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历史]一幅让唐太宗疯狂的书法作品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03-03

文/历史刘老师

唐朝贞观年间,做为大唐帝国的建立者和主宰者,唐太宗李世民除了忙于处理国家政务之外,其余大部分闲暇时间,都专注于另外一项活动——研究书法。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十足的书法迷。除了自己能够写得一手好字之外,他还热衷于收集古今名人字帖,以便于自己更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其中,又以痴迷于“书圣”王羲之的字帖而闻名于世。

到贞观末年,凡是能收集到的王羲之的字帖唐太宗已经设法弄到了,唯独只有《兰亭序》没有到手。众所周知,《兰亭序》是王羲之的成名作,是他最重要的是代表作。

   经过多方探寻、查找李世民的眼线终于得知了这一名贵字帖现在的下落——在江南越州一位名叫辨才高僧手中。

高僧辨才,是前朝(隋朝)著名书法家智永禅师的关门弟子。说来巧合的是,智永禅师俗家姓王,而他的七世祖则正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

智永禅师临死之际,将他珍藏一生的先祖王羲之的著名书法真迹——《兰亭序》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辨才。

辨才和尚得到这一无价墨宝后,为了保护它不被遗失,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不久之后,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自己卧室的房梁上凿一暗穴,密秘地将《兰亭序》藏在里面

然而,让他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强权的索要!

   当李世民得知了《兰亭序》的下落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人马携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江南请辨才大师进京

  

  辨才大师进京后,为了表示自己对他的敬重,唐太宗特意破例在宫内为他设置了一个可以诵经修行的道场来供他使用。除此之外,李世民还给予他特殊的礼遇,并且额外赏赐给他许多贵重物品以期能够感动他,使他主动交出《兰亭序》

  然而,辨才大师对此虽然心知肚明,但却假装糊涂,明天只干三件事情——吃饭、诵经和睡觉。

  几天以后,唐太宗终于忍耐不住了,找到了辨才大师,与他进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交谈。当然,几句客套话之后,唐太宗就把话题转移到了书法上面。谈到书法上面自然也就免不了提到大书法家智永禅师也就免不了提到智永禅师的七世祖——“书圣”王羲之。

  最后,唐太宗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想说出的那句话——听说智永禅师曾经收藏了他祖先王羲之的《兰亭序》,现在《兰亭序》是否是在你的手中?

  然而,已经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辨才大师,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明里暗里的劝诱,始终守口如瓶,反过来复过去都是那么一句话——师父智永惮师过世后,自己寺院所在的地方几经战乱《兰亭序》已经遗失了。

  既然没有能够从辨才大师口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这样强留他在宫中也是毫无意义的。于是,唐太宗李世民索性又让他回到越中。

  然而,不久之后,经过进一步探究推断,唐太宗认为《兰亭序》还是应该在辨才大师的手中。

  于是,他再一次用自己的亲笔信把辨才大师给请宫,重新追问他《兰亭序》的下落。

  但是,不管唐太宗如何的询问,辨才和尚还是那句话——东西不在我的手中。

  做为一个征战沙场多年、主宰帝国所有人命运的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这件事情上却无能为力——毕竟强行逼迫人家交出东西是有损自己的名誉的,况且自己现在并没有真凭实据来证明《兰亭序》确实就在辩才大师的手中。

  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自己心中的这一忧愁告诉给了身边的几个侍臣,希望他们能够帮自己想个好办法,把东西从辩才大师那里拿回来。

  没想到,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地,站在一旁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就走上前来,向他推荐了一位人才——监察御史萧翼,认为此人可以胜任这个差使一定可以将《兰亭序》弄到手。

唐著名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序图北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对于房玄龄的话,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相当信任的。于是,他当即便紧急召见萧翼进宫来见自己,把自己的想法委婉地告诉给了萧翼

  在接到唐太宗的任务后,萧翼决定自己不能直接以皇差的身份向辨才和尚索取《兰亭序》,因为就连皇帝本人都要不出来,你一个皇差难道能比皇帝还有面子。他告诉唐太宗,自己会以私访的形式到越中去见一见辨才和尚。并且,为了得到《兰亭序》的真迹,自己还需要王羲之父子几份真迹来作为诱饵。

  只要能够得到《兰亭序》,别说是几份真迹,就是把唐太宗自己送给他都是可以的。唐太宗顺利采纳了萧翼的这个办法,并按照他提出的条件,给了他几份王羲之父子的真迹。

  萧翼穿便服搭乘一位商人的货船直下越州。到了越州后,又换上一领宽大的黄衫,作随意无拘束状,貌似是一位从山东远道而来的书生

  傍晚时分,他走进了辩才大师所在的永欣寺院,并且假作观赏寺院廊房上的壁画。很快,他似乎很随意地走进辨才和尚居住的庭院,并且在房门前停了下来

  辨才和尚远远看见有个人走了过来,便上前进行问询。萧翼表示自己是北方人,带来少许蚕种来南方售,偶然途经此地,被眼前的这座寺庙给迷住了,所以特意到此一游。

  一番寒暄过后,二人觉得言谈很投缘。于是,辨才大师便将萧翼请到禅房中就坐,一起奕棋弹琴。待到谈文论史,更是意趣相投。

  辨才大师当即便邀请萧翼今晚留宿在自己的禅房,以来更好地交流,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很快,他又让伙房里的小和尚送来药酒瓜果前来助兴。酒喝到酣畅时,两人即席抓签吟诗,辨才抓得一签是“来”字韻,吟得一诗: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密术,谁照不燃灰。”

  萧翼抓得的是“招”字签,也吟诗一首::“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猨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

