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子:社旗县太和镇后赵村前王庄-我的老家

 乡土大河南 2022-03-05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社旗县太和镇后赵村前王庄-我的老家



作者 | 金子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我的故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太和镇后赵村前王庄村,豫西南南阳盆地边缘。看到村名,大家一定会认为我们村应是王姓人居多。实则不然,村里只有一家姓王的,男主人还是从外村入赘我们张家的女婿。

而我们张姓,则是村上的第一大姓,几乎占总人口的90%,其他的如李姓、刘姓、赵姓、杨姓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人口数量根本无法与张姓相比。

那么,我们村为什么叫前王庄而不叫张庄呢?听老人们讲,原来我们村的确是王姓人居多,而且是富甲一方,村子四周建有“城廓”,在战乱纷飞、土匪猖獗的清末民初,王姓人拥有自己的武装保卫家园。然而树大招风,祸从天降,一伙土匪血洗了前王庄,并将房屋付之一炬,因此,我们村又名“火烧王庄”。

王姓家族覆灭后,我们张姓才从北边十五里兴隆镇珪璋村迁往前王庄,从此繁衍生息,形成今天张姓“一枝独秀”的格局。如今分布在社旗、南阳、方城等地的张氏大家族,都是从兴隆镇珪璋村走出去的。

相传明朝时期,该支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始祖名讳张全福,村庄后来以张氏第五代出名的张大珪、张大璋兄弟二人的名字取名,故名珪璋。张姓在珪璋逐渐发展成为大家族,附近耕地都是张家的,村上其他姓氏多是同期在珪璋为张家种地的佃户或随后迁入落户的。

我出生于1970年,在兄妹六人中排行老五,在弟兄四个中排行老三。记忆中我家的正屋是三间破瓦房,西边是茅草搭的厨房,南边是两间旧瓦房,南边这两间一间是爷爷的住房,一间是牛屋。

房屋的墙是土坯砌的,只有地基和墙的拐角使用了少量的灰砖。夏天下雨,最怕“连阴雨”,往往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几处同时漏雨时,接雨的洗脸盆都不够用,水桶、饭碗等都用上了。
晚上,雨滴敲打着洗脸盆,发出“滴嗒滴嗒”的声响,伴着我入眠。屋里的地面,凹凸不平,用扫帚扫地就很不容易。客人来了放一张餐桌,挪来挪去也放不稳,只好找砖块垫在桌腿下面。
厨房更容易漏雨,如果有大风,会吹起屋顶茅草,蓬乱不堪。这时我就想起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在厨房里吃饭,会感到恐惧,觉得大风会把屋顶掀翻,会把墙吹倒。
有一段时间,厨房的梁朽了,中间出现了塌陷,为防止倒塌,就用一根木棒顶着,在厨房里行走要避开这根“顶梁柱”。厨房的后墙年久失修,和外山墙之间的缝隙愈来愈大,需用麦草堵塞方能遮风避雨。凛冽的北风不时冲破麦草的阻隔,在屋内恣意妄为,展现冷酷与无情。长期的烟熏火燎,厨房的墙壁全是黑色的。
锅灶的正上方,挂满了灰线,最可恨的是刚掀开锅,受到蒸汽的冲击,就会有灰线落下,为饭菜增加了一道“佐料”。
1996年,所有房屋都已破旧不堪,危在旦夕,父亲把旧房屋拆掉建起了二层小楼。当时我家的小楼在村上算是豪宅了:钢筋砖混结构,地面铺地板砖,外墙刷干粘石,门窗还是铝合金的,引领着村里的住房潮流。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村上的旧房基本上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两层小楼。从远处望去,故乡小楼林立,规划齐整,颇具小镇风范。村村通工程也取得了不小成效,村上的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再也不是原来的土路了。
鸡犬之声渐稀,人也少见,水泥建筑静静地矗立着,大门紧闭,似乎在时刻防备着外人的到来。回村偶尔遇到小孩子和年轻媳妇,我多不认识,他们也多不认识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真实的写照。在外晒太阳的老年人,我是认识的,寒暄几句,有时他们会把我当成我二哥。我和二哥相差两岁,长得很像。
想起小时候上学的事来,小学在村后的保合庄,初中在村前的后赵村,每家都有几个学生同时上学,吃过饭我们结伴去上学,挎着书包,跑着跳着打着闹着。
现在学生少了,那种场面不见了。同龄的大都去了外地就业,年老的和年少的成了留守,常驻人口在不断地减少。
故乡在变,我仍在四处奔波,但根永远地扎在前王庄,那里一直是我梦系魂绕的地方。 


选自作者的散文集《流金岁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