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前价值上千的紫砂壶,现在只要200元,是捡漏?还是智商税?

 小陈茶事 2022-03-0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位外地茶友提到,他捡漏了一把二手紫砂壶。

这一听就知道背后有不少故事,于是请他细细说来。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

他在当地认识有位熟人,开茶叶店的,以前经常去那喝茶。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那家店的老板。

前阵子,他路过那里,准备进去喝茶时,却发现老板在搬店。

问了才知道,原来这两三年受大环境影响,生意不好做。

那家经常光顾的茶叶店,因为资金周转问题,经营不下去了。

于是,茶掌柜只能忍痛转租出去。

打了招呼后,茶掌柜顺势提起,他那里还留有不少茶具,有没有兴趣看看?

反正都是要转手的,想着相识一场,感兴趣的话可以优惠打包带走。

偏巧,茶友是位茶具控,经常买茶具。

听完茶掌柜的提议,就上楼看了看。

然后发现一把造型蛮古朴的紫砂壶。

据介绍,这是二十多年前的老壶,泥料绝对正宗没掺假。

当年买入手时,就已经要到上千元。

现在打折清仓,算给你友情价,给个两百块意思一下就能带走。

还有这等好事?这完全是走运捡漏啊!

于是,茶友爽快地转钱后,就打包带走了。

《2》

拿回家后,再里外检查一遍。

发现这把二手老壶的年头虽久,但好歹也没磕着碰着,保存状态十分完整。

除了有些灰尘和茶垢外,折旧痕迹不明显。

整体的设计,看着蛮规矩的。

器形类似“掇只壶”,比较圆润,据说是半手工拉坯。

壶把和壶嘴设计有竹节纹,壶身正面手刻“清风”二字。

结合起来,刚好是竹林清风的寓意,观赏性不错。

另外,从实用角度看。

特意上手试了试握感,还不错。

不轻不重,蛮顺手的。

往空壶里加入清水,再提壶出汤。

论出水,也算顺畅利落,没有出现断断续续的水柱。

而是非常利落地流出,不拖泥带水。

但可惜,这把壶因为闲置太久,看起来太脏了。

壶盖上结了一层蜘蛛网,灰蒙蒙的。

壶嘴内壁有着厚厚的,颜色黑褐的陈垢。

打开壶盖往里看去,到处都是卫生死角。

低头往里闻去,还有股说不上来的怪味和闷味。

这类似发霉的泥土味,着实不好闻!

看到这,就知道这把壶清洗起来,绝对是大工程。

不过,问题来了。

这把壶的年头已经不低,超过二十年。

要是直接买专门的茶垢清洗剂,将其里外洗净,又会影响它的古旧气质。

但是不洗吧,这把壶这么脏,怎么用!

难不成,这把捡漏回来的二手壶,只能摆着当装饰品?

聊到最后,那位茶友抛出来一连串难题。

你说,这把200块捡漏回来的二手紫砂壶,到底值不值?

茶叶圈子里,这种老壶有没有升值空间?

如果收藏几年再转手能小赚一笔,那么现在就不洗了,直接保留原状。

要是没有升值可能,这样的二手壶用来泡茶,适合泡什么茶?

呃,呃,呃。

这些问题在三言两语间,还真是说不清,且来逐一细说。

《3》

这把200块捡漏回来的二手壶,值不值?

不好说,水很深。

隔着屏幕,也很难看出它的泥料真假。

至于90年代末老壶、半手工拉坯等一面之词能否听信?

这就涉及到信任度问题了。

对外行人来说,很难一次性摸清这把壶的真实底细。

说到底,这把壶值不值买,关键看眼缘。

自己信得过,就买。

信不过,看不上,就别入手。

如果已经买入手,那就没必要纠结值不值了。

毕竟,买这样低价处理的二手壶,属于一锤子买卖。

一口价,不退不换,没有售后服务。

这时,再去纠结它买值了?还是买亏了?

