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实验:千万不要逼孩子承认犯错,你一定会失望的

 思明居士 2022-03-02

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愿意诚实。

——萨姐

作者:木青

文章图片1

三岁孩子就学会撒谎,长大后怎么得了?

春节期间,亲友相聚,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可让老母亲们见识了小屁孩的“本事”。

事情的起因,只为一个毛绒玩具。

几个孩子凑在客厅玩,你扔我捡,你抢我夺,一个毛绒玩具成为了孩子间最抢手的宝贝。

突然,只听“哇——”一声,三岁大的小侄子突然哭开了:“哥哥抢我东西,哥哥打我,哥哥坏,呜……”

看到孩子有纷争,原本聚在角落里聊天的妈妈们,赶紧起了身。

“我没有,他撒谎!”

“大家一起玩的,凭什么变成他一个人的?”

几个大孩子义愤填膺,纷纷捍卫自己的权益。

说又说不过,争又争不来,小侄子唯有使出杀手锏——“哭”。

“你怎么当哥哥的,不会让一让吗?”当妈的一见这架势,立马夺下儿子手里的毛绒玩具递给了哭鼻子的小侄子,并柔声安慰:“宝贝最乖,不哭!哥哥不听话,阿姨打他。”

接过毛绒玩具,哭哭啼啼的小侄子才破涕而笑。谁知这安抚,惹恼了一屋子小孩。

“撒谎精,再也不跟你玩了!” 孩子们气呼呼地鱼贯而出,留下小侄子一人孤零零在客厅。

小侄子的妈妈显然有些尴尬,忍不住拉过儿子做“规矩”:小朋友不可以撒谎,你老老实实地跟妈妈说,有没有撒谎?撒谎就是坏孩子……

听到妈妈质问,刚刚止住眼泪的小侄子,又一下哭开了。几个老母亲赶紧劝住了正欲发飙的妈妈。

谁在说谎?3岁的孩子就学会了说谎?

但事实上,心理学研究告诉你:若父母执着于揭开真相,逼孩子承认犯错,到头来常常是失望……

01

孩子学会了撒谎:恭喜啊!

“梅西纳先生,我的孩子乔尼今天不去学校了,因为他生病了。”

“请问您是谁?”

“我是我爸爸。”

文章图片2

故事插曲来自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教授Kang Lee的一位小学校长朋友,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Kang Lee教授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孩子如何学会撒谎。

他曾经带领研究团队和全世界的孩子们一起玩竞猜游戏。

研究人员会邀请孩子们猜测卡片上的数字,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他们猜中了,就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然后,研究人员借口离开,并叮嘱孩子,千万不要偷看卡片信息。

结果会如何呢?

透过隐藏在房间里的摄像头发现:超过90%的孩子,偷看了卡片上的信息。

文章图片3

数据之高,令人咋舌,但孩子的诚实度,真令人绝望。

当工作人员折回房间询问孩子是否偷看卡片信息时,那些有偷窥行为的孩子,却并不承认自己违反了游戏规则。

Kang Lee教授在TED演讲时感慨:孩子们太想赢游戏了。

一次又一次,实验最终证明:

无论性别、国籍、宗教信仰,2岁孩子中,30%会撒谎;3岁孩子中,50%会撒谎;4岁孩子中,超过80%都会撒谎;而大于4岁的孩子,绝大部分都会撒谎。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也许会很担心,但Kang Lee教授却会恭喜你:孩子学会撒谎,好事啊!

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撒谎。

好比美食烹饪需要好的原料,一个好的谎言,也需要具备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心智准备:拥有读心能力的孩子,才具撒谎潜质。

所谓“读心能力”,它其实就是一种区分我知道什么,和你知道什么的能力。这个能力在撒谎过程中举足轻重,因为撒谎的根本就是:我知道,你却不知道,谎言就成功了。

二是自我控制:这是撒谎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孩子在撒谎过程中必须学会控制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懂得自我控制,谎言才能让人信服。

换句话说,读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更早学会撒谎。

文章图片4

孩子是伴着“撒谎”成长,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遇事撒谎,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它是成长的自然倾向,是孩子自我中心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

并且,当孩子步入社会,这两种能力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小却学会了“撒谎”,别担心,那是好事。

但无论孩子因何动机撒了谎,却其实是孩子心声的另一种表达。相比急着逼着孩子承认犯错,不如去了解下孩子谎言背后的情感诉求。从某种角度讲,谎言才是最真的真话。

02

孩子撒谎惩罚他:收手吧!

