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西北史话(八):故土新归(上)

 昵称55301288 2022-03-05

外西北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新名词,位于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亚的斋桑泊周围地区、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和绝大部分的帕米尔高原,总面积大约为54万多平方公里。

1864年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西北被割让给了沙皇俄国。在此之前,外西北和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统称为西域,从汉朝开始,这里就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拥有中亚最湿润的气候,最丰美的草原,最多元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外西北在汉代隶属于西域都护府,唐朝属于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安史之乱后,这里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管辖,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相继统治这一地区。

察合台汗国由于政局动荡,多次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428年前后,东察合台歪思汗在伊塞克湖畔同帖木儿王朝作战时中箭身亡。歪思汗死后,统一的东察合台汗国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后,汗国政局一直不稳,国力衰败。1514年,察合台后裔赛依德在原察合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了叶尔羌汗国

正当东察合台汗国夕阳西下之时,在其西北和北方,哈萨克瓦剌(卫拉特蒙古)正在走向强盛。而在不远的将来,位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和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人也将走向强大,并逐渐成长为巨人,它们最终将联手重塑整个亚欧大陆的地缘版图。

而与中原王朝遗失千年的外西北地区,也将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重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01壹

在蒙元时期,在蒙古高原及其以北地区的蒙古族按照居住地可以分为两部分:南方的“草原百姓”和北方的“林中百姓”。其中“林中百姓”又包括不里牙惕斡亦剌惕等部。不里牙惕后来演化为布里亚特蒙古,而斡亦剌惕后来南迁到草原地带,逐渐演化为瓦剌

到了明朝,草原上的蒙古又分为东部蒙古(以鞑靼为主)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鞑靼属于蒙古本部,也就是黄金家族后裔,地位显赫

1388年4月,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附近大败元军,北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10月,阿里不哥系的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弑君称大汗,尊号“卓里克图汗”,蒙古的政治重心转向瓦剌。这时的蒙古虽然表面上维持着统一,但实际上瓦剌已经与蒙古本部(鞑靼)分裂,蒙古本部与瓦剌为争夺蒙古高原统治权的斗争也开始了。

1391年,卓里克图汗去世,其子恩克继位才4年就去世,没有留下子女,汗位再次转入鞑靼忽必烈系。

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北征,鞑靼遭受打击,逐渐衰落,瓦剌趁机强大了起来。

瓦剌又叫卫拉特,在蒙元时期,由于与黄金家族世代通婚,地位日渐尊贵。他们原来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后来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势力,领地慢慢扩展到额尔齐斯河上游和科布多东南等地。

鞑靼虽然根正苗红,但蒙古的领导权还是逐渐转移到新崛起的瓦剌手里。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外蒙古图拉河),迫使瓦剌谢罪。脱欢主政瓦剌时,主动与明朝交好,因而能够从明朝得到大量的弓刀火铳钢羽等物资,瓦剌逐渐走向巅峰。

脱欢的儿子也先是一位野心勃勃、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一生南征北战,鲜有败绩。他曾经与东察合台汗国进行过多次较量,当时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是历史上英武过人的歪思汗,也先和他打了61仗,打赢了59场,平了1次,仅仅输过1次。

在明拉克一战中,歪思汗竟然被也先俘虏,也先表现出了“绅士风度”将歪思汗释放。歪思汗后来在吐鲁番又一次被俘,被迫将自己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嫁给也先为妃。

这时的瓦剌占据了中亚的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几乎将整个外西北都纳入瓦剌的版图

02贰

1433年,瓦剌首领脱欢迎立鞑靼部的脱脱不花为大汗。1434年(明宣德九年),脱欢攻杀鞑靼的阿鲁台太师,后来又俘杀阿台汗,蒙古高原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

1439年(明正统四年),脱欢逝世,他的儿子也先继承了他的地位。他在位期间,瓦剌的疆域东到建州女真、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北括西伯利亚南部,南临长城,瓦剌的势力由此达到最盛。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整合后的蒙古高原是多么的可怕!也先此时正准备对大明下手,1449年(大明正统十四年)2月,也先借口明朝削减马价,兵分四路大举向内陆进攻。结果情报失灵的大明军队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明英宗也被俘虏了。要不是于谦力主抗战,说不定蒙古人又将上演入主中原的一幕。

“土木堡之变”使大明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也先击败了庞大的明帝国,威信大增,不满意只做个太师。也先发兵击败了大汗脱脱不花,并于1453年(明景泰四年)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这就是历史上昙花一现的瓦剌帝国。

1455年(明景泰五年),也先被部下阿剌知院暗杀。从此,瓦剌逐渐衰微,走向分裂。

瓦剌衰落了,鞑靼重新强大了起来,瓦剌于是向西迁移,逐渐形成了后世人们所说的卫拉特蒙古。其内部事态历史上鲜有记载,但人们知道它向西侵犯了中亚外西北七河流域,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

03叁

当瓦剌盛极而衰之时,在它的西方有一个强大的民族正在兴起,它就是哈萨克。在此后数百年的中亚政治舞台上,哈萨克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15世纪,术赤系的金帐汗国(白帐汗国)发生内讧,中亚地区分裂出诺盖汗国和乌兹别克(月即别)汗国等几个汗国。

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阿布赛义德)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外西北境内,当时这里属于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的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把这里划出来,供他们居住,以共同对抗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

于是,经过长期与当地民族的融合,在外西北的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民族。1470年,哈萨克汗国正式立国。

