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代县《杨氏族谱》中所见明昌平侯杨洪家世考实

 弘易42baa7wr9s 2022-03-05
内容提要:旅美学者  杨立 杨晓蕾
国内目前有不少地方的杨姓族谱都把明代昌平侯杨洪纳入他们的世系中,但内中颇有与正史不合、甚至荒诞不经的叙述,比如把杨洪说成是“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后人,流弊所及,杨洪就成了某些人笔下的“苗族将领”。

旅美学者  杨立 杨晓蕾

国内目前有不少地方的杨姓族谱都把明代昌平侯杨洪纳入他们的世系中,但内中颇有与正史不合、甚至荒诞不经的叙述,比如把杨洪说成是“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后人,流弊所及,杨洪就成了某些人笔下的“苗族将领”。再如把杨洪的父亲杨景和明初开国勋臣营阳侯杨璟混为一谈,以致把原本毫不相干的两个历史人物说成是同一个人。唯独代县《杨氏族谱》里所含杨洪家世信息与正史颇合,不仅叙录杨洪家世最详,而且还保存了不少为正史所遗漏的重要信息,堪补正史之缺。本文将针对昌平侯杨洪家世的建构及其被纳入代县《杨氏族谱》的过程详加审察,试图理出杨洪家世的来龙去脉,以便澄清坊间和闾里对于杨洪这一历史人物的种种误解和迷思。

一、历史上的杨洪将军

杨洪(1381-1451)字宗道,《明史》卷173 列传第61有传,子杨俊,侄杨能、杨信并附传。据《明史》及有关史料记载,杨洪曾祖杨顺为江苏六合县人,祖父杨政元末从开平王常玉春起义,因功世封陕西汉中左所百户。杨洪父杨景为杨政长子。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挥师南下与建文帝争夺帝位,两军在今安徽灵璧展开激战,南军大败。身为世袭百户的杨景在灵壁之战不幸殒命。杨洪是杨景长子,永乐初袭父职,并接受军事调遣,从陕西汉中前往开平戍边(开平卫原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宣德五年(1430)迁至今河北省北部的独石口)。临行前,家人都替他担心,时年22周岁的杨洪却慷慨地说:大丈夫立功名宁在跬步之内!

杨洪久在边陲,屡立战功。土木之变发生时,他正担任着镇守京师门户的宣府总兵官。当蒙古瓦剌部也先太师挟持英宗为人质,兵临城下,要他打开城门迎接英宗时,杨洪以国家社稷为重,不为所诱,固守宣府,挫败了也先的阴谋, 从而保障了京师的安全。蒙古大军遂移师围困北京城,京师告急。此时杨洪又以古稀之年应诏挥戈入京勤王。明朝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导下,击退来犯之敌,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京师保卫战。杨洪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京师保卫战,但他固守宣府在先,又在京城告急时亲率两万精兵赴京救援,奋不顾身,转战千里,剿灭残寇,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瓦剌退兵后,朝廷论功行赏,进封杨洪为昌平侯,卒赠颖国公,谥武襄。

二、“六合杨”家世叙说的建构过程

杨洪家世叙说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随着杨洪官职的升迁和政治地位的上升而出现并形成的。正统元年(1436),杨洪初次为其母施淑人立碑时,碑文中尚未提到任何有关家世背景的内容。然而至迟于正统八年(1443),记录其家族起源和世系传承的族谱就已经问世了。此可证于明徐珵(字元玉,后改名为徐有贞)所著的《武功集·赠府军卫镇抚杨侯序》一文,内中写道:“观杨氏谱,盖出宋将继业之裔。”该文是明代翰林徐元玉应杨洪之子、时为独石备边府军卫镇抚的杨俊之请而写下的应酬文字,明言他是在看了“杨氏谱”之后才了解到,杨洪、杨俊父子原是宋将杨继业的后裔。

正统十年(1445),杨洪再为其母施夫人立碑时,便在碑文中首次详细地披露了自己的家世:

