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天看到一个博主说:“上海知名品牌药店“童涵春堂”推出了中药奶茶,并在迅速走红之后又快速陨落,仅仅只...

 菜鸟老牛 2022-03-05
昨天看到一个博主说:“上海知名品牌药店“童涵春堂”推出了中药奶茶,并在迅速走红之后又快速陨落,仅仅只是在朋友圈刷了一波存在感。河南张仲景大药房在隔壁推出了“仲景生活”,有面包、奶茶,咖啡等,为了拥抱年轻化,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创新,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探索,即使失败了,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

中医产品向消费生活方向领域发展,目前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核心是谁来做?

是老中医们亲自下场来玩,还是让90后、00后来玩这个事,效果会大不同的。

昨天听了医馆界王中华老师的一段对话,很有感触,说美容业在大力向中医领域进军,有些已经做到300多家医馆了,我本人也见过中医馆从美容院引进中医技术体系,美业做中医有如此成就,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是技术升级产业,而是商业倒逼技术升级。

只有技术思维的传统中医人会逐步沦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配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