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哈萨克汗国领土不断从外西北地区扩展至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草原,向西直至中亚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并不断与南迁的乌兹别克人和察合台汗国中从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融合,人口增至20余万。

1511年,哈萨克汗国在贾尼别克汗之子哈斯木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哈斯木汗联合东察哈台汗国统治者,与乌兹别克昔班尼汗进行了长期战争。对内统一哈萨克诸部,其领地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东南包括外西北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乌拉尔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今天的突厥斯坦城)。

哈斯木时期也是哈萨克汗国的鼎盛时期,人口有一百多万,兵力三十万,俨然成了中亚的霸主。

04肆

在哈萨克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各地的封建领主和地方实力派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种集团就叫做“玉兹”。

哈萨克汗国一共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大,并不是指人数多,而是正统的意思,大玉兹的意思就是指最正统的哈萨克。

大玉兹占据外西北的七河流域,水草最为丰美的楚河流域和伊犁河流域就在他们手里。大玉兹融合了当地的乌孙、康居等民族,由于是哈萨克族的发祥地,它的政治势力也最强。

中玉兹在大玉兹的北部,融合了钦察、克烈、乃蛮等部族,它的人口最多,地盘也最大,现在我国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大部分都是来自中玉兹。

小玉兹的领地最靠西边,大致在今天的乌拉尔河流域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之间。它的民族成分很繁杂,融合了塞人、阿兰、铁勒、克烈等部族。在三玉兹中,它的地域最小、势力也最弱。

哈萨克汗国三个玉兹中,毫无疑问位于外西北的大玉兹最为富裕,但其余两个玉兹组成了联盟,与大玉兹对立。

1523年,哈斯木汗病故,哈萨克汗国内部发生争夺汗位的斗争,国家走向衰落。随后汗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诸部落自立可汗,各据一方,哈萨克草原经历了近20年的战争,有40万哈萨克人远走他乡。

祸不单行的还有来自东察合台汗国的攻击,一直到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尔为可汗后,平定内乱,恢复与邻国之友好关系,加强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同盟,在长达42年的时间里使哈萨克汗国中兴。

1598-1628年,额什木即汗位后,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关系,并使哈萨克汗国重归统一,汗国局势平稳。1628年,额斯木汗死后,他的儿子江格尔汗继位。也正在这时,东方的卫拉特蒙古又强大了,持续百年的卫拉特—哈萨克战争拉开了序幕。

05伍

在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主要分为五大部。土尔扈特部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游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部刚开始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一带,后来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

卫拉特五部各有首领,平时互不统属。只是出于抵抗外敌的需要,首领们会定期举行盟会。因为和硕特部首领是成吉思汗之弟的后人,地位最高,所以担任盟主的通常是和硕特部的首领。

但实力最强的还要数准噶尔部,以前瓦剌叱咤风云的脱欢和也先父子就出自准噶尔部。17世纪初,哈剌忽喇担任准噶尔首领,以伊犁为根据地,准噶尔部力量开始壮大。哈剌忽喇和他的儿子巴图尔浑台吉父子俩向西压迫土尔扈特部,逼其与杜尔伯特部、辉特部以及和硕特部的一部,于1628年开始西迁,2年后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和硕特部作为盟主也受到了准噶尔部的挤压,不得不从天山以北转移至天山南麓发展。后来,一度又返回天山北麓,这时沙皇俄国已经把势力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南部,双方不断冲突。在此期间,有一支4万人的部众东进到青藏高原。

1634年,巴图尔浑台吉担任准噶尔部首领,在他主政期间,由于采取了十分有效的内外政策,准噶尔部实力大增,为以后称霸内亚草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06结语

在16-17世纪,亚欧大陆的两端几乎同时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在东欧平原,统一后的俄罗斯帝国疯狂地蚕食金帐汗国的遗产,并于1581年越过了乌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1598年,俄国灭亡西伯利亚汗国。随着托博尔斯克和托木斯克等堡垒的建立,俄国在17世纪初基本上控制了鄂毕河中下游。然后在17世纪二十年代彻底并吞叶尼塞河流域,并加速向勒拿河推进。

西伯利亚落入俄国之手,也预示着游牧民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失去了战略大后方。以往的游牧民族被南方的强势政权击溃后,可以潜伏到西伯利亚南部的森林深处休养生息,这时却不能了,俄国反而依托堡垒线,一步一步地向南方推进,逐步挤压蒙古人的生存空间。

而在我国东北地区,建州女真也强大了起来,逐渐脱离了明朝的控制。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5年,黄金家族正统的蒙古林丹汗死于青海,后金统一漠南蒙古。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大清和俄国一样,也属于扩张性政权,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挤压漠北喀尔喀部和漠西卫拉特部。

这时候的准噶尔部虽然很强大,但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错综复杂和凶险。

除了强势的俄国和大清,它的南方是衰落的东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未来它将会沦为别人的鱼肉;大明朝已经日薄西山,大清正对着它磨刀霍霍;漠北的喀尔喀部和西面的哈萨克汗国与自己存在竞争关系;如果越过中亚向南,富饶的印度次大陆早已经被欧洲列强盯上了;如果越过中亚向西,黑海地区的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和俄国就像墙一样挡在那里。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强大就是真理,这对退无可退的准噶尔部来说更是如此。幸亏准噶尔部从巴图尔珲台吉开始,一直到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雄主迭出,他们的骑兵从伊犁河谷出发,终于将准噶尔汗国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未完待续)

外西北史话(七):失去的一千年(下)

外西北史话(七):失去的一千年!(上)

外西北史话:盛唐雄风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