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建中汤医案

 哈瓦那1 2022-03-03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肠梗阻:王××,女,14岁,1983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素体欠佳,又喜零食。三天前突感腹痛,其母以为蛔虫,自购宝塔糖5粒,服后病
情加剧,遂来急诊。证见形体消瘦,腹痛如绞,剧烈时腹内肠鸣,偶见突起包块蠕动,呕
吐频作,吐出蛔虫,饮食未进,大便数日未下,矢气全无,面青肢厥,烦躁不安,脉沉
迟而细,苔白厚腻。经X线检查,可见5—6个阶梯样液平面,确诊为“急性机械性肠梗
阻”,建议手术治疗。其父母因对手术有顾虑,故请中医治疗。患者体质娇嫩,服宝塔糖
不足剂量,致蛔虫内扰,搏结成团,阻于肠道.,法当行气泄满,温中散塞,大建中气。俟
中州脾阳一旺,气机通畅,则虫体自去。拟大建中汤加减。处方:西党参15g,川椒7g,
干姜3g,槟榔15g,水煎温服。服后2小时,自觉肠中漉漉作响,泻下蛔虫60余条,即
肢温厥回,腹痛顿减。以后2小时内,又陆续排出蛔虫20余条,乃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5天而愈。

  (2)
治疗术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
:据报道,用大建中汤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
患者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lO例。年龄分布,50岁以上者占75%。对无呕吐的
轻症患者,经El投与大建中汤,一日三次。对呕吐、腹部胀满甚者插入胃管或肠管,经
管投与大建中汤,夹管l小时。结果,投药即日排气者占47.5%,至第3日为70%,第
7日为92><,投药3日后,腹部胀满,腹痛、恶心呕吐的改善率均达80%至90%,投药
3日后,腹部单纯X线片可见肠管扩张,液面形成等改善者达73.9%,投药7日后改善
者达100%。12例肠梗阻初发者服药过程中仅2例(17%)复发,经保守治疗即好转,无
延至手术者。术后反复发生肠梗阻者,投药后未复发者占45.5%,发生频率减少者占
18.2%,频率不变者占27.2%,延至手术者占9。l%,有效率为63。7%。有副作用者2
例,药量减半后均好转。

  (3)治疗胆道蛔虫症:有报导以本方加减变化治疗胆道蛔虫症45例,症状全部消
失者39例,症状消失缓慢者4例,疗效不著者2例。药用干姜、川椒、乌梅、苦栋皮、
槟榔、党参各9g,饴糖60g,黄连、甘草各50g。对寒中挟热佐以通利之品,合承气类;对寒中
见寒者,加吴茱萸、细辛等温散之品;对寒兼壅滞者,合理气之剂,如良附散、檀香等。

  病案举例:陈××,女37岁。素体虚寒,常喜热饮。一日食后不慎受凉,脘腹急
痛如刀割,痛觉放射至肩胛部,痛楚甚剧,时而前俯后仰,或弯腰按腹,时而辗转反侧,
又合眼甩头。伴有恶心,呕吐苦汁,并吐出蛔虫一条。触诊在上腹近心窝处剧痛拒按,四
肢发冷。察其舌淡,苔薄白,脉象沉弦。诊断为蛔厥,即胆道蛔虫症,治拟温中散寒,安
蛔止痛,子大建中汤:川椒3g,干姜6g,党参9g,红糖一匙。先煎前3味,去滓,纳红
糖,微火调烊。趁热小口顿服。服后随即痛止,安然入寐,熟睡一夜,次日下床,一如
常态,嘱其节饮食,慎生冷,善自调理,至今17年,追访未再发。

  (4)治疗结肠痉挛:王××,女,42岁,一周来左少腹疼痛不休,彻夜难眠,形体
肥胖,面容愁苦,饮食量少,舌苔薄白微腻,舌质淡红,脉弦。妇科排除附件病变,内
科诊断:“结肠痉挛”。以抗生素及解痉剂治疗无效。前医认为痛在少腹,病属肝经,辨为
肝气郁滞,血行不畅,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药却无济于事,延余诊治。询之,曰:腹
痛昼夜不休,轻按痛减,重按痛剧。痛处固定,可触到10×4cm。条索状物,推之可移,
大便不泻,无白带。此证疼痛位于足厥阴经辖地,然而此处内藏阳明大肠,患者肥胖呈
臃肿貌,“肥人多痰,肥人多气虚”,气虚则阳亦不足,又肥入之腠理疏松,寒冷之气乘
节段,则疼痛作也。腹中寒气凝聚则成肠腑痉挛之形,出现条索状瘕聚,这与仲景所言
“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相比,仅是程度轻,头足未上冲皮起,而是隐于皮下
罢也,大建中汤可标本同治,遂处方撮药:川椒15g,淡干姜15g,台党参30g,炒麦芽
30g(代饴糖)。服药两贴,即告食香寐安痛已。

