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辉对出非洲说的完善:狗帮助现代人灭绝了尼安德特人

 澴川黄饮冰 2022-03-04

继续读《中国人的祖先,真的来自非洲吗?》。既然说出非洲的现代人能够把其他的智人灭掉,这个超能力来自哪里呢?李辉谈起了狗的驯化。李辉说“我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很好玩的假说提出来,但不一定是真的”,“它涉及尼安德特人是什么时候灭绝的,狗又是什么时候进到欧洲的,二者不能同步。”李辉作为学者提出的假说,当然不能拿来好玩,要当真,不然李辉又会不高兴。

狗的起源,根据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发现,狗于距今35000前在长江流域中游、湖南湖北这一带被驯化了!从全世界狗的基因分析,狗是从湖南湖北这个地方被驯化的。之后迅速扩散进入东南亚,然后传到南亚,再传到中东和欧洲。估计在距今20000年前狗进入欧洲。从现在的考古证据看,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灭绝的时间是约距今23000年。狗进入欧洲的时间与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灭绝的时间靠得太近了,所以李辉是“狗进入欧洲导致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灭绝了”。李辉也认识到,“数据上还有点粗糙,如果能够找到证据证明狗在距今30000年前已经去了欧洲,那就好说了”。

我要说的是,如果狗的使命就是要灭绝尼安德特人,狗在距今30000年前必达欧洲。可惜这个关于狗的驯化基因研究和狗传播的时间和路线,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出来的,这个边缘的研究所如果提前得到了李辉的指导,或者得到了同一个基金会资金的资助,狗在30000年前必达欧洲。狗进入欧洲的时间和尼安德特人灭亡的时间、而且是与最后一个尼安德特人灭绝的时间靠得太近,的确不能把尼安德特人灭绝归功于狗。

尽管明知狗进入欧洲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没有毛线的关系,但是故事还得编下去,否则尼安德特人如何灭绝?

为什么狗会帮助现代人灭绝智人呢?这是一个魔幻的提问。现代人不是智人啊?谁灭谁?尼安德特人不会弄一条狗玩一玩?

继续读。李辉说:现代人大约40000万年前进入欧洲的时候,尼安德特人也跟着差不多同样的渠道进入欧洲。尼安德特人是穴居,的,山洞之间隔得远,而现代人是在山洞之间的平地扎营的。尼安德特人住在山洞里,要通婚,不可能一个山洞里面十几个人内部通婚,这样就完蛋了。

为什么完蛋了呢?李辉说:尼安德特人必须走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去另一个山洞通婚,白天的时候要穿过现代人的营地非常困难,人群一定是有地域范围的。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就可以趁机穿过去,到其他洞找姑娘。但是有了狗以后,这个事情就不好办了。晚上狗很警觉,所以尼人就穿不过现代人的营地。一旦穿不过,他们的基因交流就被截断了。然后渐渐地,他们的种群就越来越小,最终就没了。

在读完李辉的故事后,我觉得这那里是狗要灭绝尼安德特人,是李辉要灭绝尼安德特人。灭人的路径,狗没想到,李辉想到了。

现代人进入欧洲,占据不了所有的平地,阻断不了尼安德特人找姑娘;狗也不会比狼多,也不会到处都是狗,尼安德特人只要想找姑娘就一定找得到;现代人的营地也可以绕开,饶不开也可以去毁掉。

上网查看一下,原来“狗帮助现代人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的假说不是李辉的原创,这个假说是欧洲科学家以“似乎”为依据、“不确定”为手段提出来的。

2021年11月25日一位叫做“麦克斯韦的科学家”发了一篇叫做《狗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为什么不是鸡和鸭?》一文。这篇文章说:狗的驯化时间似乎和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历史的维度看,狗伴随智人走过了许许多多的荣辱兴衰,从某种程度上看甚至帮助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尽管该文承认“对于最早的狗的化石来说,我们还无法准确地通过解剖特征来确定它究竟是狗还是狼”“无法通过解剖特征来判断,科学家只能依靠DNA的细微差别》动物的饮食变化和人类的文化转变上来判断”,该文还是给出了“科学家偏向于认为人类是在1.6万年前左右的时间开始驯化狗的”,也给出了“在1.4万年前的德国波恩-奥伯卡塞尔历史遗址就曾发现了人与狗的合葬”。