“而六合杨氏其先由太原有讳端者,当唐末南詔[]陷播州,以骁勇应募平[其乱][宋赠]太师,子孙世官……有杨辀者,以[]子不得封,仕为六合令,因家焉。又数传至顺,生政,倜傥有大志,从[多字缺]起义师,积有战功,授汉中卫百户。生三子,长曰景,字孟春,魁伟豪迈,咄咄英姿。”

文中虽然没有明言他所属的“六合杨”和宋将杨业的关系,但因杨洪在碑文中自述“六合杨”是“播州杨”的一个分支,而播州杨氏自元代初年起就已建构起本族源于唐末太原人杨端,北宋时因杨业后人杨贵迁入嗣播州土官,从而使在播州世袭主政的杨氏从此成为杨业苗裔的族源故事,所以,施夫人碑所记述的杨洪家世一说里实际上已暗藏着杨洪对于自己是杨业后人这一族源认同的肯定。景泰二年(1451)杨洪去世后,大学士陈循在为其所作的神道碑传里,对此一认同作了更为明确而详尽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宋濂《杨氏家传》对“六合杨”建构家世叙说的影响:

公讳洪,字宗道。杨氏其先太原人,系出霍山王衮子、宋太师尚书令讳业,与宋赠太师播州端通谱。业生莫州刺史延朗,延朗生广州刺史充广,充广生德州刺史贵迁。充广尝因持节广西,悯播州之孙昭无子,遂以贵迁嗣之。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后也。贵迁生从义郎光震,光震生武节大夫文广,文广生三子,长曰惟聪,生武经郎选,选十三子,有讳辀者,仕宋为六合令,因家六合,后遂为六合人。公曾大父讳顺,不仕。大父讳政。国初,从常国公举义积劳,授汉中卫百户。父景袭职。

天顺四年(1460)武强伯杨能去世后,大学士倪谦在为他所作的神道碑里也秉承了“六合杨”始祖为“太原霍山王”的族源成说,但对“六合杨”和“播州杨”的关系却做了淡化处理,仅以“宋有讳辀者官扬之六合”一笔点出:

公讳能,字文敬,系出太原霍山王,宋有讳辀者官扬之六合,子孙因家焉,髙祖顺不仕,曽祖政汉中卫百户,祖璟嗣,政璟皆赠柱国昌平侯,父琳,封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妣陈氏赠夫人,督府昆弟三人,伯洪昌平侯追封颖国武襄公,季忠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督府其仲也。

成化元年(1465),彰武伯杨信为埋在河北赤城的伯父杨洪墓前立碑,碑文里对“六合杨”家世的处理更为含糊,但仍然保留了“其先本太原人。上世尝有仕宋为六合令者”这一表明族源认同的重要信息。兹引述如下:

公讳洪,字宗道,其先本太原人。上世尝有仕宋为六合令者,因家焉。然谱牒散佚,绪系无所考证,迨曾祖讳顺,隐德弗耀。祖讳政,元季从高皇帝定天下,以功授汉中卫百户令,终,父璟代之,战殁于灵璧。

在杨洪身后,六合杨氏在叙说家世时表现出的这种含蓄和低调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因“土木堡事件”当了蒙古人俘虏后又被放还的明英宗,于1457年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大宝,当即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杀害了兵部尚书于谦和第二任昌平侯杨俊,并籍没其家产,还把杨俊的儿子杨珍流放到广西。此事对于刚刚在政治上崛起的六合杨氏是个不小的打击,生活在这一政治阴影下的杨能和杨信,虽然两人似乎并没有受到株连,仍得以领兵镇守一方,但在行事上都不免处处小心谨慎,以防授人以口实,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此时六合杨氏对家世的陈述,明显不似“夺门之变”前那么高调张扬了,到成化13年(1477)杨信死后,他的墓表上有关家世的描写就干脆只有如下这寥寥数语:“公讳信,字文实,世为扬州六合人。年十七时,即以勇略闻,善骑射。”可见后来的“六合杨”已经不大刻意标榜其家族和宋代杨家将的关系了。

