根可考,所司之职又同于江水之神。两神本都是江西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水神,职司平定风浪,保障江海行船,因此各地纷纷立庙奉祀。新喻作为两神家乡的邻县,较早地建庙奉祀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关于萧、晏二神的事迹,《三教源流搜神大会》记载如下:

公姓箫,讳伯轩,龙眉蛟发,美髭髯,面如童。少年为人刚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恶恶,里咸为之质平。殁于宋咸淳间,遂为神,附童子,先事言祸福,中若发机。乡民相率为立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之太洋洲,保舡救民,有祷必应,福泽十方。大元时,以其子萧祥叔死而有灵,合祀于庙。皇明洪武初,尝遣官谕祀于此,诏封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大著威灵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之上。

据说萧、晏二神灵气惊人。来往船家经过此处时,都要进香祈福,否则,难保平安。有一年严嵩衣锦还乡,船到钟山,自认是当朝一品赫赫宰相,不去庙中烧香。两神一气之下,呼风唤雨,大施法术,霎时间天昏地暝,狂飚大起,暴雨倾盆,船只受阻。严嵩恼羞成怒,指使随从捣毁神殿。从此,严嵩也就倒霉了,没几年被革职抄家,落了个孤愤而死的下场。

耽江水府庙

水府庙位于分宜古城东面5里处,即今仙女湖钤阳湖耽江桥附近。"世传土人李公者殁为神,子孙因立祠,奉其祀。祠前有亭,滨江为迎饯所。"(明代正德年间《袁州府志》卷五)也就是说,这里是官方礼宾活动地点。庙前之亭,临水而建,是分宜县衙为上级或同级官员以及佳宾摆设酒宴、接风洗尘的雅丽之处。

江西新干大洋洲萧公庙

萧公庙在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委会萧公庙村小组旁。西面紧邻赣江,遥江对望即是著名的红桔之乡、小南京三湖街。

大洋洲英佑侯萧公庙碑

生而人、殁而神者,古有之;生而能神、三世递显,出入风涛,脱人于鲸鲵蛟蜃之窟,顷刻神异不测者,前未闻也!盖自英右侯萧公始。

其先河南人,宋咸淳1265~1274间,兰芳公刺吉州,卒葬于吉。子伯轩公,徒家淦之大洋洲。尝从谢真人游,晩岁,能前知卒为水神;子祥叔公,增修其道,益著神蹟,元封伯轩显应真人、祥叔显德舍人。英右侯者,祥叔仲子也,讳天任。广颡修髯,蚤通神术,视水为平地,尝瞑目端坐,良久乃甦。问之曰:吾救某处覆舟矣。掌握间往往得舟中物迹,其处果有舟坏而获免者 。岁时乡人召饮,或异地同时,侯处处在坐,淦人惊呼萧老官。以为神老官者,里谚之尊称也。至今传其语 。

于乎!侯生处闾党,乃神竒尔邪?抑侯故偶然而传闻若是邪?年八十有一,絶粒坐十馀日,啖一白石而化,遗令不棺不葬,覆以巨桶,藏于庙。明永乐三年[1405]事也。后十四年,朝廷遣使西洋,航海几覆,闻萧侯救得免。诏封英佑侯。景泰三年,讨武冈苖乱,侯降言苖即来归,遣裔孙萧鸣,输庙中香钱缗二百饷军,未几,苖果就抚。事闻,加封灵通广济显应之,号新大洋洲庙官,以时祭。其他疾疫水旱,祷祠而应者,不胜纪。所在河干江浒皆祠之。舟人依以为命,而莫能详其世行。万厯间泰和郭尚书子章,始具载为庙志。

初,子章以叅政,赴官于浙,过庙下,夫人舟胶不可动。夜梦侯曰:夫人毋虑,旦行矣!为语郭尚书,好自爱。旦则水涨而舟发。厥后郭累官至尚书,许为刻石,未果。又七年,示梦于其同邑甘生允蚪,若以促尚书者。郭惧然曰:吾几负神,亟次述之,若此。

于乎!侯之功德,著在军国,生民赫矣。又时见梦于人,若相要约而响答,神何求于人哉?岂非所谓鬼神之德盛,而不可度者与?!