看到孩子撒谎,家长常常感到焦虑,“撒谎”似乎与“品行”挂钩,忍不住让家长怒火中烧,于是训斥、恐吓、责打……以期用惩罚方式让孩子“长记性”。

然而家长手段越强硬,孩子撒谎越严重。

电视剧《小姨多鹤》中就有这样一幕。

铁子和钢子是两个淘气的男孩,因为贪玩,常常借各种理由逃学。

他俩的屁股没少挨板子,可痛过就忘,记性依然没长。

最典型的一次是兄弟俩逃学后,班主任吴老师告到了妈妈处,眼看着没有办法再帮弟弟们打掩护,小姐姐在找到两个弟弟后慌忙通报:“你俩倒霉了,等着挨打吧!”

文章图片5

果不其然,一进家门,氛围异常凝重。

“下午干什么去了?”

妈妈怒不可遏,两个孩子虽战战兢兢,但依然选择用撒谎逃避追问。这可好,气得妈妈拿起鸡毛掸子上上下下,就是一顿胖揍。

文章图片6

孩子撒谎,没少惩罚,为啥却不见效?

心理学家塔尔瓦曾在“偷窥游戏”基础上做过一个“说谎实验”,实验证明:越惩罚,越严重。

实验选取了两所幼儿园,采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第一所幼儿园中,看到孩子犯错,老师主要以口头训诫为引导。

而在第二所幼儿园里,一旦孩子犯错,特别是撒谎,坚定地实施严厉的惩罚制度,孩子甚至会被老师带到众多学生面前进行体罚训诫。

很多人以为,严厉教育应该会让幼儿对撒谎避之不及,可遗憾的是,在紧接着开展的“偷窥游戏”中,第二所幼儿园的孩子遇事后,本能学会撒谎,并且一个个面不改色心不跳,成为“说谎高手”。

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其实并不难理解。

生活中,父母常以自己的认知替代孩子的思想,以为孩子通过一次次训诫就会认识到“撒谎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的事实,从而杜绝撒谎。

但其实对孩子而言,诚实带来的满足感,与用撒谎避开父母的愤怒和失望所带来的即刻轻松感相比,前者往往败给后者。

并且,孩子经常会低估谎言被揭穿的概率,他们时常在赌自己能够蒙混过关,哪怕概率很低,依然觉得自己是赢家。

严苛的惩罚,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它就像反作用力,将孩子推向更多的谎言陷阱。

03

培养诚实的孩子:创设诚实环境是根本

“说谎”是成长中的自然状态,难道就由着孩子一路“撒谎”?

不然。

李玫瑾教授曾经不止一次被家长问到:孩子习惯性撒谎怎么办?

对此,李玫瑾教授表示:

孩子慢慢长大,拥有了自主意识。如果他习惯性选择撒谎,那么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父母的否定”。每一次,当孩子与父母讲话时,他得到否定的答案多了,不得不用假话来回应父母。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具有诚实品质的孩子?李玫瑾教授举了一个自己与女儿相处的小片段,引人思考。

报喜不报忧,是很多孩子的常态,成绩考好了兴冲冲炫耀,成绩考差了,偷偷藏试卷。对于这种普遍情况,李玫瑾教授却很欣慰,因为她的女儿无论成绩考好了还是考差了,都会主动告知。

成绩好坏,在女儿心里完全没有负担,只因为她从来都不会因此受到父母的责罚。

更逗的是,听闻女儿成绩不理想,李玫瑾还会安慰她:这是遗传不好,不赖你。

文章图片7

当然,她会认真地问女儿:成绩这么低,是学不懂,还是没有好好听?

女儿说是“认真听了,但就是学不懂”,那么李玫瑾就会告诉女儿:那好,咱不学了,你想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就是在这样宽松、坦诚的氛围里,亲子之间做到了互信,“撒谎”也就不再需要了。

04

孩子身上的问题,根源在父母。

凡事父母先想想自己的责任在哪里,想明白了,就知道该如何调整;父母调整了,孩子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孩子撒谎纵然不对,但比起逼着孩子去承认错误,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孩子撒谎这个行为去发现养育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孩子犯错背后的原因,消除孩子感到不安的因素,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宽容,引导孩子说出心声;

同时告诉他正确的处理方法,由此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才能培养一个有坦诚的孩子。

一个孩子,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当他都能够享受到诚实的喜悦,才不会因恐惧而选择说谎。

唯有被爱着的孩子,才能够内心富足,诚信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