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最高深的“德”?《道德经》——第10章

 渐华 2022-03-05

为什么要读一读《道德经》呢?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修身养心之道,可以看到治国治民之道,可以看到为人处世之道,一些道教人士还能得出养生练气之术,在老子的观点中道本来就是无所不在,支配万物的。《道德经》本章带你了解什么才是最高深的“德”。

文章图片1

第十章

帛书版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①?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②?生之畜之,生而弗有③,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传世版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版本差异

① 能毋以智乎:传世版为“能无知乎”。“毋以智”是“不使用智巧”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相呼应。而“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就显得有些不知所云了。此处应取“能毋以智乎”。

② 能毋以知乎:与前文“毋以智”格式对应,表示“不使用知见”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明”相呼应。传世版为“能无为乎”,用在此处缺乏逻辑关联,应取“能毋以知乎”。

③ 生而弗有:传世版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多加了一个“为而不恃”。应该是为了和《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讲“玄德”的部分相统一,五十一原文为“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不过本章突出致虚无为,并没有讲成就万物的“为”,所以取帛书版内容。

直译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吗?清洗杂念,涤荡心镜,能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不过分使用智巧计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保持安静平和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成万物,畜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滋养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解读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载”,把待运输的物品或人员装入车厢;“载营魄”,把“营魄”装载在一起。“营魄”,“营”指身体,“魄”指魂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身体和魂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营”字本义是指“在四周垒土而居”,在四周拱卫,护持。这里的“营”护持的是魂魄,因为身体是魂魄的居所,离开了身体就会魂消魄散。魂魄怎么会离开身体呢?我说一个现象就比较好理解了,走神。相信大家都有过走神的经历,思绪不由自主就飘远了,心神旁骛离开了它原本所在的位置,这其实就是神散了。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集中精神,甚至目光都难以汇聚,这便是神“失其所”的表现,所以才要“守中”。

文章图片2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抟”,本义是指“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气”,把气凝聚成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了不让它散失。古人说“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气能凝聚,代表有生命力;气若散失,人体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我们都看到过婴儿的手,一直都是握住,并且大拇指掐住无名指最下面,我们称之为“握固”,婴儿是一种“骨弱筋柔而握固”的状态,它的手可以握得很紧,这正是因为精气凝聚,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人死了就叫“撒手人寰”,手是撒开的,因为气散了。所以“抟气致柔”,抟住了气,就能致柔,柔是“生”的表现,《道德经》说“柔弱者生之徒”。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

“涤除玄鉴,能毋疵乎?”“鉴”,在古代是指镜子。“玄鉴”,是指那个玄奥的、无形的、至大的、可照天地万物的镜子。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心镜。《庄子》有云:“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心若明镜,以照万物。心若是有了瑕疵,照出来的万物也同样会失真。心的瑕疵是指什么呢?我们的主观臆想,我们的私心杂念。先入为主而有了主观的欲念和私心,那么看万物就好像戴上了有色眼镜,被自己的主观干扰,而不能观察到它们的真实模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洗杂念,涤荡心镜,可以做到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智,这里理解为巧智诡计。以,凭借。当领导者放下自己的欲望,不跟大家争利,放低自己,大家就会安心于本职工作,这时制定规则就好了,大家就会按照规则去做。(不靠心机去管理的领导,才是高明的领导)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不使用智巧吗?

文章图片3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天门”是个什么门,众说纷纭。有说是头顶卤门的,启阖是心神出入;有说是鼻孔的,启阖是一呼一吸;有说是天下的,启阖是治乱兴衰。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心如明镜一样,清净无染,照见万物而自己没有一点点变化。用于应事接物,则可智慧通达,随机应变,物来物去,不阻不滞,不粘不留,不住于心。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芸芸,有生有灭,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能做到像那个根一样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知,见知、见识,与明白四达是有关联的,表示不使用见识见知而致明白四达。我们现在是怎么追求明白四达的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增长见闻知识,但老子不是这样。他讲“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认为“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更甚者,连对外视听的门户也要关闭,“塞其兑,闭其门”,最终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老子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通达明白。其实这就是守中,不向外追求,不依赖外物,如此才能见道。庄子就说得比较直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认为一味追求见闻知识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行为本身就不明智,也就更不可能通过它做到通达明白。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达明白,可以做到不通过见闻知识吗?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养万物,畜养万物,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统领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

这里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并透过六个问句,把道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作了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从字面上看,每句的后半句,似乎都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认为,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使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保持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淡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提高自身修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爱民治国”。

《道德经》开头六句,提出了老子在修身、养性、治国、为学等多方面的思考。对于这些句子,历来都存在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这疑问,“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等是老子认可的修行方式,而“无离”、“无疵”、“如婴儿”则是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最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修道者所应具有的“玄德”。也有人认为,这是种反问,老子所想说明的是人们平时采取那种刻意的修为不能达到“无离”、“无疵”等目的,而想要实现幽深玄妙的德行,只能采用“无为”的方式,遵守大道,任性发展就可以了。

文章图片4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身体和灵魂应该合二为一,不相分离。灵魂是精神上的,是无形的;而肉体是现实的,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灵魂,人就只能被称为行尸走肉;同样,肉体也是灵魂的载体,如果完全脱离现实,人就成了空想家。“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虽然后世有性善、性恶之争,但在老子看来,显然婴儿的心灵是最无暇、最宁静的。修道者正应如此,保持心灵的洁净,从喧嚣烦杂之中重归朴质自然。“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只有除却心头偏见,才能洞悉事物的本源,在现代社会中,外部的世界越来越纷呈多彩,人要受到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抗拒,如何在此时保持心灵的明净,如何不被世俗所淹没,值得所有人深深思索。“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只有采取无为之治,不胡乱妄为干扰百姓,才能称得上是爱国治民。“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即人在感官行动之时,能否保持柔和低调?谦虚不争一直是老子主张的处世之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聪明通达而没有特别的心机,所谓大智若愚者是也。

在本章,人们可以看到修身养心之道,可以看到治国治民之道,可以看到为人处世之道,一些道教人士还能得出养生练气之术,在老子的观点中道本来就是无所不在,支配万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