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泉观点】宋代莆田的郡守

 夏天杂志 2022-03-05

宋代莆田的郡守

作者:林祖泉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诏永泰、福唐(今福清)合游洋、百丈2镇设兴化县(寓“兴德化民”之意),后置太平军,军治在游洋镇。次年,从泉州析出莆田、仙游两县入太平军,改名兴化军。管辖兴化、莆田、仙游3县,为八闽之一。太平兴国八年(983),军治从游洋迁至莆田县城。

 据元脱脱的《宋史》,明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和周瑛的《兴化府志》,何乔远的《闽书》,清廖必琦的《莆田县志》以及民国《福建通志》等史志记载,自太平兴国五年(980)至景炎二年(1277)近300年间,担任莆田郡守(时称兴化知军)的共有178人,其中代理兴化知军16人;已考的福建籍47人,其中莆田籍2人;还有2人两次担任兴化知军。

在担任莆田郡守的178人当中,有善政惠民的,有重教兴学的,有著书立说的,有忠义节烈的,也有“放罢、罢黜”的。

1.  鹏,太平兴国五年(980),由兴化知县加著作郎知兴化军。

2.夏侯伟,雍熙二年(985),以监察御史知兴化军。

3.孙守质,雍熙四年(987),以左赞善大夫知兴化军。

4.  ,淳化二年(991),以太子中舍知兴化军。

5.  ,淳化四年(993),以水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6.  ,淳化五年(994),以大理寺丞知兴化军。

7.严必强,至道三年(997),以殿中丞知兴化军。

8.轩辕范,咸平二年(999),以太子中舍知兴化军。

9.胡允升,咸平五年(1002),以司门员外郎知兴化军。

10.  钧,景德元年(1004),以殿中丞知兴化军

11.邓九龄,景德四年(1007),以秘书丞知兴化军。

12.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以太常博士知兴化军。

13.  ,大中祥符四年(1011),以太常博士知兴化军。

14.  ,大中祥符六年(1013),以太常博士知兴化军。

15.林殆庶,大中祥符八年(1015),以太常博士、秘阁校理知兴化军。

16.  洵,天禧二年(1018),以太子中允、直集贤院知兴化军。

17.  拱,天禧四年(1020),以秘书丞知兴化军。

18.辛怡显,天禧四年(1020),以左侍禁知兴化军。

19.杨令问,乾兴元年(1022),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20.  ,天圣元年(1023),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21.柳  宏,天圣三年(1025),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22.李余庆,天圣五年(1027),以殿中丞知兴化军。

23.毕世长,天圣八年(1030),以比部郎知兴化军。

24.曹修古,明道元年(1032),以工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25.崔正则,景祐元年(1034),以屯田员外郎知兴化军。

26.  升,景祐三年(1036),以都官员外郎知兴化军。

27.  随,景祐四年(1037),以屯田员外郎知兴化军。

28.  ,康定元年(1040),以太常博士知兴化军。

29.陈宗元,庆历三年(1043),以比部郎中知兴化军。

30.  观,庆历五年(1045),以国子博士知兴化军。

31.陈执方,庆历八年(1048),以驾部郎中知兴化军。

32.刘立言,皇祐二年(1050),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33.俞希孟,皇祐三年(1051),以屯田员外郎知兴化军。

34.  ,皇祐四年(1052),以屯田郎中知兴化军。

35.陈徽卿,皇祐五年(1053),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36.夏侯锡,嘉祐元年(1056),以屯田郎中知兴化军。

37.  ,嘉祐三年(1058),知兴化军。

38.徐师闵,嘉祐四年(1059),以比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39.  ,嘉祐六年(1061),以职方员外郎知兴化军。

40.  ,嘉祐七年(1062),以泉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41.盛献甫,嘉祐八年(1063),以泉州签判代理兴化知军。

42.  ,嘉祐八年(1063),以虞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43.  ,治平二年(1065),以南剑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44.  ,治平二年(1065),以太常少卿知兴化军。

45.  ,熙宁元年(1068),以太常少卿知兴化军。

46.  ,熙宁元年(1068),以泉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47.狄遵礼,熙宁二年(1069),以驾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48.陶舜卿,熙宁五年(1072),以福州签判代理兴化知军。

49.  ,熙宁五年(1072),以都官员外郎知兴化军。

50.赵与諲,熙宁七年(1074),知兴化军。

51.  ,熙宁九年(1076),以屯田员外郎知兴化军。

52.谢仲规,元丰元年(1078),以太常博士知兴化军。

53.  ,元丰二年(1079),以福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54.  履,元丰二年(1079),以秘书丞知兴化军。