三、“六合杨”与“代县杨”联宗

有关杨洪家世的记录今见于代县《杨氏族谱》1999年综合本第十七卷世系篇,第321-390页(见图)。据该谱记载,杨洪祖父杨政有三子,依长幼之序,分别为杨景、杨和、杨芳,杨景便是杨洪之父。收录于代县《杨氏族谱》中的一篇题为《开平杨氏续录序》的文章指出,杨景于永乐间从汉中调开平路经于代,于代郡杨瑚之远祖明、旭等会谱1。事实上,杨景于建文四年(1402)年战死灵璧,永乐初从汉中调戍开平的是时年二十二周岁的杨洪;1999年《杨氏族谱》综合本第187页亦注:洪“宦游开平与弟淋冲遂家”(“六合杨”因此亦称“开平杨”)。假如代县《杨氏族谱》记录的这条信息属实的话,那么代县杨六合杨最早发生遇合是明初之事,而开启两族“欢如平生,咸以宗人亲之”这一传统的人,正是青年时代慷慨赴边的杨洪将军。

不过,笔者对杨洪于永乐年间和代县杨氏“会谱”之说颇有些怀疑。彼时杨洪是个初出茅庐的低级世官,他自幼生长汉中,曾祖杨顺是江苏六合布衣,祖父杨政在元末参加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因功世封汉中卫左所百户。此时,他的见闻有限,恐怕既不会听说远在西南边陲的播州杨氏的族源故事,也不会看到宋濂在洪武初年受播州宣慰使杨铿之托而写作的私家史传,即《杨氏家传》。至于那个后来成为连接“播州杨”和“六合杨”的关键环节的“六合令”杨辀,恐怕此时也尚未进入他的视野。换言之,杨洪此时手里极可能无谱可会。

代县杨氏自元代起便开始宗族建设,其影响力在明初远未达到嘉靖时期那般引起官府关注和频获嘉奖的声势2。所以,当杨洪永乐初北上开平、途径代县时,代县鹿蹄涧村或已有之,以碑刻形式存在的族谱或亦有之,但恐怕都无甚动人观瞻之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本大部头的鹿蹄涧《杨氏族谱》和那座建筑精美、享誉海内外的代县“杨忠武祠”,是经历了将近七百年的漫长发展和演变过程后才最终成型的。但杨洪在北上开平途中,若真有机会在代县的驿站受到鹿蹄涧杨明、杨旭的热情款待的话3,彼此因同姓而互认同宗,倒也不无可能,这样的经历必定会给青年杨洪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洪在进入中年以后开始留意宗族建设。在升任正千户(正五品)以后,就于宣德年间(1426-1435)派侄子杨能返回汉中省视先人庐墓。杨能“展奠尽礼”之后,还把留在汉中的族人带到宣府,和杨景的后人合族而居。杨能的这一举动就是对中国古代宗法制所崇尚的“尊祖—敬宗—收族”原则的践行。正统三年(1438)杨洪在升任万全司都指挥使(正二品)之后,又修造了“忠义堂”,里边悬挂着他请内阁大学士杨荣和礼部侍郎王直(不久即升为尚书)为他撰写的两篇《忠义堂记》,供其朝夕阅览,借以自勉。杨洪建造“忠义堂”,除了表达“吾自禆校蒙朝廷奖拔至此,将何以报上恩?唯勉于忠义,庶几不负任使”的政治立场之外,想必也为族人祭祖、议事和教育子弟提供了一个场所。此时,他还广泛交接帝国内最负文名和时望的庐陵籍高级文士,很可能在他们的指点下,搜罗到出自前代及本朝名家之手、有关杨氏家族的各类史料文献,比如元代程矩夫应播州土官杨汉英之请而写作的《忠烈庙碑记》、宋濂应其后人杨铿之托而写作的《杨氏家传》,及宋濂弟子王绅(1360-1400)所作播州杨氏《忠孝堂记》(《继志斋集》),等等。这些资料、特别是宋濂的《杨氏家传》,无疑对杨洪建构自己的家世起了很关键的形塑作用,从陈循给他写的神道碑传不难看出,杨洪建构的早期家世叙说几乎就是宋濂《杨氏家传》的翻版,其中涉及的人名、官职名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几乎与后者完全一致。试作比较:

