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文化与个人的关系

 小城雨田 2022-03-03

送朋友,突然问我,这里是城区吗?我回答的肯定,是的,这里是二环,城市中心。他诧异道,外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电线杆子,在南京,城区是看不到的。

这座城市两年前提出“电线落地”,确实也做了许多改变,但曾经遗留的基数太大,况且对此的文化认同也不足。当我听到朋友这么说起,也只是增加了我对电线杆的注意,本来就是这样啊?但当他说南京是看不到的,我的羞愧冒了出来,想必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也会有和我一样的反应。这座城市与南京有太多的相同,也做过太多的对比。

三个月前,高新区的西三环边,需要建设一条高压输送线。之所以引起全民注意,有特殊因素。同时期在东郊建设的高压输送线是落地,为何这条是架空。这是一份七年前的评估报告,如果今年不建设,报告作废,或者重新评估,但搁浅的概率更大。如今,这里的高楼早已遍布三环边,有居民区,有商业,有高科技产业。反对声没有制止建设者要做的事情,一座座巨大的铁塔出现,新闻报道,市长热线,甚至出现个人攀爬铁塔挂横幅的景象。依旧没有人出来发声,直至今天,项目没有继续进展,但也没有被拆除。作为城市的居住者,我们的看法与想法当然是,就是这样,这座城。

城市就像一个成长的人,他有不足的一面,也会有自己的长处。几年前去临汾旅行,最窘迫的是过马路,在城区地带,存在没有红绿灯的道口,汽车并非礼让行人,并且有逼迫行人的趋势。由于我居住的城市,早已实现车让人的政策。如此对比,情景更为醒目。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大学生上大学的城市选择。在如此交通混乱的城市中,你必然会受到影响。当你成为司机,定然不会是一位礼让行人的司机。作为行人,闯红灯的概率也更大一些。人只有当被善待的时候,才能激发出他慈善的一面。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与困顿,城市无法移动,改变也是一步一步的推进,但作为个人,你的行为与习性的养成就是那几年。在无法推进城市建设的情况下,做出选择,选择一所激发你慈善一面的城市,将终身受益。

小城雨田

2021-1-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