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钱超过3年就不用还了,并且合理合法,这是真的吗?

 星光熠耀光辉 2022-03-03

作为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司法工作人员,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借债超过三年可以不还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一般很难遇到这样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全民的基本法律知识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的当下。

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

法律上确实有“三年”的提法,叫作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时效后欠债人再被起诉可以援引“诉讼时效已过”的法律条文进行抗辩,也就是不用还钱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兴奋,有些人可能开始计划死皮赖脸就是不还钱,熬过三年把别人的钱占为己有。

其实哪怕不懂法律也应该能够想到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如此轻松的事情,这和盗窃、抢劫还有什么区别呢?但《民法典》确实有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只是有的人只是其一、不知其二,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

诉讼时效可以反复中断并重新计算

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张三在2020年1月1日向李四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2020年7月1日还钱。

到了2020年7月1日张三并没有还,这时诉讼时效开始计算,三年后的2023年6月30日诉讼时效就会到期。

不过,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只要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就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起诉或者仲裁

很好理解,李四只要到法院起诉张三则诉讼时效立马中断。

(2)要求实现债权

借款到期后张三没有还钱,李四要求张三还钱并且确保张三受到了指示,具体方法可以是发微信、打电话并录音等,诉讼时效发生中断。

(3)欠债人归还部分债务或者做出还债承诺

张三欠了10万元,还了2万元的那一刻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即使张三一分钱也没还,只要做出承诺或者写了还款计划书等都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是没有限制的,结果是重新开始计算三年。

比如,李四在2023年8月1日要求张三还钱,诉讼时效中断,从2023年8月1日起重新计算三年;2024年6月1日,李四到法院起诉张三,诉讼时效再次中断,又要重新计算三年了。

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三年诉讼时效可以无限中断,但诉讼时效有20年的最长期限规定。

上面的例子中还款日期为2020年7月1日,那么最长诉讼时效为2040年6月30日,当中可以无限次重新计算三年但到了2040年6月30日就不行了。

不过,李四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只要法院批准可以突破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限制。

综上所述,普通诉讼时效不需要任何机关批准,只要李四让张三还钱就能引发诉讼时效中断;20年最长诉讼时效的延长则要由法院批准。

拖20年是不是可以不用还钱了?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因为20年后最长诉讼时效到期,在法院没有批准延长诉讼时效的情况下张三完全可以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法院不再支持李四要求张三归还10万元本金及利息的诉讼请求。

不过,这不表示张三能够完成死皮赖脸拖20年逃避债务的目标。

先不谈这20年里受到的良心谴责和催债压力,张三只要通过起诉能够引发两个效果,一是诉讼时效中断,二是为强制执行提供法律依据。

张三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起诉李四,基本上必然能胜诉,拿到胜诉判决书后要求李四还钱。如果李四还不还钱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强制划拨张三银行存款里的金额或者变卖张三的财产还债。

另外一方面,张三不仅要还10万元本金和利息(如果当时约定借款有利息),还要承担诉讼费、强制执行费、拍卖费等额外支出,反而得不偿失;此外,张三的信用会受损,纳入征信不良记录,生活上会被限制高消费。

极端情形下确实能够逃脱债务

假设李四缺乏最基础的法律知识,而且对10万元债权实在不上心,在还债期限到了以后(2020年7月1日),三年里居然没有要求李四还过钱,直到2024年3月1日才想起来这事并起诉至法院。

由于普通诉讼时效于2023年6月30日已经到期且没有发生任何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这时李四的钱极有可能要不回来了,张三可以援引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利。当然,张三良心发现自愿还钱是可以的。

真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李四也怪不了别人,谁让他对自己的债权也太不当回事了,说明10万元对他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此,提醒广大债权人要重视自己的权利,千万不要发生三年内对债权不闻不问的情况。其实对方一、两年不还钱就可以直接起诉至法院了,至少也要让对方写下还债承诺或者先归还部分债务。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