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是同根生,相煎“俄乌”急

 桃花映雪 2022-03-04

每天一篇,推开通往世界的门

微信公众号:一界oneworld

图片

本是同根生,相煎“俄乌”急


图片

一觉醒来,乌克兰局势大变天。当地时间2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宣布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随后,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基辅地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宣布乌克兰与俄罗斯断交。

当选为乌克兰总统后,泽连斯基不断公开寻求加入北约,企图以此换来西方庇佑,抗衡俄罗斯。毫无疑问,乌克兰的种种举措触及了俄罗斯的红线,最终引火上身。

图片

当前,在乌克兰全境,俄罗斯族人口占比超过20%,在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俄罗斯族人口占比接近50%,而在克里米亚地区,这一比例则高达85%。乌克兰西部地区偏重农业,相对贫困落后。而乌克兰的东部出产该国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包括钢铁、汽车和飞机,在乌克兰5个最大的城市中,更有4个位于东部地区。尽管乌克兰语是其官方语言,但该国一半以上人口以俄罗斯语为母语。在现实的照耀下,可见乌克兰的民族、经济分布有着天然的结构性矛盾。

01

俄乌千年分合

俄乌之间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经济联系。俄罗斯人认为基辅是俄罗斯重要的历史发源地。虽后来俄罗斯人开始把乌克兰人叫作“小俄罗斯人”,以区别于“莫斯科公国的大俄罗斯人”,但是他们还是记得俄罗斯与乌克兰有共同的起源:基辅罗斯。

历史上,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基辅罗斯承载着他们对昔日家园的辉煌记忆。1000多年前,部分来自北欧的维京人迁徙到了第聂伯河流域,并和当地的东斯拉夫民族混居、融合,并建立起基辅罗斯公国。988年,大公弗拉基米尔迎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并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此举确定了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共同的宗教信仰。公元11世纪,在大公雅罗斯拉夫执政时期,基辅罗斯进入全盛时期,其版图东至伏尔加河口,西抵喀尔巴阡山脉,北起拉多加湖,南近黑海,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此外,基辅罗斯还与占庭、欧洲以及阿拉伯国家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

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繁荣昌盛奠定了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这段辉煌历史给俄罗斯、乌克兰民族打上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今天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认为自己是基辅罗斯的历史继承者。

图片

13世纪,基辅罗斯公国被蒙古汗国征服并分成了基辅公国和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公国处于蒙古大汗的统辖下,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基辅公国因地处偏远,蒙古大汗鞭长莫及,走上了与莫斯科公国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率军击败了蒙古人,建立起独立的莫斯科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莫斯科公国改称为沙皇俄国。

与此同时,基辅公国被立陶宛大公国吞并。1569年,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联姻,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作为联邦的事实统治主体,波兰人继承了对乌克兰的统治权,然而乌克兰人信奉东正教,波兰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宗教信仰的差异使加速了乌克兰的分离。1648年春天,乌克兰哥萨克首领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发动了反对波兰统治的大起义。

在经历了数年战争而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以赫梅利尼茨基为首的乌克兰上层,选择了与俄罗斯联合以摆脱波兰人统治的道路。1667年,波俄战争以乌克兰被分割告终,俄乌最终实现了合并。俄罗斯获得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第聂伯河东岸地区,而波兰留住了西岸。一个世纪后,叶卡捷琳娜女皇继瓜分波兰后吞并了西乌克兰,乌克兰实现了统一。

事实上,俄乌合并后沙皇政府一直试图取消乌克兰的自治制度。乌克兰自治制度被废除后,沙皇俄国又采用各种手段对乌克兰进行俄罗斯化。19世纪,乌克兰进入了民族意识萌芽、民族文化复兴和民族运动发展的阶段。一些进步分子开始提出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的社会政治诉求,要求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实行民主共和,争取乌克兰的国家独立。

图片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中,乌克兰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再次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战场。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俄国临时政府的乌克兰地方机关、中央拉达、五人执政内阁、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德国和波兰的军队先后在乌克兰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乌克兰境内被分割为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和克里米亚人民共和国等多个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治单位。

通过艰苦的武装斗争,布尔什维克在乌克兰确立了领导地位,引导乌克兰人民选择了与苏俄结盟、组成苏联、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然而,虽同为一个阵营,乌克兰与苏联政府间的嫌隙和冲突并未绝断。今日的乌克兰人多强调苏联政府对乌克兰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譬如,斯大林采取措施监控乌克兰文化、艺术和宗教,镇压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勃列日涅夫对乌克兰知识分子加以限制和迫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乌克兰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没有加入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而一直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1998年,乌克兰加入具有反俄色彩的古阿姆集团。2004年,“橙色革命”给乌克兰的政治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橙色为代表色的尤先科上台后,乌克兰更是不遗余力地谋求加入北约。亚努科维奇执政后,乌克兰虽然放弃加入北约,但与北约一直保持密切合作。