今世所号水神,其肇迹江西者,称萧晏二公。故皆临江人,晏公生于元,讳戍仔,封平浪侯,别祠在清江镇。

故事,官临江者,始至谒晏,去则祠萧。于祭义不知所取,而凡郡吏民,有事于江淮河北四方之役者,必先斋戒,趋大洋洲卜吉以往。

康熈六年,余以湖西道入觐,将北且携家行,秋冬之际,鄱阳多北风,惧愆觐期,为祷于神,乞风以济,愿为庙铭。及湖,风果便佥。以谓神力,乃复为之碑其略。

萧世累德好道,侯尤夙慧,经史群籍,寓目淹通,故三世神灵。至侯而独盛云,其铭曰:于烁萧侯,循牧之裔;厚本蕃枝,挺英三世。皇祖咱考,肇灵叠异;时莫我秩,用尸厥昧。莫险江河,是守是司;侯诞颖特,帝啓其衷。衽席江湖,蜓蝘蛟龙;分形出魄,鬼力神功。临化辟榖,餐霞驭风;乃御灾患,乃捍国家。海南苖服,伊迩匪遐,拯危助顺,封锡存加。陈牲酾酒,筳卜笙歌;列爼肄肄,鱼鼈鱨鲨。诚罔不格,匪人是私;徴世攷德,尚书作碑。昔我尼父,不语怪神;侯实赫濯,功被人民。我迹其槩,巫言不陈;笥山萧水,亘此明禋。

东靠赣江大堤。旧址尚存古迹青石栏杆,一对石狮子,现有庙宇为1993年重建,供奉的是水神萧英侯伯轩及其后世嗣神。

《清江县志》载:萧公姓萧名天任,明永乐年间新淦三湖人

据《重刊大洋洲萧侯庙志》(初刊于明天启辛酉1621年,末刊版于清光绪丁未1907年)载:萧伯轩,北宋【也有说明永乐年】新干三湖人,其祖允康公,父兰芳公,原籍河南开封祥符县人。父兰芳公曾任吉州刺吏。萧伯轩喜神仙术,

因往临江访金凤州谢真人,爱新干山水之胜,遂自吉州移居新干大洋洲。晚有神职,能知前事。元大德十年(1306年)坐化而去。乡人祀为水神。元至大二年(1309年)封为“五湖显应真人”。至其后英佑侯萧天任,志载有阴护郑和下西洋之功,又神助明英宗北狩被围,暗护其复辟之功而封“灵通广济显应真人。”明成化20年(1484年),诏令新干县令具牲祀而祭,其影响所及上至川贵、下至湖广各水系皆置萧公庙,与清江晏公同为水神祭祀之灵。

古时萧公庙“庙宇浩大,雕梁画栋,舟楫画舫不绝于岸,祭祀谒者不断于路。”有众多官绅文人遗墨宝作辞颂,是今日研究水神崇拜、民间祀神、道教文化的极好资料。

鄱阳湖渔民还笃诚敬奉英佑侯萧公,立萧公庙,虔诚祭祀,香火不断。

农历四月初一,是萧公的生日。每年这一天,鄱阳湖渔民给萧公烧纸马,以供其作战需要;还要演戏娱神,以酬答萧公保佑渔民航行平安的功劳。

“萧公”是一个较含混的概念。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公姓萧,讳伯轩……

殁于宋咸淳间,遂为神……乡民率为立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之大洋洲……大元时,以其子萧祥叔死而有灵,合祀于庙……

永乐十七年,其孙天任卒,屡著灵异,亦祀于此。”据这里所叙,萧氏三代,均被乡民奉祀为神。

而《新淦县志·大洋洲萧公庙记》则云:“萧伯轩,晚有神识,没(殁)为水府之神。子祥叔,复生而神异,往往能拥护

舟楫于江湖风浪之间。其次子天任,亦生而灵异,人所叩无不前知。所谓英佑侯者。”这里,萧伯轩、萧祥叔和萧天任又是父子关系。但从他们的生卒年代看,当为祖孙三代。其中,萧伯轩和萧天任在民间的影响较大,有关他们的传说也流传较广。