55.  衍,元丰五年(1082),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56.  ,元祐元年(1086),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57.陈龙辅,元祐三年(1088),以左朝请郎知兴化军。

△谢  ,元祐五年(1090),以左朝请郎再知兴化军。

58.  ,元祐六年(1091),以南剑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59.许长卿,元祐六年(1091),以漳州通判代理兴化知军。

60.狄明远,元祐六年(1091),以右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61.  ,绍圣元年(1094),以左承议郎代理兴化知军。

62.黄彦臣,绍圣元年(1094),以知汀州事代理兴化知军。

63.  ,绍圣二年(1095),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64.  ,绍圣四年(1097),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65.  ,元符二年(1099),以朝奉郎知兴化军。

66.  ,建中靖国元年(1101),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67.  ,崇宁二年(1103),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68.  ,崇宁三年(1104),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69.詹丕远,大观元年(1107),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70.朱敏功,大观三年(1109),以朝议大夫知兴化军。

71.  ,政和三年(1113),以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72.  ,政和五年(1115),以朝请郎知兴化军。

73.詹时升,政和七年(1117),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74.郭汝贤,宣和二年(1120),以奉议郎、兴化军通判代理知军。

75.  ,宣和三年(1121),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76.  ,宣和五年(1123),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77.  常,宣和七年(1125),以朝奉郎、直徽猷阁待制知兴化军。

78.  ,靖康元年(1126),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79.  尹,建炎二年(1128),知兴化军。

80.史安民,建炎三年(1129),以大中大夫知兴化军。

81.张当世,建炎四年(1130),知兴化军。

82.张宗成,建炎四年(1130),以右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83.  觷,绍兴元年(1131),以枢密院编修知兴化军。

84.段敏学,绍兴二年(1132),以右中奉大夫知兴化军。

85.吴伟明,绍兴二年(1132),以左朝散郎知兴化军。

86.仲安常,绍兴四年(1134),以右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87.  ,绍兴六年(1136),以左朝散郎知兴化军。

88.  ,绍兴八年(1138),以左朝议郎知兴化军。

89.杨大任,绍兴十年(1140),以左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90.范伯奋,绍兴十二年(1142),以右承事郎知兴化军。

91.汪待举,绍兴十四年(1144),以左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92.王辟章,绍兴十六年(1146),以右朝请郎知兴化军。

93.  ,绍兴十八年(1148),以右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94.  丰,绍兴二十一年(1151),以左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95.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左朝散郎知兴化军。

96.傅自得,绍兴二十五年(1155),以右通直郎知兴化军。

97.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以吏部郎中知兴化军。

98.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以右奉直大夫知兴化军。

99.樊光远,绍兴二十七年(1157),以左承议郎知兴化军。

100.朱定国,绍兴二十八年(1158),以左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101.  ,绍兴三十年(1160),以右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102.吕大举,绍兴三十一年(1161),以右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103.冯荣叔,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右朝请郎知兴化军。

104.刘道韫,隆兴元年(1163),以右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105.张允蹈,隆兴二年(1164),以左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106.刘大辨,乾道二年(1166),知兴化军。

107.钟离松,乾道三年(1167),以左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傅自得,乾道五年(1169),以右奉议郎再知兴化军。

108.  ,乾道五年(1169),以左承议郎知兴化军。

109.薛居实,乾道七年(1171),以右朝奉郎知兴化军。

110.  ,乾道九年(1173),以朝请郎知兴化军.

111.姚康朝,淳熙二年(1175),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112.丁康臣,淳熙三年(1176),知兴化军。

113.林  栗,淳熙四年(1177),以朝散大夫知兴化军

114.汪作砺,淳熙五年(1178),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115.孙绍远,淳熙七年(1180),以承议郎知兴化军。

116.林元仲,淳熙九年(1182),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117.  郛,淳熙十一年(1184),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118.朱端学,淳熙十三年(1186),以朝散郎知兴化军。

119.  ,淳熙十五年(1188),以朝请郎知兴化军。

120.  祩,淳熙十六年(1189),知兴化军。

121.  存,淳熙十六年(1189),知兴化军。

122.赵彦励,绍熙元年(1190),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123.方叔珪,绍熙三年(1192),知兴化军。

124.  津,绍熙五年(1194),知兴化军。

125.  纮,庆元三年(1197),知兴化军。

126.王自中,庆元五年(1199),以主管冲佑观知兴化军.