在缺乏考古证据、解剖学证据和基因证据的情况下,该文依然在文章开始就提出了“大约40000年~50000年前,当智人最早离开非洲到达欧洲的时候,他们与尼安德特人相遇了,并且在欧洲大陆上开始生存和繁衍下来。而智人刚开始选择了犬科动物,通过和犬科动物建立长期互利的关系来捕猎更大更凶猛的猎物”“科学家认为,智人通过犬科动物所获得的生存优势很有可能加速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该文也承认“这种说法至今仍是很有争议的”。

根据《狗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为什么不是鸡和鸭?》一文,我们不纠结与该文“智人”的概念与李辉的“现代人”的概念有没有冲突,明白以下两点:一是“狗帮助现代人或智人灭绝了尼安德特人”是科学家的认识,但是仍是很有争议。二是“狗帮助智人或现代人灭绝了尼安德特人”不是“李辉的很好玩的假说”,欧洲科学家对此有认识,这又提现了李辉学贩本质。

李辉对出非洲说的完善,依靠狗也难以圆润。理论的缺陷、证据的缺乏、时间的缺链太明显了!

狗的驯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进,作用是巨大的,我在微博中论述过:[cp]渔猎采集,是人类最早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农业生产后,渔猎采集依然作为辅助生产方式存在,这个时期人类能够畜禽养殖。因为了畜养,人类有了放牧和圈养 六畜发展出来,狗被驯化,人类放牧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出现了游牧,即引牛羊马而逐水而居。游牧族群就独立出来了。 ​​​[/cp]

当然,这个论述简单了一些。应该说,人类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是渔猎采集。人类驯化了狗,狗成了人类最好的伙伴,狗给人类壮胆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人类渔猎采集的范围也就扩大了;狗就成了人类猎物的帮手,人类猎物就多起来有剩余,一些食草动物就被圈养起来,人类发展出了畜禽养殖,在圈养食草动物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放牧,因为有狗,人类的放牧范围也不断扩大,游牧生活方式也就产生了;同样的,因为采集的范围扩大,人类采集的成果也会增多,种子之类容易储存的就被作为粮食储存,这有助于家庭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为放牧提供了基础。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让人类对植物的种子有了就近的观察,发现种子可以萌芽、萌芽可以栽培和种植,农业也就产生了。所以我说是先有渔猎采集,再有农业,再有游牧业。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这又想起来马车发明的争议。其实最早帮人类驮运点东西的应该是狗。从驮运到拖运,中间隔着一个板车架子的发明。板车架子的前身,就是橇。什么是橇呢?《史记·夏本纪》记载:“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实际上,远古人是先发明橇,用于在泥地上行走;用大木做橇用于水上交通,就是独木舟;几个橇并联,就成橇板车;橇板车配上轮子,就是车。拉车的可以是牛,可以是马,也可以是驴,还可以是骡子。发明了发动机后,就变成了机车。但实际上最早的拉橇板车的,是狗,当然是多只狗一起协作拉。所以车的发明,经历了最早发明“橇”,后发明“轮”,车是由“橇车”到“轮车”。车的发明,也跟驯服狗和马没有关系,狗和马无非是解决动力的问题,最早拉橇板车的是人。考古上发现“轮子”是轮车发明的证据,不是车发明的证据。“橇板车”是滑行,“轮板车”是滚行,差别是阻力大小的区别。所以车的发明与游牧族群没有固定的关系。可以肯定,狗拉车比马拉车早。

黄饮冰随笔20220304
附录:《狗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的?为什么不是鸡和鸭?》一文截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