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年说“虎”

 杏坛归客 2022-03-02

今年是壬寅年,是人们常说的虎年。虎年自然得说说“虎”。从何说起呢?先说说动物之“虎”。

“虎”俗称老虎,大型猫科动物,是历史悠久的动物。据称第三纪早期的古猫类就是虎的远祖。古猫类各支到第四纪冰河期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原来所谓“豺狼虎豹”的“虎”和“豹”血缘最近,“猫”也是“虎”的近亲,所以“照猫画虎”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嘛。现今的“虎”大约来自两三百万年前的“中国古猫”,后分化为9个亚种——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以及里海虎。中国是老虎的故乡,也是虎种最多的国家,曾经有华南虎、西伯利亚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以及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5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是现今最常说的两种。虎还有一些变种,如白虎、纯白虎、雪虎、金虎等,多是基因变异所致,传说中还有黑虎、蓝虎、黑蓝虎,可能也是老虎的变种吧。

中国古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虎有不同的称呼,除了大家熟悉的老虎、大虫、老虫、大猫、山大王等名称之外,还有山兽之君、寅将军、寅兽、寅客、斑子、於菟、山君、伯都、封使君、李父、李耳以及山猫儿、戾虫、毛虫祖、白额、白额侯等等。这些别名或者美称各有来头。如“老虎”是虎的通称,宋代即有,苏辙《湖阴曲》有“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山兽之君”来自许慎《说文解字》,《西游记》称虎为“寅将军”,《水浒传》称“大虫”(实际上《搜神记》中已有“大虫”之说),“斑子”见于《太平广记》,“封使君”见于《太平御览》,而“於菟、伯都、李父、李耳”等则来自古时的方言。

由于虎性凶猛,让人畏惧,历史上中国人常常把打虎者奉为英雄,文艺作品中古有武松打虎,后有杨子荣打虎上山等等。但到现代,虎已经成为珍稀濒危物种,受到重点保护,“武松”和“杨子荣”们就再也不能打虎了。

汉字“虎”是象形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写作“

”,横着看就像一只巨口利齿、文身长尾的老虎;金文写作“”或“”;小篆写作“”,《说文解字》解释为:“虎,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从字形上看,小篆的“虎”更像虎蹲踞之形。以“虎”为偏旁的字有许多,如“琥、彪、唬、俿、淲、箎、萀、虝、虓、虢、虤、虣”等。“虎”字是汉字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汉语词汇系统中,由“虎”构成的词语很多。如“老虎、虎头、虎胆、虎口、虎啸、虎威、虎劲、虎视、虎魄、虎穴、虎生生、虎彪彪、虎符、虎将、虎贲、虎卫、虎士、卧虎”等等,大都与虎的威武、勇猛有关;也有“笑面虎、纸老虎、母老虎、拦路虎、秋老虎”一类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多凸显虎的凶狠;跟“虎”有关的词语多有隐喻义,故而,现在在反腐败斗争中,以“虎”称重大腐败分子,使得“虎”身价直降,常出现“苍蝇老虎一起打”“打虎”“打大老虎”“新年第一虎”等说法。

由“虎”构成的成语和俗语也很多,同样褒贬不一,意义丰富。成语有“龙腾虎跃、虎背熊腰、虎穴龙潭、虎口拔牙、虎踞龙盘、如虎添翼、龙争虎斗、生龙活虎、狐假虎威、虎口余生、虎头蛇尾、为虎作伥、养虎遗患、虎视眈眈、谈虎色变”等等;俗语则如“虎老雄心在、伴君如伴虎、虎毒不食子、拉大旗做虎皮、前怕狼后怕虎、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好虎架不住一群狼、一山不容二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虎落平阳被犬欺、初生牛犊不怕虎、坐山观虎斗、九牛二虎之力、画虎不成反类犬”等等。

含“虎”的词语数量大,意义丰富,这不仅反映出作为物种的虎历史悠久,自古有之,也反映出虎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中国人有着极其深厚的虎缘。“虎”类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重要家族。

说到“虎年”,自然想到十二生肖。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第三位,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寅,因此我们常说寅年出生的人属虎。将虎作为属相,反映了古人对虎的崇拜。汉代时人们就把虎看作百兽之王,尤其崇拜白虎,认为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故而崇拜。汉代即有“白虎观”,据称汉章帝时,经学家在白虎观辩论经学,班固等人把辩论结果撰集为《白虎通》(《白虎通义》),此书是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中国人对虎的崇拜可能从原始社会就已开始。很多古代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带有虎图腾的物品,后世也常用“虎将、虎臣、虎卫、虎贲”称呼将士,用“虎符”称呼兵符。诗歌、小说、戏曲、音乐、绘画、雕塑、宗教文献、神话故事乃至儿歌、民歌中,虎的形象更是时时可见。《西游记》《水浒传》中关于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儿歌《两只老虎》大众耳熟能详,唱歌则有“小虎队”组合。古代诗歌中单论李白的诗中就有不少,如“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等等。历代话本、小说、字画、建筑就更不必说。“虎”是中国文学艺术中十分重要的艺术形象。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还引申出许多关于虎的风俗。民间有给小孩做虎头鞋、戴虎头帽、送布老虎和老虎枕头的习俗,就是希望孩子虎头虎脑,长大后体格健壮,勇猛威武,孩子的乳名常有如“虎娃、虎妞、虎子、大虎、二虎、虎头”等,大约也是出于这类寓意。即使在成年人的正式姓名中,以虎为名的也不在少数。不仅人名中多“虎”名,地名中也有“虎林市、虎门、虎丘、虎头山、老虎山、老虎桥、虎跑泉、黑虎泉、虎跳峡、虎尾溪、白虎观”等“虎”名。道教将白虎神作为守护神,四方神之一,《礼记》有“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之说,“虎符、虎环、虎雕”也曾是民间除灾免祸的镇邪吉物。

迷信固不可取,但时值虎年,随处可以听到一些与虎有关的吉祥话,如“虎年行虎事,做虎人,走虎运,发虎财”,“虎气冲天嗷嗷叫,生活幸福哈哈笑”,“牛年的喜庆再继续,虎年的日子更精彩”,等等。再如“新春快乐,虎年大吉”“虎年吉祥”“虎虎生威”之类的吉祥语,更是春节走亲访友的必备祝福。微信中常有如“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走起路来虎步生风,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往家一坐虎踞龙盘,吃起饭来狼吞虎咽,身体虎背熊腰,事业如虎添翼”一类的祝福语,还有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如“虎跃龙腾碧海,莺歌燕舞春风”“龙腾虎跃人间乐,鸟语花香天下春”等等。“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虎,是历史久远的物种,更是炎黄子孙镌刻在集体记忆中的文化意象。它的勇猛、威武让人崇拜,它的凶狠、暴戾让人畏惧,它是虎虎生风的传奇,又是虎视眈眈的猛兽,是虎头虎脑的期许,又是谈虎色变的怯惧,承载着人们既爱又怕的文化敬意。虎年说“虎”,祝大家虎啸高冈、风虎云龙、虎虎生风、如虎添翼,虎年大吉!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3期《热点聚焦》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