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花鸟「四大名旦」——「江海琳琅」展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2-03-04

19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中国美术史上渐渐崛起了一个被称为海派或者海上画派的画家群体。上海作为绘画活动的中心,吸引着苏、浙、皖以及周边更大区域的职业画家聚集于此。海纳百川,多元纷繁的绘画风格,使海派绘画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启发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海上画派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海派花鸟画更有着举足轻重的领衔地位。20世纪30至40年代间,出现了众多花鸟画家,尤以江寒汀、张大壮、唐云、陆抑非为最,被冠以“海上花鸟四大名旦”之美名,同时还被誉为“江南花鸟画四才子”。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海派花鸟画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雅俗共赏的新格调,拓展了传统花鸟画表现的新空间。

“寒汀笔下鸟,天下到处飞”之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初名赓元,更名上渔,字寒汀,以字行,别署雪晴、石溪、江渔、江荻,室名荻舫,祖籍安徽,江苏常熟人。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从同里陶松溪学画花鸟。20世纪30年代寓居上海,交游海上名家,得以纵览历代宋元名迹。曾先后任苏州美专、上海美专老师,1956年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精禽鸟。早年传朱梦庐、陶松溪衣钵,后转攻任伯年、张子祥一路,尤钟情于华新罗、虚谷画风,临摹虚谷可至乱真,有画坛“江虚谷”之誉。他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下至明清诸家,双勾填彩、没骨写生皆精。他注重写生,对生活观察入微,技艺娴熟,所绘禽鸟生灵活趣。吴湖帆曾为其《百鸟图》长卷题跋云:“吾友寒汀道兄喜养禽鸟,纱笼列陈,不少百计,三十余年之经历,凡各种鸟性,俱能稔悉,飞鸣宿食之态,尽在目中,更积三十余年学画之功力,一一写之、摹之、传之、章 之,成画卷十本,凡鸟百种,不独生趣盎然,色彩绚烂已焉。”他的绘画造型准确,构图稳健,赋色秀丽,笔墨严谨。早年风格清隽秀丽,中晚年笔墨设色构图均趋向豪爽奔放,苍劲自如,气息酣畅。

江寒汀《名花珍禽》四屏,作于壬午(1942)年冬。通观四屏,以春之灿·紫藤鹦鹉、夏之艳·硕桃八哥、秋之韵·修簧鹌鹑、冬之意·山茶鸳鸯的四季时序来展开,于画中感受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转,可见其精心之构思。此四屏名花珍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名花设色明丽,禽鸟呼之欲出。如秋日一屏,江寒汀拟元王若水之笔意,鹌鹑嬉戏于草丛间,笔墨刻画生动,意态秀逸。而墨笔湖石,骨气通透,石态玲珑。修篁以双勾写之,腴润饱满,设色明净清雅,枝叶穿插有致,极合自然之体,红叶则以简笔隐现其中,一片秋意盎然。

“现代恽寿平”之张大壮

张大壮(1903—1980),初名颐,一名心源,字养庐,二十九岁后更名大壮,号老壮,别署富春山人,浙江杭州人。1956年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张大壮出自书香名门世家,祖父为翰林,舅父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父亲张研荪为前清举人。他长于文辞书法,擅鉴识,与苏州陆廉夫、吴兴庞莱臣交厚,曾助庞莱臣编定《虚斋名画录》。

张大壮幼喜丹青,随父定居沪上,从李汉青、汪洛年学画花卉、山水。十九岁得庞莱臣赏识,入庞家协助掌理书画。庞氏收藏在江南首屈一指,其收藏的典册载籍琳琅浩瀚。十年间,张大壮饱览虚斋藏品,研读临摹,画艺大进,与当时同在庞家的吴琴木、邱林南有“庞家三小将”之雅称。其间亦用心精临陆廉夫十二幅六尺大屏,从此打下花果、鱼虾之基础。

张大壮的花鸟画取法恽南田,他将“没骨”绘画艺术创造性地发挥运用。从南田的“没骨渲染”发展成“没骨点染”,最后又发展成“没骨写意”,被誉为“今之恽南田”。继而学新罗山人,上溯宋元,写意、工笔皆形神兼备,秀逸雅淡。晚年渐涉青藤白阳、石涛、八大等,笔墨老辣,纵然放逸,喜取蔬果,鱼虾等入画,笔墨生动而别具韵味,偶作山水,治印亦功力深厚。

张大壮 鹦鹉戏蝶图

《鹦鹉戏蝶图》作于辛卯(1951)年。画面构图取倒垂之势,折枝的桃花和稀疏的垂柳以没骨法出之,桃花朵朵,柳叶婀娜,用笔轻盈飘逸,得南田之神韵。一红喙鹦鹉,飞身而下奋力扑蝶,姿态生动逼真,兼工带写,羽翼蓬松;翩翩墨蝶逐花而舞,浓勾淡染,栩栩如生,颇得新罗疏朗灵动之趣。此画面神韵、趣味盎然,赋色妍丽清新。