民间传说,萧公专司保护船舶行驶安全,渔民、船工和排工去庙中祈祷,总是有求必应。后来明太祖封萧公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所谓萧公,显然是萧氏三代中的孙子。萧公早年做木排生意,为人很讲信义。他不仅为樟树药市做了大量义务宣传,招徕了大批远道客商,而且培养了一批清江木排老大,为临清木排帮打好了基础。后来他信奉道学,借赣、鄂两省水上的浩瀚之气,修炼成仙。

由于萧公是水神,所以萧公信仰不仅存在于鄱阳湖渔民之中,举凡船民都十分信仰萧公,都要仰仗萧公的保护。此外,明清漕运水军也供奉萧公,因为他们在江海行船,也需要萧公保佑。

在江西许多地方,由于同时信仰晏公、萧公,所以将晏萧二公同祀一庙,称“二公庙”。

水神萧公的传说

萧、晏二神的身世皆民间传闻,无根可考,所司之职又同于江水之神。两神本都是江西地方性水神,明初因朝廷推崇而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水神,职司平定风浪,保障江海行船,因此各地纷纷立庙奉祀。 关于箫、晏二神的事迹,《三教源流搜神大会》记载如下:

公姓箫,讳伯轩,龙眉蛟发,美髭髯,面如童。少年为人刚正自持,言笑不苟,善善恶恶,里咸为之质平。殁于宋咸淳间,遂为神,附童子,先事言祸福,中若发机。乡民相率为立庙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之太洋洲,保舡救民,有祷必应,福泽十方。大元时,以其子萧祥叔死而有灵,合祀于庙。皇明洪武初,尝遣官谕祀于此,诏封为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大著威灵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之上。

公姓晏,名戌仔,江西新淦临江府人也。浓眉虬髯,面如黑漆,平生疾恶如探汤。人少有不善,必曰:"晏公得无知乎?"其为人敬惮如此。大元初以人才应选入官,为文锦局堂长。因病归,登舟即奄然而逝。从人敛具一如礼。未抵家,里人先见其扬驺导于旷野之间,衣冠如故,咸重称之。月余以死至,且骇且愕,语见之日,即其死之日也。启棺视之,一无所有,盖尸解云。父老知其为神,立庙祀之。有灵显于江河湖海,凡遇风波汹涌,商贾叩投所见,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风恬浪静,所谋顺遂也。皇明洪武初诏封显应平浪侯。

据说萧、晏二神灵气惊人。来往船家经过此处时,都要进香祈福,否则,难保平安。有一年严嵩衣锦还乡,船到钟山,自认是当朝一品赫赫宰相,不去庙中烧香。两神一气之下,呼风唤雨,大施法术,霎时间天昏地暝,狂飚大起,暴雨倾盆,船只受阻。严嵩恼羞成怒,指使随从捣毁神殿。从此,严嵩也就倒霉了,没几年被革职抄家,落了个孤愤而死的下场。

水神萧天任

《大洋洲萧侯庙志》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大洋洲萧侯庙志》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籍。除了官方文献外,还珍藏了很多流传于中国民间的神怪小说。现在,这类古籍在中国已经十分少见,而记载着“男妈祖”显灵事迹的《大洋洲萧侯庙志》,就是这样一部神怪小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这本《大洋洲萧侯庙志》,撰于中国明朝天启二年。专家介绍,这本典籍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是明朝的最初刻本,是世所仅有,弥足珍贵。翻开《大洋洲萧侯庙志》,男妈祖的庐山真面目跃然纸上,只见他居中而坐,目光如炬,两侧各有六位威风凛凛的侍从守卫。眼前的这位男妈祖,传说,古时生活在中国江西一带,名叫萧天任。相传此人生前可预知吉凶,屡救他人于江湖舟楫(音:集)之险;死后更是愈显神异,时常显灵庇佑众生,后来被明成祖敕封为“英佑侯”, 由此得名萧侯。

