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宣帝时期,临海的小郡县渤海郡一直有匪患,换了好几任太守都不能平定。汉武帝于是雷霆震怒,区区匪患竟数...

 芥舟 2022-03-02
汉宣帝时期,临海的小郡县渤海郡一直有匪患,换了好几任太守都不能平定。汉武帝于是雷霆震怒,区区匪患竟数年不见平息,这些太守都是酒囊饭袋么,马上给我推荐一个人去搞定!

大臣们见皇上发怒,吓得颤颤悠悠,都不敢说话,御使大夫这时进前说道,臣推举一人,必除匪患。

汉宣帝忙问,何人可当此任。大夫说,非昌邑国郎中令龚遂不可。

汉宣帝惊奇,沿海匪患多年困扰我朝,好多能力强的人都不能摆平,这个龚遂有什么过人之处么?于是汉宣帝马上下令,让龚遂进宫面见。

龚遂到了大殿上,叩首行礼。汉宣帝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眼前居然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身材矮小,走路都晃晃悠悠的,这还能带兵打仗么,这上炕都费劲。

汉宣帝很生气,但是既然都来了,那就问问吧。渤海郡连年饥荒,匪患猖獗,爱卿有什么好办法么?

龚遂显然也是有备而来,不慌不忙地说,海濒遐远,皇上您的管理范围有限,当地百姓困于饥寒,官府又没有体恤民情,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是,小小匪患,就像几个小孩从皇上这里偷拿了几件兵器,耍耍罢了,要搞定他们,简直太容易了。

汉宣帝听了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点点头说,爱卿分析得很对,那这样来说,你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平定此事了?

龚遂自信地笑了笑,拱手问道,但不知皇上想如何解决此叛乱,是强力镇压,还是以安抚为主?

汉宣帝早点游历民间,深知百姓疾苦。知道这场动乱如果武力镇压,还会再出现第二次。

汉宣帝于是说,就像你说的,叛乱是因为朝廷和官府管理不到。这些匪患虽然反叛,可都是汉朝的子民,朕并不想将他们杀死。朕想让你去,也是要通过爱卿的才能,达到安抚平息,和平解决的目的。

龚遂接着说:臣明白了,只是还有一事禀报,希望吾皇恩准。

汉宣帝马上说,爱卿尽管说。

龚遂于是说道,臣去上任以后,请丞相,御使大夫等人不要干预此事,一切都按照臣的想法去做,数日之内,匪患必除。

汉武帝心想这小老头挺有个性,于是笑道,就依你说讲,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其他人等不得干涉。

龚遂于是开拔去了渤海郡。当地官员听说有新太守来了,赶紧派兵去迎接。一方面,朝廷终于派救星来了,另一方面,也怕新太守半路被乱民绑了去。

没想到,龚遂根本没有接受官员的保护,一个人径自进了城。

到了地方,直接下命令说,所有之前捉拿匪徒的官吏,就地罢免。以后,大街上凡是带着兵器的,都视为盗贼。凡是拿着锄头犁具的,都是百姓良民。以前做的事,全部一笔勾销。并让人写了告示,贴在县城显眼处。自己步行去了府衙,一路相安无事。

原来龚遂私底下调查得知,渤海郡的百姓,是因为连年饥荒,没有饭吃,不得已才做了土匪强盗。官府于是下令抓盗贼问罪,有些人后悔想做回农民,可是已经在官府的通缉黑名单了,也不敢回家种地,只有继续当土匪。

龚遂颁布了新告示以后,有的盗贼看到,只要放下武器拿起锄头,就能重新做回良民。于是纷纷扔了武器,拿起锄头回去种地去了。这样,就有很多土匪下山,缓解了一部分矛盾。

可是,龚遂非常清楚,如果没有饭吃,手拿锄头的农民也会造反。于是,紧接着,他颁布第二条命令。打开官府粮仓,放粮救济贫穷的人,而且,以前的武器可以拿出来,换成粮食牲畜,继续务农,不追究责任。于是,剩下的一部分盗贼也顺从了。有饭吃谁还会愿意当土匪呢?

龚遂发现当地农民都好吃懒做,不喜欢劳动耕作。就下令,每家每户,必须种下榆树,薤菜,韭菜,养母猪和鸡。于是,百姓的基本生活慢慢有了保证。

当地提倡劳动的风气也好了起来,有人带着武器走在大街上,就会有人来劝说,说武器挂在腰上没有用,应该去换成牛去地里耕田。

就这样,渤海郡的百姓,在龚遂新政策的鼓励下,都能够自给自足了,也就没有人在想着造反了。

没有几年,朝廷头疼不已的匪患问题已经消失殆尽。渤海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郡。

汉宣帝非常高兴,也很欣赏龚遂的才能,把他调回了皇宫,掌管皇室的财政。

汉宣帝后来问起治理渤海郡匪患的事,龚遂说,乱民来自于良民。治理叛乱不能硬碰硬,伸拉硬扯地去梳理。而要找到根本原因,通过疏导的方式去化解。

渤海郡的前几任太守,没有分析乱民的根本原因,上任之后,都是武力强行镇压。结果,越镇压,反叛得越厉害。

龚遂之所以要求丞相和御史大夫等朝中大臣不要参与此事,是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以前当过盗贼的人,就算放下武器,同样会被惩罚。这样就会让百姓感到惧怕,从而不敢从良。

龚遂准确地分析了老百姓的心理和处境,通过巧妙的手段,化解这场矛盾,避免了严重的后果。

老子认为,百姓如果没有饭吃,就要饿死了,哪有不反叛的,百姓如果连死都不怕,官府再怎么镇压都是徒劳的。龚遂非常敏锐地看到,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于是,龚遂非常聪明的从农业下手,带领百姓放下武器,开始耕作务农,这一问题就被他不费一兵一卒,轻松解决了。


@沈小姐故事#历史冷知识##历史##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