图片

02

地缘政治之争

自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和苏联解体以来,在欧亚大陆外围,俄罗斯经历了革命性的地缘政治变化。那些前共产主义卫星国,曾经是苏联的同盟国和苏联借以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枢纽,现在却变成可能针对俄罗斯的基地。

北约分别于1999年、2004年进行两次大规模东扩,延伸至波罗的海沿岸,直至2020年还零星向东扩展,北约成员国的地理范围已与乌克兰接壤。北约从成立初的12个成员国逐渐扩张至30个成员国,其中冷战后新纳入14个,大多是中东欧国家,并触及波罗的海沿线,濒临俄罗斯家门口,大幅度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

乌克兰国土东接俄罗斯,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东欧国家相邻、北连白俄罗斯、南临黑海,是千百年来多个文明冲突的交汇之地,也是历史上乌克兰周边大国战争频繁重要因素。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向中西欧、地中海等地区的战略要道。军事上,俄罗斯黑海舰队驻扎在乌境内的萨瓦斯托波尔海港;经济上,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能源管道也过境乌克兰。因此,乌克兰地缘位置十分重要,是俄罗斯抵御北约战略压迫的最后一道防线。

图片

西方的政策制定者也许会认为莫斯科对北约扩张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甚至是偏执狂式的,从而不加理睬。但俄罗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的记忆非常深刻,无法抹去,这或许是俄罗斯对北约的战略行为如此敏感的原因之一。

据估计,德国的入侵导致了2000万苏联军民的死亡,许多城市和产业被摧毁。当俄罗斯从防御纵深的目的出发来检视它的西部外围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回想起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到位于黑海东北岸的罗斯托夫和诺沃罗西斯科的这条线路在战时的易受攻击性,但也就是因为这条线路被守住了,西面的防御纵深给精疲力竭的俄罗斯军队提供了重整时间。

二战时,列宁格勒被围攻、首都被迫迁到古比雪夫、斯大林格勒几近被毁等痛苦经历都是俄罗斯历史和民族主义的组成部分。但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人对历史上重大外来入侵事件的记忆,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图片

1812年,拿破仑大军夺取了莫斯科,烧毁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一个月之后才被迫撒军。在1854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队联合土耳其渗入黑海地区,围困了俄罗斯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在两年的战争中,入侵者占领了半个城市。从1918年到1920年,俄罗斯重要的白海港口和北部航线的终点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及摩尔曼斯克,被布尔什维克的协约国军队和叛军俄罗斯白军占领。

俄罗斯独立后,叶利钦坚持自由主义进行的西化改革方案并未能拯救俄罗斯,反而使俄罗斯社会陷入了意识形态混乱的危机中,民族主义思潮随之兴起。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成为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基于该种认知,俄罗斯追求大国地位、维护本国利益的考量促使普京政府对一些从前的加盟共和国和卫星国,如乌克兰采取严厉的手段。

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很多心脏地带外围国家在面对来自俄罗斯的压力时都呈现出脆弱性,那些在俄罗斯的西面和南面与其接壤的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脆弱性源于它们的地缘政治特征,尤其是它们的首都、核心区和边界。大多数俄罗斯邻国的首都,与俄罗斯之间的距离都很近,使得这些城市暴露于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之下。

这些国家的核心区同样离俄罗斯的领土很近,在某些情况下,实际上是与俄罗斯领土相融合的。乌克兰经济和人口的核心区——从第聂伯河下游向东北方向延伸到俄罗斯边境的哈尔科夫,向东延伸到顿涅茨克及与之关联的顿涅茨盆地工业中心,与俄罗斯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历史上都紧密相连。

图片

03

结语

自冷战结束以来,东欧地区成为了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争夺的前线,是双方关系的“火药桶”和“晴雨表”。所谓牵一发动全身,身处战略缓冲区,乌克兰当局的政治选择势必深刻影响当地局势。想要加入北约就应做好承接俄罗斯怒火的准备。而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应该理性审视自身命运,不应让政治操弄、党派之争误了前途,更不应沦为大国政治角力的棋子。

作者 | 张元世男

编辑 | 纵横

配音 | 罗可画

责编 | 李昊鹏 刘旭蕾


每天一篇,推开通往世界的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