杨端,其先太原人……宋赠太师……贵迁太原人,与端为同族,其父充广,乃宋赠太师、中书令业曾孙,莫州刺史充本州防御史延郎之子,尝持节广西,与昭通谱。昭无子,充广辍贵迁为后,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贵迁)官至武功大夫、德州刺史,生三子:光震、光荣、光明……光震官至从义郎、沿边都巡检使,生五子:文广、文真、文锡、文贵、文宣……(文广)官至武节大夫。生三子:惟聪、惟吉、惟信……惟聪复生二子:选、逡……(选)官至武经郎,生十有三子,唯轸、轼最良。(宋濂)

公讳洪,字宗道。杨氏其先太原人,系出霍山王衮子、宋太师尚书令讳业,与宋赠太师播州端通谱。业生莫州刺史延朗,延朗生广州刺史充广,充广生德州刺史贵迁。充广尝因持节广西,悯播州之孙昭无子,遂以贵迁嗣之。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后也。贵迁生从义郎光震,光震生武节大夫文广,文广生三子,长曰惟聪,生武经郎选,选十三子,有讳辀者,仕宋为六合令,因家六合,后遂为六合人。(陈循)

需要指出如下两点:一、在陈循叙述的杨洪家世中,杨业被说成是“霍山王衮子”4,在宋濂《杨氏家传》中则从未出现过。以陈循的学养,想必应该知道,在正史里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那么陈循提出的杨业父是“霍山王”杨衮的这一新说必有所本,其来源出处应是杨洪子杨俊向他提供的那个曾为徐珵所寓目的“杨氏谱”。二、杨辀之名始见于播州杨氏族谱,但在“播州杨”的世系中,他一直是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家谱编纂者对他的生平和仕宦都未作只字特别的介绍。陈循是在程钜夫和宋濂之后首次提出“选十三子,有讳辀者,仕宋为六合令,因家六合,后遂为六合人”的说法,杨辀于是成了连接“播州杨”和“六合杨”的桥梁,使得“六合杨”可以据此名正言顺地声称自己是杨业后人。

那么,杨洪何以不直接声称自己是“代县杨”的分支,以此来确立本族和宋代杨家将的关系呢?与杨洪同时代的杨善(封兴济伯)和杨滋(曾任监察御史)就明言自己的先祖是于元末明初从代县鹿蹄涧迁出的,从而被代县杨氏纳为同宗,继而收入代县《杨氏族谱》中。笔者推测,这可能和“代县杨”在杨洪建构家世时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不及“播州杨”之盛有关系,而后者从元代初年起就先后借助程钜夫、宋濂等当世名公巨擘的文笔为自己建构起一套有关族源认同和世系传承的完整话语体系。无疑,拥有丰富书写传统的“播州杨”世系对于喜欢交接士大夫、雅好文学的杨洪来说更有吸引力,更能为杨洪建构与宋代杨家将有关的家世叙说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六合杨”与“代县杨”会谱

