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导游词

 shhg子夜 2022-03-03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陪同大家参观游览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西北和西面环绕佘山、辰山、凤凰山等诸多小山峰,1977年12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5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于2018年6月26日正式试运行。公园面积1.3平方公里。  

       一、广富林遗址公园概况     

      1、遗址是怎么发现的

遗址是1959年被当地村民开河修水利时发现,后经多次考察和发掘,专家认定:“广富林文化遗存”是新发现的文化遗存,是一种新见的考古学文化,所以命名为“广富林文化”。约处于4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先民由于洪水之灾,移民迁徙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他们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上海松江佘山以南区域作为最终栖息落脚之地。这一文化遗存完全不同于以往分布于该地区的所有其他文化,在环太湖地区是第一次发现。

据考古专家介绍,广富林遗址属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广富林遗址出土的陶器与著名的河南永城王油坊类陶器基本相同。是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的交融。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

这个发现,说明上海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有移民来此居住、生活和劳作,上海有着四千年的海纳百川历史。

2、发掘

1961年9月对其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陶、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1个,墓葬2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次发掘是1999年底至2000年初,发掘面积349平方米,发现了汉朝的大型建筑构件,还发现这里有可能曾是上海最早的城镇。发掘广富林遗址确认了一类以侧装三角足鼎为代表的遗存,此后在相邻的江浙地区也不断发现该类遗存。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教授认为“广富林遗存可以作为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来看待”,根据考古学命名的原则,考古学家们把这类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

第三次发掘在2000年底开始了,发掘面积扩大到了500平方米。出土了经鉴定属于龙山文化类型的器物,留下了上海的先民同中原的移民一起生活的印记。

2007年后每年都会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零星发掘,据此判断,上海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以往,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米已被发现,此次发掘出的广富林文化时期稻壳和稻米,数量较多,形态完整,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稻作史和农业经济形态的珍贵材料。2008年在广富林遗址首次发现了稻壳和稻米

2012年4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这次是松江建设广富林遗址公园以来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由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家单位联合开展,计划开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历时半年之久。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这些重要遗迹及其出土遗物极大地丰富了广富林文化的内涵。

3、考古意义 ------发掘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21世纪初,松江广富林遗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发现轰动了考古界。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原始社会时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类型。其中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二是发现了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是考古中发现的上海地区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初步发现这里在周代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四是发现了别具特点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根据专家预测,对九峰原始文化的考古发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的深入,这里可能会发现更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该遗址的地下可能隐藏着一部中国史前文明史。

4、对外公开开放

2012年6月9日是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松江广富林考古现场6月7日首次向公众开放,现场展出良渚文化玉器、广富林文化石斧、周代瓷碗等60余件珍品,以拉近公众与考古、历史的距离2018年6月26日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正式开园;2020年9月26号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开馆。

二、主要游览景点:东部是陈子龙纪念馆、文化展示馆、富林照壁、三元宫、富林塔、知也禅寺;中部是天牛柱、骨针广场、核心保护区和考古研究展示馆;西部是城隍庙和关帝庙。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经过检票,越过木质的集贤桥,进入集贤坊景区。集贤坊是一座红漆髹成的木石牌坊,牌坊古色古香,气派恢宏高大、具有典型的仿古的复檐层叠似的斗拱雀卯榫结构牌坊。牌坊上金漆勾勒出“集贤坊”三个草书大字,字体美感丰润,骨架秀丽饱满。

        用金粉描绘的“集贤坊”飞檐翘角,朱漆铮亮,玲珑精致。富林人杰地灵,明清二朝共出进士21人,举人19人,众多贤才入仕为官,这其中有的既是朝中高官又是著名学者。由此广富林也被冠为“集贤镇”、”集贤乡“。集贤坊原名”双进士坊“,明正德年间,官府为表彰曹时和、曹时中二兄弟双双中进士,而建造了”双进士坊“。后原坊毁于战火,重修后才改为”集贤坊“,代表广富林名人辈出,贤士荟萃的辉煌历史。