大洋洲萧侯庙志

救郑和萧侯显灵 那时,正值郑和船队第五次归航。一天,天气闷热难当,海而死寂无澜。可刹那间,天气骤变,狂风大作,暴雨呼之欲来。见此场景,船上人员急忙收帆,传令之声此起彼伏,可不消几分钟,雷电轰鸣,暴雨倾盆而泄。一时间,海上怒浪翻滚,一个高如城墙的巨浪直扑郑和的士船,整个船队危在旦夕,可奇怪的是,巨浪却在扑向郑和士船的一刹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开了,只见天空中一道神光突现,一人至于当中,身边有护卫执旗,上书“萧”字,此人振臂一挥,暴雨竞完全歇止。就在众人惊诧之时,神光散去,先人也不知去向了。在日后的航行中,每逢船队艰难之时,此仙人都会现身搭救,他便是水神萧天任。后来,郑和船队安全回京,将此事上奏明成祖永乐皇帝。永乐皇帝大为震惊,认为这是神明显灵,兴助明朝,于是亲自敕封萧氏为“英佑侯”,并下令在萧侯的家乡,江西新干县大洋洲镇修建萧侯庙。从此以后,萧侯之名享誉天下,民间演艺的神怪小说《大洋洲萧侯庙志》也应运而生。

现深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大洋洲萧侯庙志》是明朝刻本,距今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整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江西一带的水神萧侯显灵庇佑百姓的故事。

救郑和萧侯显灵

避硝烟庙志流失海外 收藏者原为傅增湘,中国四川江安人,曾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为翰林院编修,后来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等职。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原大地硝烟弥漫,战事频繁,日本侵列军在中国疯狂抡掠。此时许多窥视中国中国文化古籍珍宝的日本不法商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一天,傅增湘府上来了一位陌生人,声称久闻傅增湘藏书楼盛名,特前来。寒暄过后,日本古董商假惺惺地说道:“先生所藏都是玉楮株栏的磅礴之作,鄙人独爱些粗俗的民间演义,据说先生收藏有《大洋洲萧侯庙志》,着实与先生的儒雅之气实不符,不如卖予鄙人。傅增湘听罢,心中暗骂:日本侵略者践踏我中原大地,还要断我中华文脉,就不怕遭报应吗?想到此处傅增湘微微一笑接话到:“先生有所不知,这庙志虽难登大雅之堂,却是我一方神灵,如果到了你那里,恐怕神仙会住不惯,闹将起来。”日本不法古董商自讨无趣,便灰头灰脸地告辞了。1940年,日本侵略军下令中国私人不得收藏汉语书籍、古籍新书统统烧毁,借着局势不安,日本不法古董商便偷偷向日本军方告密,说傅增湘私藏古籍。此后日军便三番五次到傅府闹事,为了保全自己多年心血,傅增湘先是分藏古籍,后来形势严峻,为了避免众多典籍被付之一炬,傅增湘最后忍痛决定,把部分藏书卖给美国国会图书馆,这其中就有日本侵略者发誓要找到的《大洋洲萧侯庙志》。

湖南萧公庙的传说

萧公庙,原为洞庭湖中无名岛上的一座小庙,到今天公庙遍布湖乡,方圆数百里,无人不晓,其历史源远流长,说来话长。

一、公的身世

公,名伯轩,元代末年人,祖藉湖北汉川。自幼在洪湖捕鱼为生,闲暇习武和帮父亲扯草药为渔民治病,伯轩秉承父母忠义侠士、热心助人、悬壶济世的优良品性,为人正派,刚直不阿。十八岁那年,伯轩与黎氏结婚,膝下一女,取名美妮,聪明伶俐,乡亲们都夸妮姑是洪湖渔村的金凤凰。家有金凤凰,说媒的人自然踏破门槛,可是富家子弟她不要,做官当老爷的她不谈,偏偏喜欢聪明能干的渔家后生郝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听说家美妮姑娘长得美若天仙,洪湖湖霸彭老六的三儿子垂涎三尺,差人抬着彩礼来求婚,伯轩当即严词拒绝,美妮还将彭家强行留下的彩礼一件不剩丢进了洪湖。彭家小三子恼羞成怒,迁怒于郝郎,半夜里放火把郝郎一家三口活活烧死了。为免遭湖霸再下毒手,乡亲们劝家父女离开洪湖。次日凌晨,家父女带着渔网,驾一叶小舟,逃出了洪湖。当潮霸彭家抬着花轿来抢亲时,却扑空而归!

