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茵赤苦艽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虚竹怀远 2022-03-05

茵赤苦艽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刘常世,副主任医师,业务院长(江苏沛县华佗医院)

主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处方;茵陈(后下)、赤芍各30~60克,苦参、秦艽、瓜蒌、猪苓各15克,大黄6~15克,郁金12克,柴胡10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左右,每日1剂,每剂煎3次,日服3次。

加减:

热毒炽盛,酌加黄连3克,黄柏6克、黄芩、龙胆草各10克;

大便不通,加玄明粉10克(冲);

湿浊重,酌加苍术、厚朴各12克,藿香、杏仁各10克,白蔻仁6克,苡仁、汉防己各20克

瘀血较甚,加丹参2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水蛭3克;

血热明显,加水牛角30克,丹皮、生地、紫草各12克;

寒湿盛,去大黄、苦参,加干姜、熟附片各10克,白术15克;

痰湿盛,加法半夏、陈皮各10克,白术、莱菔子各12克;

并胆囊炎胆石症,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布包)12克、鸡内金10克;

皮肤瘙痒,加地肤子、土茯苓、连翘各12克,赤小豆30克;

谷丙转氨酵升高者,加垂盆草、蒲公英、败酱草各20克,夏枯草12克等。

疗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淤胆型肝炎;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 L ,直接胆红素>40%总胆固醇及破性碎酸酵明显升高,凝血髀原活动度>40%)60例,血清病毒学示:甲型肝炎5例,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48例,戊型肝炎7例。治疗1~2疗程(1月为1疗程)。显效(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酵正常,症状体征改善)39例;有效(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症状体征改善)16例;无效(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较治疗前下降不到50%或上升,症状体征无改善)4例。总有效率93.3%。

按语: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属中医“黄疽”多数为“瘀黄”、“阳黄”,少数为“阴黄”。究其病因病机多属湿热毒邪、血热血瘀,或寒湿、痰湿胶结而发黄。针对病机自拟茵赤苦艽汤,方中茵陈为治黄疽要药,能清热利湿,配大黄通胜泄热,配猪苓淡渗利湿,使湿热毒邪从二便分消。赤芍、郁金凉血活血、行气化瘀,为化瘀退黄之佳品;大黄配赤芍通蔚逐瘀利胆,善治瘀黄。秦艽、瓜萎化湿祛痰为退黄良药。苦参、甘草清热解毒退黄,配瓜萎降黄尤佳。柴胡、甘草疏肝利胆,具有明显解毒护肝作用,且有诱生干扰素的功能。猪苓、甘草调正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乙肝血清标志物转阴,产生保护性抗体。综观全方具有清热解,化痰祛湿,活血通腑,疏肝利胆,从而达到“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的目的,经长期临床验证确是一首保肝利胆退黄的有效方剂。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