1、富林印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富林大门东侧,我们看到这个形如高高的烽火台,用青砖砌墙的建筑,具有秦汉古长城的风范,古朴雄浑,这就是富林印记展示馆,它的设计建造,代表着记年印签。室内展示的,是自1959年广富林被发现后,考古专家各次发掘研究记事,已及国家和上海文物管理部门对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命名纪年。沿石级而上,到达观景台,能看到富林湖和陈子龙纪念馆等。在富林印记展厅的中央,安放着一个大型的三角陶鼎,这是广富林考古出土的史前文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陶器,也是广富林民间传说中能够保佑太平、祈福好运的吉祥之物。

      登上富林印记,下面是人工开挖的富林湖,近处一座古典园林建筑,就是陈子龙纪念馆全景。

2、陈子龙纪念馆

纪念馆由景忠坊、纪念馆大门、澡雪堂、安雅堂和陈子龙墓园等组成。

      陈子龙纪念馆前的景忠坊,石坊上三个大字“卧子坊”,陈子龙字“卧子”,故称卧子坊。

出生于广富林的陈子龙,是明末清初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为崇祯十年进士,松江诗派的代表人物。由他整理编辑的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影响深远。清兵攻陷南京,他组织抗清活动,后被抓捕,投水殉国,大门左侧是陈子龙像。

        前厅澡雪堂,“澡雪堂”篇由前全国 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首任执行主席、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周谷城先生题。澡雪堂大门外立柱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摘自清林则徐诗中的二句,对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

  澡雪堂后二块额“云水襟怀”为刘海粟先生题,屋里匾额“坚贞自操”是孙中山先生题。

       后厅安雅堂,安雅堂里有陈子龙的生平事迹(陈子龙部分文章收录于《安雅堂稿》。《安雅堂稿》是明末刻本,为陈子龙自选文集),故放陈子龙生平事迹的堂厅称“安雅堂”。 

      室外是临湖环廊。对面漂浮在水上的三角形屋顶,就是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建在湖面上的三角坡形建筑,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看起来就像是被洪水淹没的房子,只露出了屋顶。在一个个屋顶下面便是展厅,山墙由玻璃构成,很好地解决了采光和通风问题。

        陈子龙纪念碑西侧为1988年修竣的陈子龙墓,墓门额由书法家李一氓所书。据传陈子龙投水自尽后,其学生王枟将其秘密埋葬,不久后迁坟至今址,墓地为花岗石平台,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原物,到了乾隆年间,乾隆为表彰明代忠烈,陈子龙等26人获得级别最高的"专谥",谥号"忠裕"。

      墓前有石柱方亭、名沅江亭,有陈子龙画像碑,刻有传略。

3、广富林文化展示馆

        从空中俯视文化展示馆全景。文化展示馆建筑“漂浮”于湖水之中,具有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金字塔”型博物馆,其展现了人类文明和水的交融关系。文化展示馆是2020年9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馆,位于水下展示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共有六个展厅,以“时空之旅”为主线,展示了松江从古至今的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展示馆入口大厅,展馆以“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为主题,人们从圆形大厅走入展厅,逐渐步入水下,迂回曲折的步道两边展示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与发展,以一个个经典场景按照时间线脉络让所有人看到了上海从一个原始村落,到广富林古镇、华亭县,再到松江府,直至大上海滩的数千年的历史巨变过程,已经成为上海市新的文化地标。

        走进文化展示馆大厅,从下往上看展示馆大厅顶部,,酷似鱼篓的木樑玻璃水景房,像一把伞的骨架,盖在入口大厅上空,既便于采光和通风,"鱼篓"又象征着的新石器时代江南水乡鱼猎文化的含义。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展示馆水下部分的展厅。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大都市之一,经济繁荣、生活时尚、移民广泛、文化多元,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异音的鲜明特色。