家父女逃离洪湖顺长江而上,过武汉,经巴陵,来到洞庭湖心的大通湖一个小孤岛,冬躲风浪,夏借荫凉,父女俩从湖里砍来芦苇和柳桩,在岛上搭起了三间小茅棚,并动手开荒种菜,从此在这小岛上安居下来。在湖里打鱼的渔民,遇狂风大浪,迅急靠拢小岛,躲风避浪,父女俩还经常冒险去搭救在风浪中落水的渔民,熬姜汤,扯草药,精心护理。渔民都知道公晓得一些治病的土方,还识得一些草药,因此凡有个病痛的,都来找公想办法。父女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品德,逐渐在洞庭湖上传为美谈,都说家父女是大通湖上的大好人,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二、公勇救朱元璋

公元1363年,朱元璋兵败陈友谅,追兵步步紧跟,追到了洞庭湖,最后朱元璋和卫兵转驾小渔船逃到大通湖的无名岛上,跑进了伯轩的小茅棚,公将朱元璋二人立即藏到了他的小渔船。此时,陈友谅的几个追兵不久也追到无名小岛上。四处寻找朱元璋,伯轩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好言周旋。追兵发火要对公动武,见追兵蛮不讲理,自幼习武的公几个拳脚就将其打翻在地,其余几个追兵见公武艺高强,当即逃回去找大部队,伯轩见大事不好,立即和女儿美妮姑娘驾船带着朱元璋,张帆乘风逃离。待陈友谅的大队追兵再到无名岛上时,朱的船己去得无影无踪,追兵只能望湖兴叹。

伯轩父女将朱元璋送到藕池江堤边后,摆脱了陈友谅的追兵。朱元璋对伯轩感激不尽,与公结为兄弟,尊公为兄长。藕池拜别后,朱元璋往长江去找自己的部队。

三、公菩萨的来历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想起当年兵败洞庭。不是伯轩奋勇相救,早己葬身鱼腹,哪有今天,如今天下就是陈友谅的了。想到这里,该怎么报答伯轩呢?想起藕池口与结拜为兄弟的事,遂决定诏封伯轩为王爷,并派人接伯轩到京城受封。

当朝庭派到洞庭湖寻找伯轩的人来到大通湖无名岛上时,看到的是小岛上公父女的牌位。原来伯轩父女在洞庭湖所做菩事,美名誉满天下。加之在洞庭湖捕鱼的人有不少是洪湖人,家父女逃到洞庭湖中无名岛上的消息也传到了洪湖,彭家小三子贼心不死,纠集一帮湖匪,驾着三条快船,直奔大通湖,想把美丽的美妮姑娘抢回重圆昔日美梦。父女见他们人多势众,来势汹汹,驾起小船就逃,匪船随后就追,追到现在的尼古湖水域,将家父女的小船包围,父女走途无路,妮姑向父亲喊了声:“爹!我们汆水吧,宁死也不要落在湖霸手中!”说着一个汆子扎入湖水中,伯轩还来不及跳,就被潮匪一顿乱篙,打落在湖水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在此时湖上狂风大作,雷电轰鸣,大雨倾盆,三条湖匪船被巨大的风浪掀翻打沉。匪徒全部沉入湖底,葬身鱼腹。第二天,大通湖上己风浪平静,周围渔民出湖寻找公父女。可捞上来的不是家父女的尸体,而是一网网活蹦乱跳的大三角鳊鱼。渔民们动情地说,这是家父女在显灵,美妮姑娘生前说过,她生前热爱洞庭湖的父老乡亲,死后要变成鳊鱼,造福渔民和百姓。从此,在妮姑殉难的水域,出产青一色的三角鳊,渔民就将这一片水域用美妮姑娘的名字来取名。从此,妮姑湖的名字,就连同它动人的传说一起,响彻八百里洞庭。如今,这一片水域仍叫“尼古湖”,是大通湖渔场的三大养殖湖之一。

为了纪念公,渔民自发在古樟树下建造一座小庙,烧香跪拜,祈求平安。当朝庭派来寻找伯轩的人回朝复命,将公的故事讲给朱元璋听后,朱元璋下旨拨皇银,在大通湖中小岛上修建一座公神庙,并敕封伯轩为公菩萨,享受人间万年香火。从此,公庙名声大震,香烟天庭缭绕,信士云集川流,渔民沐恩载德。