杨洪家世最终得以纳入代县《杨氏族谱》,是代县杨氏和六合杨氏在明中期合族通谱的结果。标志这一对两地杨氏而言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实物,除了万历版代县《杨氏族谱》外,另有两物,其一是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的鹿蹄涧耆老杨瑚所作《开平杨氏续录序》一文,其二是《题世将杨族碑记》一通石碑。前者提出并回答了“彼既分流二十余代矣,何用录为?”的问题,特别提到昌平侯杨洪当年和担任庆阳知府的代县族人杨节之间的亲密过从,及杨洪玄孙、宣府参将杨钺“尝诣代州瞻拜祠堂”的往事。后者虽假托元代天历二年刊刻,而实则平行叙述了“六合杨”和“代州杨”两个世系的来龙去脉,不经意间暴露了其制作于明代的真相。碑文中包含着一个为两族共同接受的族源信仰,即“伯侨受氏,派衍关西,支分太原”。结尾以“以始无敌,知代州,暨而散镇川广,流布英种于川广、淮杨间,终则友山复节度于代、坚,世系延棉之如此。”一句话概述了以宋将杨业为共同始祖、一个经过人为建构而形成的姓氏族的流布和演变史,个中包含了杨业知代州、杨充广持节广西、杨业裔孙杨贵迁入嗣播州土官杨昭、播州土官杨选子杨辀出仕江苏六合令等,这一系列基于历史或想象的故事情节。杨业“英种”散布于川广和淮扬地区,解释了“六合杨”的来历;但他的嫡传宗嗣则是“代州杨”奉为近祖的杨友、杨山兄弟,则又进而解释了“代州杨”的来历。此外,《题世将杨族碑记》的碑阴还记录了两地杨氏合族的世系图谱,但标志充广一支的世系内容明显遭到人为的破坏,今已荡然无存。

万历丁未年编谱时, 杨洪家世被纳入代县《杨氏族谱》。彼时,属于“六合杨”一系的昌平侯、武强伯爵位皆遭废除,到明末其后人名皆不显于当世,但彰武伯一系还在延续着,因此完整保存“六合杨”世系资料的就只有彰武伯这支了。万历丁未年编谱时,最后一个彰武伯杨崇猷刚刚出世不久,所以其名得以纳入谱中,但向代县《杨氏族谱》编撰者提供本支世系信息的则应是他的父亲、时在京城任职的彰武伯杨世阶。到清代再续谱时,经过明末清初的社会动乱,明代的贵族世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子孙离散,就连彰武伯这支和“代县杨”也不再通音问了,所以其世系在代县谱中至此嘎然中止。然而原属“六合杨”的另一支“汉中-五浮图杨”,即杨政幼子杨芳的后人,却因地缘上与“代县杨”相近之故,始终与后者保持着联宗通谱的关系,从而得以把包括其始祖杨芳在内的十四代世系完整地记录在代县谱中。

、万历本奠定代县《杨氏族谱》体例

万历版代县《杨氏族谱》是在巡按山西的监察御史、山东陵县人康丕扬(15521632)的大力支持下,由万历乙未年(1595)进士、山东任城人任彦棻亲自编纂而成,且为之序,兹将该序部分摘录如下:

案牍稍暇,披阅地志,见宋臣杨氏世居代州。访其后有郡庠诸生者四人,为编民者三百余家,皆居代之东北名鹿蹄涧,不知历几世矣。又扣其家藏,厘然族谱在焉。……于是取其谱牒,重为修缮,刊刻锓梓,以彰旧勋。……于是康公以订正属不佞,不佞因不娴于词者,勉承公之至意,乃取杨氏旧谱,稍为检阅,讹者正之,缺者补之。托始于杨公业为勋名,所由显也;先以杨公衮推本,所由出也。统以宗系而支派不淆,列为世次而先后不紊,别为四卷而纲目区分,续为传记而表扬功绩。大都皆考古验今,证诸史传,无敢以一字诞妄窜其中者,此不佞之自信,而实推广康公笃信好古之盛美也。至其远祖,派衍于三代之前,历显于汉唐之世,则以典籍难稽,姑存其旧传,以俟后君子耳,而不佞不敢妄为附会之说云。(代县《杨氏族谱·明万历谱序》,最后落款“明万历丁未岁季春月之吉日,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加中宪大夫、奉敕总理山西粮储兵马兼管屯粮、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东鲁任彦棻撰)。