       复原考古现场。考古证明,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一带生息。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松江广富林遗址发掘,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广富林文化。对这个具有上海最早移民特色的文化探索,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土地上。尘封的遗迹随着考古挖掘而重见天日,打开了通向几千年前的时光之门。

       广富林遣址发现的这座崧泽文化时期的二次葬墓,墓葬的规模较大,墓主头骨移位、骨架凌乱,有经历过二次下葬的痕迹。随葬品很丰富,有鼎、壶、盘、罐等陶器及漆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有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并具有一定的丧葬习俗。

       各位游客:遗址出土的陶器与河南永城王油坊出土的陶器基本相同,是长江流域良渚文化与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交融。证明了早在4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约4000年前,一支来自中原地区的先民,从黄河流域一路向长江流域迁徙,有一部分来到了广富林一带,在此定居、生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移民。

       先民们在树林边修建房屋,渐渐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这支来自北方的文明,在南方的水土中扎根,留下了特征鲜明的时代与地方印记。

      相互协作,渔猎耕种。

      开始饲养家畜。

       江南水乡,捕鱼是获取生活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时光荏苒,广富林从4000多年前的一个原始村落,逐步走向一座繁华古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上海地区最早的县城在这片土地上设立,这就是华亭县。

       各位游客,上海最早的地名称云间,在西晋时,这里出了二位名扬天下的文学家与书法家陆氏兄弟-----陆机、陆云,陆氏兄弟为三国时期东吴丞相陆逊之孙。传说陆云在京城洛阳遇见名士荀呜鹤,互通姓名时,有“日下荀呜鹤”“云间陆士龙”的对答,“云间”逐渐就成为松江、仍至上海的一个雅称。松江有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片小山峰群,称云间九峰,九峰中著名的小昆山(后人为区别江苏昆山,故称小昆山)上之今有二陆草堂,堂内有二陆塑像,后山有二陆读书台。小昆山南侧是小昆山镇,镇上有个平原社区,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而得名。另外九峰中有个机山,因陆机而得名。

       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升华亭县为府,第二年改称松江府,辖上海、青浦、南汇等七个县,从此在我国的地名中出现了“上海”这个名称。  

       从明代始,因棉纺织业兴起,松江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间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之一,素有“衣被天下”之称。

        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就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人(今为徐汇区华泾镇),她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先进的织布工具,推动了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大发展。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起源于明朝上海老城厢的顾氏家族,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明嘉靖年间上海进士顾名士,晚年在南市老城厢建一园林,取名“露香园”,族内后裔精于剌绣,椐传绣法出自大内,绣品精致,技法独特,因此称之为“顾绣”,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代钱庄。钱庄是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信用机构,是银行的雏形,明末时成为独立经营的金额机构,在松江地区经营钱庄的多为绍兴帮。

       1876年(清光绪二年),上海怡和洋行的英商擅自修建了淞沪铁路,全长15公里,这是中国最早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第一条铁路。

       在“水下”穿越了数千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参观,又回到现实社会,以“时空之旅”为主线,一条数千年的文明史,展示了松江从古至今的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上海的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

        广富林湖上的三厅坊,“三厅坊”名称来由查阅资料无从得知,这个位置是水下小车停车场。

       各位游客,参观完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出来迎面就看到一个牌楼,上书“皇甫春晓”四字。广富林原名为皇甫林,牌楼内有非常有名的朵云书院。

      各位游客,这是朵云书院大门,等一会有时间,我们自由活动时,可以进去自行参观。

      4、富林照壁

        朵云书院后面的富林照壁,石壁上的石雕,再现广富林的昔日恢弘场景。

         照壁左侧是广富林概况介绍。

       右侧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发现、考古、命名和遗址的重要意义介绍。

5、、三元宫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广富林遗址公园的宗教展示区, 三元宫是我国三大教之一的道教场所。这里是广富林民间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供奉的神圣,是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之一。为的是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乡民一般称为“三官堂”,历代孩童在父母的管教下爱称尧、舜、禹为三公公。