“画如药草,滋养人心”之唐云

唐云(1910—1993),初名侠尘,别署药翁、老药,曾居富春大石山,又号大石居士,室名大石斋、八壶精舍,浙江杭州人。十九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老师,课余参加书画雅集,与潘天寿、来楚生、姜丹书等结为“莼社”,同时参加西泠书画、西泠印社活动,并与净慈寺若瓢和尚成为莫逆之交。先后就聘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历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代院长等职。

唐云性格豪爽,志趣高远。他八岁起学画,擅山水,工人物,花鸟更精,无师自通,绘画天赋与生俱来,临习高古,直入宋元。花鸟早年由恽南田、华新罗入手,线条柔韧而刚挺,设色明丽清新;晚岁则融入八大、冬心、虚谷、缶翁之笔意,自成一体,老辣苍劲奔放,在平淡自然中见奇崛新奥。而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沈石田、石涛,多以粗笔勾山石,水墨淋漓而不失浑厚。书法初习颜,继学篆、隶、章草,行书结体瘦硬,劲挺飘逸,独具风格,与绘画相得益彰。

唐云又是一位注重艺术修养的画家,在绘画之余,他钟情于收藏,精鉴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都滋养、提升了他的艺术创作和成就。他还对紫砂壶、砚台、竹刻、碑帖、印章等均有涉猎,尤喜收藏明清名壶,将其中八把曼生壶引为至宝,因颜其室曰“八壶精舍”。

唐云 绶带秋色图

《绶带秋色图》作于丙戌(1946)年。图中一鸣唱绶带栖于枝头,姿态生动,形神兼备,行笔松秀,飘逸灵动,格调极得新罗之神髓。修竹、菊叶墨韵层次丰富,浓淡互破间墨趣盎然。偶见几颗红果点缀于画面中,构图舒朗空灵,设色古雅清新,简笔疏墨中韵味幽长。

从“獭祭而成”到“信手拈来”之陆抑非

陆抑非(1908—1997),初名冲,后更名翀,字一飞。1937年入梅景书屋门下,吴湖帆为其改字为抑非,遂以字行。号非翁、甦叟,室名崇兰草堂、闻莺馆,江苏常熟人。二十三岁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任教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1959年应潘天寿院长之聘,受聘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陆抑非,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陆仲仁为清末秀才,雅好书画。自幼受祖父影响和熏陶,早年从师李西山、陈迦盦。1937年在张大千指教下临摹古画,后拜吴湖帆为师,深得吴湖帆器重,得见梅景书屋所藏历代名迹,绘事精进。早期专攻工笔重彩及恽南田没骨法,善写生,设色妍雅,雍容大气。晚岁由工而放,多写意之作,于水、墨、粉、色诸方面均有新的探索和创新,笔墨生辣朴茂。他非常注重造型,曾说:“美术脱离不了造型,造型从写生中得来。”潘天寿曾评价:“陆先生的工笔花鸟画技巧和写生功夫堪称一流,他的笔墨造诣很深,人品又好,能适应现代花鸟画教学的需要,是最好的人选。美院教师中多了这样的流派,可以大大弥补我们的不足。”他书法亦富个性,早年以晋人入手,兼习颜、褚,中年钟情于文徵明,晚年倾心于怀素、孙过庭,又旁及米芾、黄庭坚,亦书亦画,互融互用,潇洒多姿,篆书也别有一番神采。

陆抑非 鹦鹉石榴图

《鹦鹉石榴图》作于乙酉(1945)年。此图构思精巧,一对鹦鹉双栖于枝头,专注于果壳乍开之石榴,灵姿生动、神态逼真。而悬枝果实玲珑剔透,晶莹夺目。小写意的用笔浓淡相宜,色调清新秀丽,画面韵味十足,动静之间又浑然一体,富有真趣。虽为小品,却因精巧可爱,情趣雅致,素来备受青睐。

海派花鸟“四大名旦”个性鲜明,艺术成就卓越。他们在传承中探索着新的形式和主题,尝试新的技法,创造了清新、活泼、奔放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悟和艺术经历,衍化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或婉约幽秘,或纵放洒逸,或拙朴灵动,或严谨传神,使当时的画坛呈现出繁华、生动的新风貌。此次“江海琳琅”藏品展中,甄选了“四大名旦”之首的江寒汀及张大壮的两幅花鸟代表作品,将清新雅致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呈现在展览中。 作者:张梦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