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解读,注意“过犹不及”

 新用户5345BAE7 2022-03-04

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现选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教材。诗中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山,与北山的灵隐寺齐名,著名的“南屏晚钟”就位于此地。两宋时期,净慈寺由于受到皇家重视,被列为南宋江南禅院“五山”之一。虽然现在去杭州,更多人想到的是灵隐寺,但因为这首诗,净慈寺仍然知者甚众。近日,无意中看见一位老师在课堂中对这首诗后两句的解读教学,令我产生了一丝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为什么全诗通篇写景,对离别却不提一字?我们在诗句中也丝毫读不出依依惜别之情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做出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的时候,一个学生说:“我想是因为西湖的景色太美了,诗人一时忘记了离别的愁绪。”一个学生说:“可能是诗人与林子方的感情太深厚了,他不愿提及分别,使对方难过,就只好装作在欣赏西湖美景。”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学过很多送别诗,诗人都将离别的酸楚化作对景物的描写,借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或安慰。”就在这时,老师说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告诉学生这首诗的真实意思与景色毫无关系,这是因为:“杭州在皇帝所在的地方。杨万里与林子方关系非常好,现在林子方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想提醒他不要离开杭州,只有离皇帝近,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天’暗指天子,'日”’是太阳,暗指皇帝,所以这两句就是在说,因为你能'接天’,常常见到天子,所以你这片普通的莲叶才会无穷碧,而太阳照着你,你这朵荷花才会红的与众不同!可惜的是林子方并没读懂诗中暗藏的玄机,看完是一味赞叹'好诗啊!好诗!’然后翻身上马,从此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听了老师的讲解,学生都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而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却都是一脸茫然。

这位老师一定课前查看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对这首诗的解读才如此“新颖”,但把这首古诗解读为杨万里劝林子方别离开这岗位,在天子身边工作会有更大发展,究竟可不可行呢?我也通过搜集相关的材料,找到了一些线索。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格多变,起初学“江西诗派”,后来学王安石及晚唐诗,最终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自然景物,构思新巧,语言明畅,活泼生动,胸襟透脱,在南宋诗歌中独树一帜。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下级,与杨万里志同道合,两人经常畅谈强国抗金的主张,一起切磋诗词文艺,成为至交好友。不久之后,林子方被调往信州担任知州,在临行的那天清晨,杨万里来到净慈寺为其送别。

这首诗其实是送别林子方所写的组诗中的第二首,但因为组诗中的这第二首对比于第一首而言,更为脍炙人口,所以大多人只知道教材中的这首。组诗的第一首将送别的时间和环境有所交代:“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清晨走出西湖,天上还能依稀看到昨夜的一钩残月,作者与友人从开满荷花的浅池、杨柳依依的小道中穿行而过,在沁满幽幽荷香的清凉世界里,两人从南山绕到北山,走过一程又一程山水,却始终不忍分别。而第二首呢,比起宽泛地描述送别过程,作者更倾向于集中笔墨,刻画六月西湖的特点。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给我们描绘出如此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接天”二字铺陈出空间上的气势,“映日”二字展现出时间上的维度,莲叶的绿与荷花的红形成了色彩上的强烈对比。

明明是送别,为什么却只字不提送别?对此,前人也早有论述:清代恒仁写道:“此杨诚斋《晓出净慈送林子方》诗,亦犹东坡《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之意。”怎么理解这句话,其实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么美好的六月西湖边,风光不与“四时同”,而友人林子方却要就在此时告别,多希望林子方能够多看一看眼前美景,深记这“无穷碧”“映日红”,在离开之后能够多一些美好的回忆,以后再看见了莲叶、荷花,就能想起远方的老朋友,这里的景也就更增添了送别时的不舍。借用王夫之的话来说,那就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正如孙双金老师在上《送别组诗》诗对几首送别诗的解读:李白的《赠汪伦》是“以歌相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以“以酒相送”,那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以景相送”?透过这最美的西湖六月中的景色,诗人文字上显得无比轻松,但内心却有着千言万语。这需要老师带领学生由景入心,由景入情,才能抓住这首送别诗的教学核心。

而抓住“如此美景,却要好友别离,不能再一起共赏”来解读这首诗,就能品读出写景背后的写情,也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课例中学生提出的“全诗通篇写景,对离别却不提一字”这一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情感认知,也符合这首诗本身的表达特点。跳出诗的理解本身,随意生发和牵强附会地解读古诗,或是以偏概全、刻意求“新”的理解,只会让学生学得云里雾里,这不应是学生古诗课堂学习应有的样子。

古诗解读教学,要讲究适度适当,立足于学生真实的学情,需注意有时候弄巧反倒成拙,“过犹不及”,以上教学出现的不足之处理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