     “三元”又称“三官”,说法不一,比较主流的似乎有两种,自然神天地水或人格神尧舜禹。还有不同的人格神说法,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自然神天地水应该是早期民间信仰,或许起源于当时主流信仰的天地崇拜。东汉张陵创立天师道,就祭祀天地水三官,属于道教中非常早的神祗。东汉后三官信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发展,在唐宋时颇为繁荣。到元时开始没落,或许与全真教和正一教兴起相关。明清时期的再度繁荣期,民国以降再度衰败。人格神尧舜禹三官,似乎兴起于清代。与古代神道小说有关,也表示对尧舜禹的认可。如果是唐代道观,三官只能是天地水。据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长生殿,供奉南极仙翁,算是寿星。长寿之本,性善为基,所谓的“积善延年”,意思就是这个道理,要争取长寿,需要事事行善,心地善良之人才能延年益寿。

6、富林塔

富林塔高30.50米,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区域最高的一个建筑,在塔的下方是一座约3000平米的夏禹古陶珍藏馆,据介绍收藏了从新石器时期到晚唐五代时期的两百多件藏品。

富林塔为仿唐建筑,大气恢弘,线条简洁明快,唐风元素满满。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在汉语中,塔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在中国逐步演化成阁楼式多层木塔。

6、知也禅寺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继续参观知也禅寺,知也禅寺是座传统寺庙,源于历史遗迹,本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和尚施医救人的善举而复建。复建于2009年,2013年5月全面竣工。寺内设有山门殿、钟楼、鼓楼、祖师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五观堂、般若丈室、内观阁等殿堂设施。禅寺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又一佛教圣地和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知也禅寺是一座仿唐代风格的佛教建筑,占地6000多平房米。

       进入山门第一幢大殿是五方文殊菩萨殿。文殊菩萨 ,音译文殊师利,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所以说文殊菩萨保佑的是人的智慧和悟性。  

     知也禅寺中轴线第二进大殿是大雄宝殿。各位游客,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中轴线最后一幢建筑是方丈室。方丈室是寺院住持居住的地方,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知也禅寺建筑布局合理,古朴幽雅,修筑精巧,是松江也是上海极具特色的又一修学佛法的重要道场。据《方松街道志》第二十九章民间传说记载:相传唐代晚期,有一天,有一位叫着"大致"的高僧从洛阳云游至此,被眼前松江九峰环翠的美景深深吸引,便发愿在此建寺、弘扬佛法、普渡芸芸众生。于是,他四处化缘。经过十年化缘,终得巨资,在四面环水的广富林之地建起一座宏伟的大殿,即知也禅寺。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参观了东部的主要景点,下面我陪同大家继续参观中部景点。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部景区的入口,大家看到的两尊仿唐代的碑塔,正部上面为九秩人瑞、书法大家、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民建书画院院长高式熊亲撰长联一对,上联:史开炎夏,文震中州,诗画雄吴门松郡,烟岚多贤俊。义撼河山,忠凌日月,五千年风雨热血,一腔颂今古。下联:翠染九峰,波环云梦,莼鲈悔路邑华亭,景物凭品评。衣被天下,粮贡京都,六百里方囿域情,两种冠中西。长联咏史颂景,珠联璧合。

7、骨针广场

        在阙门进入后中轴线的尽头,有一个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骨针广场,中间竖立着一根象征先人编制衣被渔网的工具——骨针,这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的代表性遗物。用骨针作为广富林室外景区地标,既代表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历史久远,也象征了广富林先民的智慧与勤劳,并提示我们已经到了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的边缘。

      骨针广场的北面就是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该区域被国务院文物保护委员会确定为不经批准、不得开挖的核心保护区,是广富林遗址研究最具价值、最珍贵的神秘之地。

        考古研究展示馆,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北面,总建筑面积约为12300平方米,内部展示空间2960平方米。展馆内设正厅和“文明之源”“城市之光”“历史之脉”三个独立展厅。考古遗址展示馆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考古发现的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样子,由三个罐体和五片陶片构成,其外表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工艺, 形象生动逼真。如此独特的造型,将成为又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我们就在这里大家拍照留影。这里结束后,就去参观西部的景点。

