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无言,也别话多

 腾程万里 2022-03-03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观察,是很难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好坏的。因此,宁可无言,也不多话,既是防身之策,又是试人之法。
人,经历的越多,往往话就会越来越少,这是人生历练的一个过程,也是人领悟透低调老诚谦虚做人的智慧。
随着生活的体验,人慢慢成熟,通过劳动改造长进了智慧,感情的丰富,越发幽默和深沉。人不再保留那单纯时的天真和冲动,偶尔会言语中,道出聪明智慧的真理警句,和真实锦绣诗章的豪言壮语。知识在无际的洋海里流淌和包容,人不会弱智和无知。

语言本来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的首要工具,可是为什么经历越多的人话却越来越少,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 经历越多的人更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个道理。他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担心如果自己说岀去的话不够成熟或欠妥的话,可能会受到别人的鄙视和嘲笑,反而让自己失去尊严和面子,所以才少说或不说。
二、经历越多的人绝对知晓言多必失这句名言。即使一个人能说会道、口若悬河,他(她)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讲得滴水不漏、完美无瑕,这样就有可能暴露自己的软肋和缺陷,也有可能无意之中得罪别人。
三、经历越多的人不喜欢讲不起作用的废话。因为他(她)知道,给明事理的人无须多讲,人家也会明白;给不理解的人讲,讲多了也没有用,成了废话。所以他(她)讲重要的、关键的、精辟的话,而不会说很多闲话和废话。
四、经历多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低调和谦逊。他(她)喜欢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把机会留给别人去发挥,自己从中吸取精髓和要点去完善自己的观点,再说岀来就更为全面和妥善。
五、经历越多的人知道众矢之的这四个字的份量。如果一个人讲得太多,势必引起大家的注意,有可能成为大家的辩论对象,这就会岀现四面楚歌的情形,如果辩论双方心理素质欠佳,可能还会引起争吵等不愉快情况的发生。
六、经历越多的人对言多必诈、话多成仇这句话深有体会。依他(她)的性格或者就是不喜欢多讲话的人。亦或是他(她)阅历丰富,看淡了人间百态,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习惯,只有在持强烈反对态度时才略有表示。

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定位,便会将全部的心力用来完成这个使命。那么,沿途的风景再美,也只是装进心里;遇到的挫折再多,也无暇哀伤和咀嚼痛苦。
想起另一句话: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
愿你我都有这样的底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争口舌之高下,而争一世之长短。
成就自己,才是今生最炫酷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