127.  孜,庆元五年(1199),知兴化军。

128.叶端衡,庆元六年(1200),知兴化军。

129.  衡,嘉泰二年(1202),知兴化军。

130.王居安,开禧元年(1205),以司农丞知兴化军。

131.赵善槱,开禧三年(1207),知兴化军。

132.  纺,嘉定二年(1209),以刑部员外郎知兴化军。

133.张声道,嘉定三年(1210),知兴化军。

134.  ,嘉定四年(1211),以国子博士知兴化军。

135.  玹,嘉定四年(1211),知兴化军。

136.叶嗣昌,嘉定六年(1213),知兴化军。

137.  炎,嘉定七年(1214),以朝奉郎知兴化军。

138.曾耆年,嘉定九年(1216),知兴化军。

139.洪彦章,嘉定十年(1217),知兴化军。

140.陈与行,嘉定十三年(1220),知兴化军。

141.朱实之,嘉定十六年(1223),以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142.王克恭,宝庆二年(1226),以工部郎官知兴化军。

143.赵汝盥,宝庆三年(1227),以兴化军通判代理知军。

144.  ,宝庆三年(1227),知兴化军。

145.林清之,绍定二年(1229),以国子博士知兴化军。

146.赵汝固,绍定三年(1230),知兴化军。

147.曾用虎,绍定四年(1231),以宗正寺丞知兴化军。

148.  昉,绍定六年(1233),以朝奉郎知兴化军。

149.杨梦信,端平元年(1234),以国子监丞知兴化军。

150.  ,端平三年(1236),以国子监簿知兴化军。

151.  禾,嘉熙元年(1237),以秘书监知兴化军。

152.  友,嘉熙二年(1238),以直秘阁知兴化军。

153.陈仲植,嘉熙三年(1239),以朝请郎代理兴化知军。

154.江叔豫,嘉熙四年(1240),以兴化军通判代理知军。

155项伯文,嘉熙四年(1240),以寺丞知兴化军。

156.  汶,淳祐三年(1243),知兴化军。

157.  万,淳祐四年(1244),知兴化军。

158.  栋,淳祐五年(1245),以枢密院编修知兴化军。

159.潘元春,淳祐六年(1246),知兴化军。

160.赵子諲,淳祐七年(1247),以寺丞知兴化军。

161.林希逸,淳祐八年(1248),以直秘阁知兴化军。

162.黄师雍,淳祐十年(1250),知兴化军。

163.  ,淳祐十二年(1252)知兴化军。

164.郑德起,宝祐元年(1253),知兴化军。

165.  遇,宝祐二年(1254),以监丞知兴化军。

166.  墀,宝祐四年(1256),以宫教知兴化军。

167.陈梦龙,开庆元年(1259),知兴化军。

168.曹怡老,景定元年(1260),以朝请大夫知兴化军。

169.徐直谅,景定四年(1263),以寺丞知兴化军。

170.汪元春,咸淳二年(1266)以宗学博士知兴化军。

171.  镇,咸淳二年(1266),以考功郎中知兴化军。

172.陈有宗,咸淳四年(1268),知兴化军。

173.廖邦杰,咸淳五年(1269),以福建帅参代理兴化知军。

174.全雅翁,咸淳五年(1269),知兴化军。

175.吕大奎,咸淳七年(1271),知兴化军。

176.翁岩寿,咸淳九年(1273),以国子丞知兴化军。

177.陈文龙,景炎元年(1276),以参知政事知兴化军。

178.  瓒,景炎二年(1277),以兴化军通判代理知军。

附:作者简介

祖泉风采

林祖泉,笔名白水,福建莆田人,地方文史学者,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莆田市涵江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涵江区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兼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副编审职称。 30多年来,在《光明日报》《福建日报》《中国地方志》《福建史志》《福建文史》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涵江年鉴》6本和《千年涵江》《涵江医院志》《莆田市第一医院志》《惠安年鉴(2013卷)》等志鉴8本;出版《壶山采璞》《祖泉史志论集》《莆阳进士录》《莆田林氏科第录》《艾轩先生文集校注》等个人专著6本。

2005年被省人事厅、省地方志编委会评为“全省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出席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2007年主编的《千年涵江》《涵江年鉴》分别被省地方志编委会、省地方志学会评为“全省首届地方志(年鉴)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6年主编的《惠安年鉴(2013卷)》获全国首届地方志(年鉴类)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聘请为福建省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的报告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