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共享2931 2022-03-03

乳酸菌,指的是将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的细菌,它属于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由于乳酸菌在鱼虾体内能够发挥很多有益的作用,因此,被养殖户大量使用。

有很多研究也表明,乳酸菌能促进鱼虾的生长性能,调节胃肠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提高胃肠道功能,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生长,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加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图片

由于很多养殖户,并不了解其作用,因此,今天我们跟大家聊聊其作用,和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一些养殖户。

一、乳酸菌,能够作为虾饲料添加剂来使用

1、提供营养,促进吸收

乳酸菌本身能够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并且将一些不易吸收的大分子,分解成为容易被对虾摄食的小分子,促进对虾对营养的吸收。另外,还能合成虾生长所需的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为对虾提供丰富的营养, 促进对虾的生长。

2、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乳酸菌,主要靠可通过定植在对虾的肠道壁上,利用降低肠道的PH值,刺激肠道蠕动,来加速致病菌的排出,同时,能够对一些致病菌产生抑制作用。

3、增强免疫力

乳酸菌,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对虾的免疫力,主要是通过乳酸菌菌体或代谢产物对水产动物肠道黏膜的免疫作用。

在细胞免疫方面,乳酸菌能激活Th2细胞,增强SIgA抗体分泌;

在体液免疫方面,乳酸菌能够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加白细胞介素的产生量。

此外,乳酸菌可通过增强其体壁或体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免疫酶活性来达到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的目的。

4、吸附霉菌毒素

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作用较强。

黄曲霉毒素B1可通过非共价方式与乳酸菌细胞壁的多聚糖和肽糖脂等组分相结合, 形成黄曲霉毒素B1 -乳酸菌复合物排出体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

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能力与相互作用的温度和时间没有关系,也与乳酸菌的存活状态没有关系,其吸附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与乳酸菌的细胞数目成正比。

 乳酸菌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乳酸菌经常作为水质改良剂用于改良养殖水体。

乳酸菌能通过氧化、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作用,将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有害有机物转化为磷酸盐、硝酸盐和二氧化碳等营养物质。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保持养殖水体的洁净,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乳酸菌属于异养型厌氧微生物,适合在溶氧低或无氧的条件下生长,它们缺乏自身对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能力,必须由外界提供许多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才能很好的生长。

2、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乳酸菌在偏酸环境下生长,最适PH一般为5.5~6. 5 ,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乳酸菌是营养缺陷型菌株,对营养的需求比较苛刻,其生长多以单糖和双糖等碳水化合物为基质,还辅助一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有机物,主要成分多为大分子结构的蛋白质、纤维素和淀粉等,大多不能为乳酸菌利用。

因此,使用乳酸菌泼水时,需要额外添加适当的碳源(如红糖、糖蜜等) , 提高水体的C /N比,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一般来说,天亮后尽早使用乳酸菌,以最大限度地使水体中的菌藻充分利用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快速生长繁殖,以便迅速建立良好的养殖水体生态系统。

图片

总结:

①乳酸菌用法有两个,一是定期泼洒补充水体乳酸菌,二是内服拌料用。

②定期补充乳酸菌,外塘土塘养殖中,乳酸菌每隔5~15天用一次。一次用量为25~50公斤/亩。工厂化养殖池天天泼20克/立方米。

③粮草是“发酵碳肥”,必须持续补充给水中的菌相吃的,兵马是以乳酸菌为主的极高的水体总菌相,水体中必须保持有碳源给他们吃。

1、乳酸菌由于其本身的生理特性,采取激活操作时,需使用40-50℃稳水,并搭配1:1比例的葡萄糖提供能源,整个过程不需增氧,密封发酵状态最佳。

2、因其生长所需Ph偏酸,对于Ph在8.2以上的池塘采取拌料投喂效果更佳,全池泼洒时,建议上午激活,傍晚使用。

3、藻类较少的池塘应配合生物培水剂使用,避免池水变得更清。

END

来源:养虾。如果发现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