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累了,帮他完成KPI,他还是要阴我” | 警惕3种职场“自杀式”行为

 文昱丹 2022-03-05

“你总是一有事就立马听从别人的意见,一直这样的话很累的。”

热播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中,老奶奶对大岛凪小姐这么提醒到。

也点醒了不少职场人。

大岛凪小姐,28岁,是典型的职场“老好人”。

在工作中,她遇事习惯迁就别人,从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

明明自己有带饭吃,可是同事提出聚餐,她只好把便当收起,默默跟着大队伍;

聚餐拍照打卡充当着一个丑角,可她还是给同事们的朋友圈一个个点赞,循例吹吹彩虹屁。

想让别人舒服让别人满意。

每天察言观色、随波逐流,却又无可奈何。

故事虽然简单,却唤起不少职场人的共鸣:

敏感又弱气,生活完全被架空,却仍然默许接受。

殊不知,这其实是讨好型人格的一种表现。

具有这样性格的人,在职场中很吃亏,最终会因不断的“讨好”而陷入内耗,进而没有精力完成重要事情。

今天,壹心理就来大家一起聊聊:职场中的讨好型人格

遏制不住的弦外音和内心戏

遍体鳞伤还要故作坚强

小李,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

三年,一直都没有晋升

第一年,领导说:其他同事都加班,为什么你不加班?

第二年,他早出晚归,但领导说:你是加班了,但你同事关系不是很好。

第三年,他成为了活雷锋,对同事能帮就帮,但晋升名单里,依然没有他。

小李不懂,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对待?

其实,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带来的罪。

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形?

在职场同事关系中,总会遇到一些宁愿自己吃哑巴亏,也不愿和别人撕破脸的事情;明明错的就是对方,可自己下意识会主动认输道歉,往往内心还要安慰自己:相处和谐就好,自己让一下没事。 

心里这么想,自然就会主动去做出让步,甚至还会合理化地告诉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更可怕的是,若是一味的付出和退让,能换来对方的尊重和包容,那也还好。不过更多情况下,只是适得其反。 

长此以往,就会觉得这种交换并不公平,进而丧失了快乐与幸福。

讨好型人格在职场中

具体有哪些体现?

a. 人际交往模式 

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感受,主动替人际关系中的另一方做点什么,期待对方认可自己,或者认为这样会促进关系的发展。 比如说:

只要是同事喊你做的事,都不会拒绝;

明明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还是接受加班。

这种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的状态就是:用最决绝的方式破坏关系后再离开关系。 

比如离开这个城市,回避继续交往,然后抱怨自己在关系中的种种付出和人间不值得。

b. 躯体化表现 

讨好型人格往往具备“老好人”特质:长期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去讨好顺从他人,并不断的自我攻击。 

回到小李的案例当中,他努力了3年都没有晋升,真的是能力问题吗?

并不全是,大部分原因还在于,讨好型的人格让他压抑着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敢表达:我想要升职加薪。

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一路地顺从。

这样下去,甚至还会导致躯体化的表现,如肠胃疾病,甚至变得肥胖。

c. 内在认知 

讨好型人格在认知层面会主动替对方考虑,认为自己如果不做些什么,没有价值,就不会被他人接受,并且也不能主动拒绝他人的要求。

他们认为拒绝和否认都是破坏人际关系的表现,自己不能主动去做。 

比如在《风和日丽的闲暇》中,大岛凪小姐尽管自己带了便当,还是随着大流一起聚餐,就是不敢拒绝。

她害怕一旦拒绝,就会破坏和同事间的友好关系,害怕从此不被同事们喜欢。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属于内在自我价值认同偏差:想通过外部的肯定来获得价值感。但又因为自身没有形成价值感,所以只能用讨好和顺从去迎合对方,从而在关系中表现出让步甚至受虐的模式。 

你不需要讨好,你本身就很好

看到这里的你,肯定想知道,可以如何改变?

接下来这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a. 觉察与意识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讨好行为,以及觉察到讨好背后的需求:希望通过满足他人的方式来获得认可和喜欢。

只有觉察到这个问题,才能让过去的强迫性重复有机会停下来,去反应,去思考,再去重新选择。

b. 建立边界,完成分离

那些讨好型的人往往在和他人的关系中缺乏边界,无法捍卫自己的边界和权利,容易过度卷入他人的边界,造成无法对自我负责。

我们应该建立边界,将他人和自我进行区分,告诉自己:别人的需求和对自己的看法,说到底是别人的事情,与自身无关。

而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理解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要,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c. 化被动认同为主动认同

如果无法打从心底认可自己,我们的内心是非常空洞和匮乏的。

不管是胆小的你还是懦弱的你,可以学着慢慢认同自己。

别人的认同会让你有成就感,但自己的认同会让你强大。

d. 做到“勿忘我”

因为讨好型人格的形成,一部分受“自我意识”影响。

“自我意识”有两种:

第一种:

我要成为最好的!

我的努力要得到别人的肯定!

我不可以出差错!

我不想比XXX差!

我要完成这些业绩,看完这些书!

……

第二种:

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做些什么可以让我既充实又快乐?

做错了,我可以用哪些好心态帮我找到好办法,让事情反转?

我的强项是什么?该怎么保持?

我的弱势是什么?该怎么面对或改正?

上述两种“自我意识”,第一种我把它叫“叹号人生”,第二种叫“问号人生”

“叹号人生”和“问号人生”的最大差别是:前者逼迫自己,后者引导自己;

前者让自己越来越心累,越来越迷茫,后者让自己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智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前者是“反人性”的,而后者则顺从了人性。

所以,不妨尝试一下勿忘我的“问号人生”。

e.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不要以为所有人都会喜欢你。

你也不必喜欢所有人。

这两句话,就是我们的底气。

当你有了这种底气,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别人怎么评价都很正常,他们可以喜欢我,也可以不喜欢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