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伟琳:涨价并非良性解决经营痛点的最优解

 一人评论 2022-03-04

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以来,已经有3家连锁咖啡品牌、2家连锁餐饮品牌开始涨价,涨幅在5%-10%不等。深耕餐饮行业三十余年的杨伟琳认为,餐饮品牌涨价的背后,在于近两年疫情的冲击使得整个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涨价是餐饮品牌实现突围的一种办法。

同时,杨伟琳也警告道,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能够一定程度缓解餐饮企业的困境,坏处在于消费者对餐饮企业涨价非常敏感,一涨价造成客户流失的例子比比皆是。

前述已经提到疫情是餐饮企业涨价的其中一个原因,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包括原材料、运输、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扬,导致企业利润受到严重的挤压,因此通过涨价短期内缓解成本上扬的压力成了部分餐饮品牌的选择。

“比如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便是受到咖啡豆价格上涨的影响。”杨伟琳说。据了解,去年全球几个主要的咖啡出口国都遭遇了咖啡豆大规模减产,叠加疫情蔓延对人工采摘造成了影响,使得全球咖啡豆遭遇近二十年来的“供给不足”。

杨伟琳还指出,如果天气条件依旧不利,全球咖啡豆供应短缺的影响可能会延续到第三年。

而在餐饮赛道,受原材料、租金、人力成本等因素印象,使得业内企业依旧深陷毛利率较量的泥潭中。据悉,去年茶颜悦色在长沙关闭了80余家门店,并采取了降薪裁员的措施;乐乐茶则在去年10月全面退出西安市场……

可以看到,面对压力,餐饮品牌通常在涨价和关停之间做选择。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通过涨价转移成本上扬压力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小微商家、个体从业者而言,涨价意味着客流损失,这是它们很难承受的,所以这条路很难走通,这也是为什么在倒下的餐饮品牌中,大多是小微商家、个体从业者的原因。

杨伟琳始终认为,一味地涨价绝对不是餐饮品牌的好选择,这不是良性解决经营痛点的最优解。在当前餐饮行业经营困境中,餐饮品牌应该要思考并且找到更加合理的“自救”方式,这才是摆在广大餐饮企业面前的最根本的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