值得注意的是,任彦棻在万历丁未年(1607)受康公之托重编《杨氏族谱》时,曾参考了该族早年编纂的旧谱——“讹者正之,缺者补之“。此可证,在元代杨怀玉碑刻谱和明万历丁未年纸质谱之间,确已存在过纸版的《杨氏族谱》。作于明嘉靖年间的《表忠闾碑》也提到鹿蹄涧杨氏彼时已有宗谱和祠堂之属。清代道光二十七年杨茂林等所作《新修族谱叙》(道光谱序)和光绪三十三年贡生杨清涟所作《杨氏族谱重修序》(光绪谱序)中都提出《杨氏族谱》始修于元至正丁未年(1367),由元代十七世孙殊祥院判杨怀玉公主持编纂,明清以后,历经万历丁未、道光丁未和光绪丁未年三次续修,遂形成代县杨氏丁未年修谱的家族传统。

代县《杨氏族谱》如今只有道光版本和光绪版本尚存世,但已列籍珍稀秘藏,非一般人可以寓目。笔者在写作此文时所参考和依据的是代县鹿蹄涧杨氏宗亲于1999年在光绪本的基础上续修的综合本,在下文中简称“今本”。

六、今本代县《杨氏族谱》中所录杨洪家世

今本代县《杨氏族谱》所列世系,上溯杨氏始祖为《封秩表》里所记为“仕北汉为政事令”的杨衮,二世祖为北宋初名将杨继业,承继了明代任彦棻开创的世系起始传统。继业之下的直系传承为延朗(三世)、宗保(四世)、文广(五世),文广之后为邦玉(六世)、光荣(七世)、杨畋(八世),杨畋之后为杨再兴(九世),杨再兴之后便引出代县杨氏推为其直系先人的杨义(十世)。代县《杨氏族谱》对元以前的家史语焉不详,所叙与正史有很大出入,似乎深受当时盛传于山西民间的杨家将故事传说影响。5族谱本为维系宗族而设,一般家谱、族谱的起源部分多如世界各民族的始祖神话一般扑朔迷离,应作信仰观,而不当作信史看。

今本代县《杨氏族谱》对元以后的世系则基本上是以代县鹿蹄涧杨氏和繁峙代堡村杨氏这两大宗支的传承为主线而展开叙录的,每世先叙代县鹿蹄涧杨氏,再叙繁峙代堡村杨氏,然后及于山西省内其它县市的杨氏,其次才是分布在全国其它省市的杨氏。叙录中或有讹误缺漏,但大致实有其人。比如,其叙录代县杨氏的世系十世以下为:十一世杨德;十二世杨春;十三世杨寿(墓在繁峙县雁头村杨氏祖茔);十四世杨友、杨山;十五世思恭、思难、思贤;十六世杨贵;十七世怀玉、廷玉、怀美、怀从、怀卿;十八世杨绅;十九世震浦;二十世杨肃、杨明、杨旭、杨聚;二十一世秉能;二十二世杨铎;二十三世守约; 二十四世杨瑚、杨钊、杨弼、杨宠、杨玘等。截至1999年综合本问世,共传承了四十六代。

著录于今本代县《杨氏族谱》的他省杨氏中有三支颇引人注目,都在江苏省境内。其中两支始终并列出现,一是丰县沙河镇杨集村杨氏,一是丰县沙河镇杨窪村杨氏,分别注明是南宋大将杨存中子杨偰、杨倓之后人。史载,杨存中(1102-1166)本名杨沂中,字正甫,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人,死后追封“和王”。他生前颇受宋高宗恩宠,权势煊赫,在江南广置田产,南宋覆亡后其后人留居江南。代县《杨氏族谱》对江苏丰县杨氏的世系传承从杨存中祖父杨宗闵开始,将其列为杨文广之孙、杨邦仪之子,止于光绪丁未年最后一次续谱时,叙录十分详尽6。可见山西代县和江苏丰县两地的杨氏很早以来,可能至迟从道光年修谱时即已联宗通谱了7