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没有必要。

既然合自己的眼缘,暂且先收着吧。

《4》

紫砂壶的老壶,有没有升值空间?

还是那句话,水很深。

普通茶客不建议趟这趟浑水。

向身边的老茶客,打听了基础情况。

什么是老壶?

据说有一定时期特有砂料及造型风格的壶,称之为老壶。

那老壶有升值空间吗?

A朋友,他没买过,一般要买就买新壶,买回来泡茶的,谁愿意要二手货。

B朋友,听过个别绝版老壶炒作的小道消息,据说拍卖价很高,但对泥料和工艺要求很高,得看壶底落款,最好来源可溯,属于名师制品,才有收藏空间,普货的话,随便买来玩玩还行。

C朋友,他已经好久没买紫砂壶了,早几年买在家里的紫砂壶也统统“落灰”。有好几个当时买入手时,也要大几千,品相不错。如果现在有人要,出价两三百他也愿意让人打包带走,因为他已经过了新鲜劲,现在完全是鸡肋、闲置、用不着,看着有点心烦……

问了一圈下来,没有找到答案。

依个人之见,买茶具的首要出发点,离不开实用。

至于收藏升值等,十有八九不现实。

那些紫砂老壶收藏升值的茶圈秘闻,大多可信度不高。

尤其是以低价买入手的二手老壶,如果它的价值不菲,升值空间高。

那它肯定一早就被懂行的人收走了。

哪里能留到现在,明珠蒙尘,变成这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模样?

《5》

二手紫砂壶,还适合泡茶吗?

不建议用。

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圈内,紫砂壶老壶已经慢慢脱离“实用器”的范畴。

而是属于纯粹的工艺美术品。

或者说,带有一定“古董”的性质。

那些爱玩壶的人,肯定是以玩壶为重,而不考虑泡茶。

另外,从那把二手紫砂壶的表现看,它的卫生情况堪忧。

众所周知,紫砂壶的泥料特别之处,在于双气孔结构。

具有吸附性,会吸附茶香和茶味。

据网上铺天盖地的资料介绍,一把用久后的紫砂壶,可以做到不放茶,单放清水,也能拥有茶香。

但现实显然不是如此。

这把使用痕迹明显的陈年老壶,已经发出浓重杂味。

倒入清水进去,泡出来的是浓浓怪味,而非茶香!

这样的“脏脏壶”,哪怕是买入专门的茶垢清洗剂去里外洗净,未必能确保100%稳妥。

万一在洗去茶垢的同时,紫砂壶内部吸附进了这些清洗剂的气味,岂不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清洗剂之类的东西,可是化学品。

一旦留有残留,再用这把壶泡茶,那就太冒险了!

万一没洗干净,里面的茶垢、陈垢、霉菌等,落入到茶汤里面。

导致茶汤变味不说,还会增加健康隐患。

不论从哪方面看,都不省心。

稳妥起见,选陶瓷茶具不是更安心?

市面上的茶具选择这么多,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任君所选。

又何必冒着风险,用这样根本不卫生的二手壶?!

《6》

论泡茶,更推荐大家用白瓷盖碗。

白瓷材质看似普普通通,但却百搭实用。

釉面光洁又细腻,不易残留茶渍茶垢。

即便闲置多年,简单用清水,也能冲洗干净。

稍加擦拭,便能恢复光洁如新的好状态。

用陶瓷茶具泡茶,性价比高不说,还能更加省心、安心。

不用再担心吸香、串味、专壶专用影响。

再加上,盖碗比茶壶的出汤更快、更利落。

茶壶泡茶,不论壶嘴宽窄,一律是柱状式出汤。

而盖碗泡茶,合盖开口能自由调整。

茶汤倒出时,呈现瀑布状,直泻而下。

论出汤速度,盖碗更快,更好,更利于沥干。

买茶具时,从实用角度出发,二手茶壶不建议盲目入手。

毕竟,本着捡漏心态去挑旧货,踩坑交学费的几率实在太高!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