嘉庆四年冬,湖北汉川县周渡乡长年在洞庭湖捕鱼的渔民郑金昌牵头,邀集247户渔民捐资修缮庙宇,经精工修缮,庙宇建造技艺精湛,神佛雕像栩栩如生,金壁生辉,佛光普照。

1944年秋,日寇侵华,因渔民杀了一个强奸渔妇的日本兵,日军放火焚烧了公大庙,大火持续三昼夜,片瓦无存,仅存一石碑。后来,渔民再度集资,在原公庙地基上修建一座小庙,供着公的石雕神像,仍是香火不断。1964年,广州军区47军借地生产建设南湾湖农场,将公庙台子围入南湾游农场,小庙被毁,庙址荒芜,仅存嘉庆四年修缮公庙时所立的一高大石碑,仍留在军垦农场大院内,作为古迹保存至今。

四、公神威,造福洞庭

公被彭匪打入湖底之时,被轩辕星救上天庭,玉皇大帝封他为公真人,镇守洞庭,与洞庭王爷一道,共同庇荫洞庭,造福百姓。清朝末年,洞庭湖区域内妖魔横行,鬼怪作祟,兴风作浪。大通湖水域在肖公真人镇守下,及时处置妖魔孽行。虽然各处洪水为虐,三年两渍,民不聊生,叫苦不叠,惟大通湖各垸,多保冯夷,安然无恙。湖上垸内,均庆歌丰捻。民国五年《南县志》记载有清末秀才唐国陶撰文赞日:“公之神灵,砥柱中流,曷克臻此,续亦年登,大有琛荷宏恩,吾谨以歌面祀之”。

由于公真人是洞庭湖百姓的保护神,大通湖地区的渔民百姓对公真人更是崇敬有加,顶礼膜拜,每月初一、十五,周围渔民百姓都要到公庙敬香礼拜,每年十月二十八日是伯轩的生日,这一天庙里更是热闹,香客信士云集于此,烧香磕头,举行祭祀仪式。大通湖渔场每年冬季开湖捕捞前,渔民都要到公庙敬香磕头,求菩萨保佑开湖顺利,平安高产。

五、公庙宇,遍布湖乡

明太祖朱元璋诏封为公菩萨,并拨皇银在大通潮无名岛上原伯轩的住处建一庙宇外,临近洞庭湖区域的各界仁人志士,信士佛友,自发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相继多处建庙,供奉公真人神像,初步了解,大通湖大院内多达五处。

最早兴建的是南沅两县交界的七子浃湾豆口一片的百姓,他们在大通湖小岛上的公庙落成不久,就自动捐资,兴建一座三间砖瓦神庙,并立石碑香炉,香烟终年不断,祭拜者川流不息。

不久,南县青树嘴镇八一桥旁仿建一公庙。然而6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地全国浩劫,公庙频遭毁废。为让宗教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八一村周冬福等人牵头募捐,在八一桥旁再建公庙。

此外,还有沙港市双闸村当年亦建有一座下公庙。沅江南大膳附近当年也建有一座公神庙,后因战乱和浩劫,至今没有恢复原貌。

南平溪源萧公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风光秀丽的国家AAA级风景区——南平溪源峡谷,是萧公民俗文化的发源地,在萧公信仰的影响下,自古以来声名远扬。

萧公,福建省大田县人,号“法明”,在南平溪源一带扶危济困,惩恶扬善,祈雨保苗,祛病除灾,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立祠祭祀,逐渐演化为民间俗神信仰。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敕封他为“溪源显迹德云灵应萧公大师”,民间尊称他为“辅天法主萧圣真君”。萧公是福建民间信仰所尊崇的“五圣君”之一,萧公信仰成为拥有大量信众的闽江流域“圣君团体”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庆祝萧公诞辰900周年之际,溪源萧公祖殿前的“萧公神迹”影雕碑廊落成揭彩。己丑斋主人参加了盛典,在第一时间拍摄了碑廊的部分照片,以飨博友。

受命降世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戊子六月二十九午时,萧公降世于福建大田上京林埔洋。