        8、天牛柱、天牛桥、瓷窑展示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路的中央有个高高的花岗岩柱子,叫着天牛柱,为什么称为天牛柱呢?传说古时天牛下凡广富林后,每日耕田犁地之后的卧水休息之地,称为天牛塘。天牛塘上长达106米的十九孔石拱桥,称作天牛桥。桥东的引桥处,有一根重达90吨的花岗岩冲天大石柱,顶上雕有麒麟,称作天牛柱,传说是栓牛绳的柱子。天牛塘的北侧,是天牛坡,传说是天牛的牛粪堆积而成。

      这就是天牛桥,天牛桥有十九个桥孔,比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还多出了二孔,像一条玉带跨越天牛塘上。

        过了天牛桥,我们看到的这个半掩埋在地下的建筑是还未开放的广富林瓷窑展示馆。广富林遗址里面出土最多的就是陶片,在整个人类的漫长历史,烧窑的发展史是最具特色的一环。广富林瓷窑展示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在整个广富林文化遗址中是最低调的建筑,但却是非常具有特色和想象力的建筑。

       这个博物馆貌似是建在地下的,顶部造型很别致,形似一个圆圆的小土坡。

       旁边有个水车,是取景拍照的好地方。

      9、城隍庙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广富林公园西部景点,先游览城隍庙。广富林城隍庙是供奉松江府城隍、娄县城隍、富林城隍三位一体多城隍总庙,有着浓浓的古韵。上海道教协会、松江区道教协会于2016年6月在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城隍庙内举行关帝庙、城隍庙落成既开光庆典。各位游客,大家随我一起参观广富林的城隍庙有什么与众不同。

 我们从东边的除凶门进入城隍庙,可以除去一起凶险,保各位一生平安。进入城隍庙内,左侧,有一个月老祠,也称月老庙。月老为“月下老人”之简称,就是现在的红娘或婚姻介绍人,古代月老为专门负责人间婚姻之神,他袋中藏有红绳,并据《姻缘簿》所载,将红绳暗系在男女双方的脚上,使他们结为夫妻。凡未婚男女可祈得到理想中的终身伴侣,已婚男女瞻拜月老后,可期望婚姻和美、白头偕老。

       两侧对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道前身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传说唐代有一个读书人叫韦固,来到河南商丘龙兴寺,见一位银须飘拂的老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翻阅一册簿籍,这个本子就是“婚姻簿子”,翻到谁了,从背兜里取出条红绳,对号入座,在男女双方脚上一系,这姻缘就定了。韦固就问老人自己婚姻在何处?老人翻翻本子,告诉他,你未来的妻子是那个瞎眼的陈婆的三岁女儿。韦固一气之下,让人去把那个小女孩给杀了——好狠心。十四年过去了,好快。韦固当上了相州(今河南北部安阳市与河北省临漳县一带)的参军(相当于参谋),相州刺史很赏识他,把女儿许配给他。花烛之夜,韦固揭开盖头一看,姑娘真美!可眉心却奇怪地贴了片花钿,一询问,正是瞎眼陈婆的女儿,刺史的侄女。原来当年去杀她,只伤及了眉心上的一点。可见月老的红绳是绝对挣不脱的。

  祠内正中有月老塑像一尊,手执“婚书”,神色和蔼,似在祈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般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作为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