另一支是确知于明万历年间与代县杨氏联宗合谱的江苏六合杨氏,此即杨洪所属的支系。今本代县《杨氏族谱》仅记录这一支杨氏的先祖是一个叫杨选的人,而未注明其贯籍与官爵。这是因为,万历丁未年修谱时,杨选的后人、播州土司杨应龙(1551-1600)业因反叛朝廷而遭官府镇压,族谱的编纂者故意隐瞒了这层关系,不过却在“封秩表”里(第24页)注明选子杨辀为六合刺史”、子孙遂家焉,仍旧暗示了“六合杨”和“播州杨”之间的传承关系。杨洪生前即自认先世为唐末入播州平叛的杨端将军;杨端后人世袭播州土司,南宋末年传位至杨选,杨选传位杨轸。在杨选的诸子中有一子名杨辀,做了江苏六合县令,子孙从此落籍六合。杨辀之后数传至元末布衣杨顺,是为杨洪的曾祖。杨选之名见于明初大学士宋濂《杨氏家传》所述播州杨氏世系,宋濂称其生十有三子, 惟轸、轼最良。这与假托元代天历二年刊刻、实则为明中期制作的《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所述“兄弟十三人,轸□□,辀为六合令”相合,不过后者特别点出杨辀这个对“六合杨”具有开宗意义的人物。

播州杨虽贵为一方土司,但在文化和血统上是异于汉族的西南蛮夷。一个祖籍江苏六合、身在主流文化中立身为高官的人,何以会轻易去和非主流的西南蛮夷去攀亲呢?笔者认为,这与“播州杨”早在元朝初年即借重当世大文人程钜夫的如椽巨笔,继之于明初,又借重大学士宋濂的赫赫文名,先已和著名的宋代杨家将建立起世系传承关系有关。大徳七年(1303)冬,二十七岁的播州宣抚使杨汉英道出武昌,请时任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的程钜夫作《忠烈庙碑》碑传,内中在追述播州杨氏族源时,一改南宋末《杨文神道碑》里仅有杨端为会稽人这一简略而模糊的说法,而提出杨端为太原人,与宋代杨业同族;并衍生出杨端后人、播州土官杨昭收杨业之孙、充广之子贵迁为嗣的新说法:

“谨按杨氏系本太原,唐乾符初,赠太师讳端者宦游会稽,后客长安。适南诏陷播州大为边患,有司募能安疆场者,太师慨然自効,遂命为将以复播州,威畅恩融,夷夏畏服,因领其郡,是为播州杨氏始祖。五季俶扰,众推其子孙世守,五传至昭而无子,邻郡帅充广实太原旧族赠中书令业之孙,郑州防御使延朗之子,来与通谱,命其子贵迁为昭嗣,且授以家藏翰林杨大年所草中书令及莫州刺史制诰二通,自是太原之族复合而守播者乃公之后。”( 程钜夫《忠烈庙碑》)

在已知的史料中,元初程钜夫首次将北宋时尚被冠以“播州蛮酋”的杨贵迁(播州杨氏第七世)说成是杨延朗之孙、杨充广之子。不仅宋濂《杨氏家传》里所述播州杨氏家世本于此,比其晚出的《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也与程钜夫的说法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制作于明中期的《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及今本代县《杨氏族谱》在杨延朗和杨文广之间都加入一个不见于正史记载的宗保。试加以比较:

厥後,延朗之嗣宗保生文廣、□□[充广?],因□□隣守□□。□□四世孫楊昭無子,義將親子□□[贵迁]宗太原故譜,与□[]繼嗣合族,乃将家藏翰林楊大年草中書令並開國公延朗制誥五通與彼耳,與舊譜復合。(《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

贵迁太原人,与端为同族,其父充广乃宋赠太师中书令业之曾孙,郑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延朗之子。尝持节广西,与昭通谱,昭无子,充广辍贵迁为之后,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 宋濂《杨氏家传》)

可见,和宋代杨家将攀亲并不自昌平侯杨洪始,播州杨才是始作俑者,元初程钜夫和明初宋濂以其文名为此说张大其本。近人谭其骧有专文论及于此,他不仅否认“播州杨”和宋代杨家将的关系,甚至认为播州杨的始祖杨端于唐末自中原入西南平叛之说也靠不住,是播州杨为了自抬身价而附会出来的。谭其骧认为,杨端实际上是起家四川的仡佬族首领,而非“播州杨”所声称的“太原人”。如此看来,六合杨自认是宋代杨家将后人的观念原是延续或有意利用了一种成说,目的和“播州杨”是一致的,都是用来建构一个能够抬高家族社会地位的族源认同和家世叙说。