苦难生活

萧公三岁丧母,十二岁随父到顺昌洋口落户,以放排为生,生活十分艰难。

少年立志

少年萧公举止优雅,聪明过人,在父亲的影响下,通览了《白云符书》《净明法》 等法书,逐步萌发济

世救民的志向。

结友慕道

萧公外出云游,足迹遍历永泰、仙游、德化、尤溪、闽清等地,留下许多民间故事。相传他与志同道合的张公、刘公、连公、邵公结拜相交,世人称为“五圣”。

初到溪源

萧公学道初成后,来到溪源,见这里恍若人间仙境,便决定留下来,以凤冠岩作为修炼之所。

巧治足疾

萧公外出做工时,双脚烂了,便唤了一只狗来舔脚板,烂脚即刻就痊愈了。以后这只狗经调教,成为他的随身灵犬。

放生泥鳅

萧公无论上山下田,样样活都会做。东家煮了一碗红糟泥鳅给他吃。他用筷子夹着泥鳅放到水田里,泥鳅都游了起来。

神法种田

夏种时,天气炎热。但只要萧公一下田,云就遮住太阳,连雨都淋不着。人们纷纷议论,萧公是神仙。

梦遇仙翁

一日,萧公正在树下酣睡,梦见太上老君与定光佛结伴来游溪源。醒来,在枕边得到天书一部,便日耕夜读,掌握了除妖祛灾的法术。

点化山虎

凤冠岩东侧山路狭窄,有山虎出没期间,百姓称“老虎口”。萧公用天书传授之法,将老虎点化成石,令其驻守山门,保一方平安。

翦除妖魅

时有妖魅作祟,残害幼儿。萧公查寻妖魅踪迹,护持幼儿,四方得以平安。溪源一带便传下了让小儿拜萧公为“契父”的习俗。

东海驱石

修溪源山路需要好的石块,萧公念动真诀,将东海之石化为成群结队的牲灵,赶来溪源。路修好后,还有不少像动物的石头留在溪里。

降伏蟒精

相传当地有蟒精,时常糟蹋良田。萧公深入洞中与蟒精决战,将蟒精逼入井中,再溶铁水,铸铁树镇于井上,保护了百姓。

智收山鬼

相传有三个山鬼要抢夺溪源宝地,与萧公斗法。萧公用计让山鬼钻入他设置的布囊,一网打尽。

大战五通

相传,溪源五通洞有五通鬼,长年祸害群众。萧公与张公、刘公、连公、邵公等“五圣”与五通鬼恶战,最终五通鬼被五雷法炸得粉碎。

泽惠乡民

南平遇大旱,人畜皆病,颗粒无收。萧公念动真诀,将其修行的石洞之水让人接饮,病状皆无,用水施于菜蔬,即有收成,百姓大喜。

坐化凤冠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壬申三月十八,功德圆满的萧公坐化于凤山仙人床。

龙湫显圣

明弘治年间,南平大旱,太守率四方民众到溪源龙湫祈雨。萧公被其诚恳所感动,不辞辛苦讨得天意,大雨连降三日,解除了灾情。

遇豹得子

民国初,沙县人张洪深无嗣,前来溪源祈梦求子。三日后,梦得一只豹子扑来,猛然惊醒。后妻子有孕,竟得双胞胎。

永护乡邻

萧公扶危济困,扬善惩恶,其灵迹在乡里时有彰显,成为各地千秋崇祀的民间保护神。至今,溪源一带有萧公寿诞、萧公巡游、春节讨福等民俗流行。

“萧公神迹”碑廊

福建长汀童坊萧公庙

长汀县童坊镇萧岭村有一座外观华丽的精致小庙,叫萧公庙,供奉的是隋唐时期的名宦萧瑀。据说该庙原是一座古庙,后坍毁,遂改建钢筋混凝土建造。据载,萧,字时文,其祖父是后梁宣帝。隋炀帝时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由于屡屡上谏忤旨,引起杨广震怒,贬为河池郡守。后来唐高祖也很器重萧瑀,遣书招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户部尚书。唐太宗继位,又拜尚书左仆射,因性情骨耿,有一次又与大臣在太宗面前厉声愤争,因不敬罪被免官。后太宗常回忆他当秦王时恐惧畏祸,萧在李渊面前公正持平为自己讲好话的旧事,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贞观二十一年,萧病死,年七十四。而萧岭萧姓据说为萧后裔。图为萧公庙外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