        我们看到的这个大殿称为府城隍殿,1277年华亭升县为府,将华亭县城隍庙改为府城隍庙,立神于间。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原兴圣教寺废址上新建松江府城隍庙。现在府城隍殿供奉的城隍是李待问,李待问是上海县竹冈李家角(现在属于奉贤区萧塘乡鸿宝村)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为7品文职,擅长写作与书法。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到松江,有百户(百户为军职,百户统兵约100人)问他:“闻君读烂四书,今作如何打算?”李待问答:“为臣死国,常事也。”百户欣然说:“君能如此,我先断头以待。”说毕自刎。后家人劝李出逃,李却说:“以身殉国,乃份内之事,如不死,怎能对得起这老兵百户呢?”遂自缢于松江织造局。(清初《乙酉笔记》载,其实李待问是被清军被俘的,清兵劝降不成,就杀了他,在慷慨就义前,他警告清军不可残杀百姓,后李待问被杀害于织造局前)。因此,松江人民敬重他,怀念他,尊他为松江府城隍。抗日战争爆发后,府城隍庙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明代砖雕照壁。2015年,重塑李待问府城隍像,供奉于广富林城隍庙大殿。我们看到大殿里坐着的城隍,就是身穿明朝官服李待问。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府城隍殿东侧也有一个县城隍殿,供奉的是娄县城隍;西侧有一个富林殿,供奉是广富林城隍。一庙三城隍,与上海市区豫园老街城隍庙的城隍老爷一样多。豫园城隍庙的城隍老爷三位,分别是汉朝的霍光、明朝的秦裕伯、清朝的陈化成,他们三人都因为护城有功,所以受到上海人民的敬重爱戴,供奉在城隍庙里,香火不断。广富林城隍庙的三位同样也是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敬重,把他们当做守护神,供奉在这里。

        清代,松江府下设华亭、上海、青浦、奉贤、南汇、金山和娄县七县,广富林这里属于娄县管辖,娄县知县李复兴,推进均田均役,减轻老百姓负担受到欢迎,所以在这个县城隍庙里供奉李复兴为城隍。

       各位游客,县城隍殿的西侧是富林殿,供奉是广富林城隍。富林殿的城隍叫陈金生,是个老中医,元初,广富林一带发生霍乱,瘟疫造成许多百姓患病,陈金生治瘟疫赈灾乡民,保护一方平安,深受百姓拥戴,所以陈金生供奉在富林殿,成为广富林地区的保护神。我们参观完城隍庙后,大家随我去东侧的关帝庙继续游览。

        各位游客,这是关帝庙大门,请大家随我进关帝庙继续游览参观。关帝庙,主供关圣帝君。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一生征战沙场,建功无数。因德乃刚乃正乃忠乃义,死后由将而候而王而帝而圣。明成祖朱棣时期封关羽为帝,数千年来护国祚民,司命禄科举、诛罚叛逆、庇护商贾和通畅财源等,乃道教护法天神之一,又称“荡魔真君”“伏虎大帝”。关帝是“战神、财神、武神、农神”等万能之神。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本庙设有关帝庙、土地庙、龙王殿、魁星殿和文昌阁等。  2018年6月4日下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一行莅临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城隍庙、关帝庙考察调研。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房剑森,上海市民族宗教委主任花蓓,松江区区委书记等领导,来到广富林关帝庙考察调研。

          这是关帝殿,供奉古代三国时期的蜀国的大将关羽。

       关帝殿内关帝,又称关公,“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

       关帝殿后面是魁星阁,魁星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文人赶考前,现在的学生升学考试前,都希望到这里来拜拜,希望文曲星保佑,金榜题名,考个好学校,图个吉利。

       各位游客,关公文化所讲的是忠义、诚信的精神,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关公的信仰价值在于,其行为构成了统治者所提倡的伦理价值的楷模:忠孝节义,神勇武威,为国捐躯、生为人杰,死亦鬼雄。关公文化以“忠、义、仁、勇”为核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崇拜,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融合了儒释道伦理道德精神,有着鲜明的民族性

        各位游客,文物考古工作,是在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这一点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有考古才使得一个国家的历史更丰富多彩。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

各位游客,刚才我们参观了广富林文化遗址的主要景点,能了解我们这座城市是从哪里来的,思考这座城市它要到哪里去。是上海彰显文化自信,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给大家一个小时时间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后,我们停车场的旅游车集合,谢谢大家的配合。

                                                            顾志晔                

                                                     2022年3月3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