  (5)治疗克隆病:有报导用本方治疗克隆病2例,效果满意。例一,腹胀痛、呕
吐两月,胃肠钡餐检查:胃窦部粘膜肥厚,张力低,蠕动弱,位置低,小弯切迹在髂脊
连线以下3cm,6小时后,在回肠远端左下腹部可见一明显扩张肠管,呈痉挛性蠕动,钡餐不易
排出,两端狭窄扩张受限。多法治疗无效,改服本方3剂症大减,15剂痛、呕均止。改用厚朴温
中汤合小半夏汤善后。例二,发病年余,腹胀、腹痛、呕吐、便溏,以医院确诊为本病,多法治疗不
效。证属中阳虚衰,阴寒内盛,服大建中汤15剂呕止痛消,服20剂后病愈。


​例一  治腹痛案

  陈某某,女,三十七岁。素体虚寒,常喜热饮。一日食后不慎受凉,脘腹急痛如刀割,痛觉放射至肩胛部,痛楚甚剧,时而前俯后仰

,或弯腰按腹;时而辗转反侧,又合眼甩头。伴有恶心,呕吐苦汁,并吐出蛔虫一条。触诊右上腹近心窝处剧痛据按,四肢发冷。察其舌

淡,苔薄白,脉象沉弦。诊为蛔厥,即胆道蛔虫症,治拟温中散寒,安蛔止痛,予大建中汤:

  川椒3克  干姜6克  党参9克  红糖一勺

  先煎前三味,七滓,纳红糖,微火调烊。趁热小口顿服。服后随即痛止,安然入寐,熟睡一夜。次日下床,一如常态,嘱其节饮食,

慎生冷,善自调理至今十七年,追访未再发。

  例二  张德宏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案(选自《江西中医杂志》1988.5)

  高某某,男,52岁,1972年4月3日就诊。

  胃病日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时时作痛,痛处喜按,得食痛减,喜热畏冷,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口不干,舌淡胖嫩

,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微腻,脉沉细。经X光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部见有不规则切迹,局部压痛,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拟温中祛

寒,健脾益气,大建中汤治之:

  党参30克  白术15克  干姜10克  川椒3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8克

  服药七帖,患者疼痛显著减轻,饮食增加,舌苔已化,舌质较前红润;原方加饴糖,续服三十余帖,临床症状消失。三个月后钡餐复

透:十二指肠球部切迹消失,无压痛。随访三年未再复发。

  例三  姜成才治美尼尔氏综合征案(选自《新中医》1986.5)

  周某某,女,30岁,教师,门诊号:59257。1984年5月17日初诊。

  患者于一月前因感头晕、恶心、纳呆,自服藿香正气丸、上清丸等药,但疗效不显。三天前眩晕加剧,恶心呕吐。经神经科诊断为美

尼尔氏综合征,服药罔效。乃求医于余。

  患者面色苍白,眩晕,如坐舟车,耳鸣,恶心呕吐,腹痛下利,手足不温,舌胖嫩,苔白滑,脉沉弦弱。证属脾胃阳虚,寒湿中阻,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候。拟健运中阳,温化寒湿之法,大建中汤加味:

  人参  法半夏各6克  蜀椒  白术各9克  干姜12克  饴糖烊15克

  水煎,分温二服。服二剂后眩晕大减,呕止痛平,下利亦轻,舌胖苔白,脉沉缓。寒湿既减,中阳尚未全复,与大建中汤原方三剂。

一周后家属来告,已康复上班。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语】

  大建中汤乃甘温建中,辛散寒邪,扶正散邪之剂也。清代莫枚士诠释制方法度,主治演化,颇得经旨。其谓:“此胶饴为君,干姜为

臣,人参、蜀椒为佐使,乃辛甘发散之大剂,故有温覆之法。所以名建中者,有胶饴也,与小建中同名同意。此方专治心腹寒急之证,故

《外台》引《小品》当归汤,治心腹绞痛,诸虚令气满,方用干姜四两,人参三两,蜀椒一两半,即师此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