在今本代县《杨氏族谱》中,“播州杨”的世系是被嫁接在延朗子宗保之后的,原在程钜夫和宋濂笔下为充广亲子的播州土官杨贵迁,变成文广和充广的亲兄弟文贵,且旁注“文贵继播州安抚使昭后改名贵迁”,此三人俱为宗保子(见1999年版代县《杨氏族谱》第179页),这同明代《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碑文中的记录也有差异:其所记入嗣播州土官杨昭者是文广的侄辈,而不是兄弟。“代县杨”承续的则是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在民间传说中鼎鼎大名的杨文广, 显然以大宗自居;而“播州杨”及其旁支“六合杨”则被安排在文贵(即杨贵迁)之后,是小宗。唯其如此,代表大宗的代州杨氏谱编撰者才不会出于夸耀心理对涉及两个小宗“播州杨”和“六合杨”的家世材料进行改造,倒是更有可能如实誊录,所以收入代县《杨氏族谱》中有关杨洪家世的记录应更接近于杨洪族人在明代万历编谱时向编纂者所提供的原始版本。可以确定地说,有关杨洪世系的原始材料就保存在代县《杨氏族谱》里。

七、结语

由上所述可知,见于山西代县《杨氏族谱》、与昌平侯杨洪有关的文字大致未超出《明史》所述的历史框架,全然看不出杨洪家族跟“飞山蛮”杨再思和明初开国勋臣营阳侯杨璟有任何关系。杨洪生前重视宗族建设,在他建构的族源认同和家世传承叙说中也都没有这些人的影子。相反,他认同的始祖是当时盛行于民间传说中的宋代杨家将人物;他和杨家将的世系联系是借助一个叫杨辀的人搭建起来的。如果说“播州杨”自元初发展起来的书写系统为他建构自己的家世叙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理论支持的话,那么,和代县鹿蹄涧杨氏联宗合谱,则从组织上把“世居扬州六合”、起家低级世官、却在明中期因边患频仍而骤然兴起的一个武人家族,纳入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尊崇的名将世系序列。宗族的认同体现了价值认同,杨洪生前建造“忠义堂”,即以忠义自勉,也以此勉励和教育其族中子弟,他所认同的价值观不正是体现在杨家将人物身上的那种忠勇报国、义薄云天的伟大精神吗?

   注释:

1、见于明代鹿蹄涧耆老杨瑚作《开平杨氏续录序》。

2、嘉靖时兵部右侍郎赵锦作《赠雁门杨无敌宗嗣门匾叙》 和山西提学道陈行作《表忠闾碑记》都是对鹿蹄涧杨氏的表彰。

3、杨明、杨旭的直系后人中,生活于嘉靖万历时期的杨攀确知是负责送往迎来的驿丞,据此推测,杨明、杨旭或有可能也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4、假托元代赵鹤鸣所撰《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和明杨洪、杨能神道碑中都提到“霍山始祖”或“霍山王”,山西民间传说则称“火山王”。

5、《北宋志传》和《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简称《杨家府演义》) 这两部通俗话本小说是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者,都有明万历刻本传世。明代万历版代县《杨氏族谱》编纂时,杨家将故事业经金院本、元杂剧、明传奇话本的搬演敷陈,在社会上得以广泛流传,对代县杨氏构建自己的族源认同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6、代县《杨氏族谱》1999年版第180页录杨存中为九世,属地山西省,十世偰、倓仍属山西,但注明“移居丰县”,至十一世始书面记录其为江苏分支。谱中没有收录见于史料的存中四世孙杨白之名。

7、道光二十七年杨茂林等作《新修族谱叙》中提到“沂中公戮力王室”等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