  就这样,两人一直交谈到第二天早晨,萧翼要起身离开永欣寺。离去时,辨才大师邀请他空闲时常来自己这里坐坐。

  当然,这对于萧翼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消息。于是,次日上午他自己带着酒又来到寺院里。

  这一次,两个人还是饮酒吟诗,玩的也是相当的尽兴

  这样往来多次之后借着由头,萧翼已经辨才大师很熟了。终于,萧翼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把自己精心策划的一个方案拿了出来,希望让辩才大师顺利进入自己的“陷阱”之中。

   一天,萧翼带来自己曾祖父梁元帝(南北朝时期梁国皇帝)御书的《职贡图》给辨才大师看。辨才大师看后赞赏不已由此谈论到书法上来。

  萧翼表示,自己手中不仅有先祖皇帝御书的画作,而且还有先祖传下来王羲之父子的名贵书帖,自己也是从幼年时期就临摹、学习,以来吸取他们书法中的精髓

  说完这些,萧翼话锋一转,询问辩才大师是否有兴趣一观这些难得一见的名贵字画。当然,这对于同样对书法具有极大爱好的辩才大师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好事情,他自然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所以,高兴地表示,如果明天可以的话,那就请他的时候将它们带来给自己一看。

  第二天,萧翼来的时候果然将字帖带来。辨才大师非常高兴,而且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字帖确实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字帖并不是上品。

  此时,辩才大师已经把萧翼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一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说露了嘴——他表示自己手中一幅王羲之的字帖真迹,而且是那种相当罕见的一类

  然而,做为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狐狸,携带特殊任务的萧翼,露出了一副极为惊讶的表情,故作不知地询问辩才大师是王羲之的什么帖?

  可是,当辨才大师回答说《兰亭序》的时候,萧翼却露出一副完全不懈的面孔,并且笑着表示此帖几经离乱,真迹肯定早就已经遗失了,根本不可能在他的手中,除非这是一个山寨版的拓本

  见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这么不信任自己,辨才大师着急了,便把智永禅师如何在临死前把这副字帖托付给给自己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并且还表示,待明天他再的时候自己会把真迹拿出来给他一看

  事到如今,萧翼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他已经确认王羲之的佳作《兰亭序》,确实就在辩才大师的手中。接下来,自己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拿到这个真迹,好向皇帝复命。

  辩才大师是个非常实在的人,对于自己认为贴心的朋友,他的秘密对他们是毫无保留的。所以,当第二天萧翼在此来到自己的禅房后,辨才大师当着他的面从屋梁上的暗穴内将《兰亭序》书帖取出来,展示给他看。

  此时,萧翼还故作镇定,故意挑出了几个他认为的所谓“毛病”,而且还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是拓书,是伪造品!

  对此,辩才大师自然是不肯的,两人还为了此时争辩了起来。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辨才大师将《兰亭序》和萧翼拿来的二王字帖放在书案上进行对比,最终“成功说服”了萧翼

  此时,萧翼已经见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真迹,而且还意外发现了它的藏匿地点。虽然辩才大师把他当做了自己的知己,而萧翼却并没有这样认为,毕竟自己是有皇命在身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顺利完成皇帝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下一步,他打算做一件对不起辩才大师的事情——盗走《兰亭序》的真迹(索要肯定是毫无希望的),以免皇帝等着急了。

  因为萧翼是辩才大师的至交好友最近两个月又是三天两头往寺院里跑,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辩才大师的禅房中,故而,辨才都是的童仆和徒弟们也不把他当外人看(其他人并不知道《兰亭序》的事情)

  直到不久后一天,萧翼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辨才大师进城去为一香客家法事。

  等到辨才大师走后,萧翼来到了辩才大师的禅房前,对门前的童仆表示,自己昨天走的时候,不小心将一块手帕遗落在大师床上,希望能够让自己进去取出来。

  门童也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当即就打开房门让他进去了,并没有跟在他的后面短短的一分钟,萧翼就把《兰亭序》和他拿来的二王杂帖藏在了自己的身上顺利带出了寺院

  事情办妥之后,萧翼在当地官员面前亮明了身份,并让人找来辨才大师。当辨才大师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当即就昏厥地,许久才苏醒过来——毕竟辩才大师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更何况,萧翼还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他这样做,无异于在辩才大师的后背上捅上一刀。

  萧翼回到都城后,自然博得了唐太宗的欢心,升官发财自然不在话下——提升他为员外郎,赏赐宅院与庄园各一座赐宫内御马两匹,银瓶、金缕瓶、玛瑙碗各一只

  唐太宗起先还生辨才大师的气——将《兰亭序》秘藏起来不奉献给他。但稍稍平息后又考虑到辨才大师年事已高,不忍心再加刑在他身上几个月唐太宗认为不管怎么说,这张王羲之的《兰亭序》都出自辩才大师的手中。所以,为了安慰他,便又赐给辨才大师锦帛等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下敕书让越州都督府衙代为支付。

  而此时,辨才大师本人因为身心受到严重的刺激而患病卧床,一年之后就去世了。

  得到《兰亭序》后,唐太宗命令侍奉在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近臣。

  贞观二十三年,已经暮年的唐太宗,身体越来越差整日病卧在玉华宫含风殿(李世民的寝殿)自感时日不多的他,对太子李治索要了一件东西,而且也得到了太子李治的肯定答复——这件东西就是《兰亭序》。而唐太宗的要求就是《兰亭序》带入自己的陵墓之中。

  不久,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高宗,遵从父亲太宗遗愿,将《兰亭序》真本随葬在了父亲陵墓中。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兰亭序》样本,大部分都是赵模等人写的。

 参考文献:《太平广记·卷两百零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