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为什么偏爱词牌“渔家傲” | 大圣·早茶夜读

 早茶夜读 2022-03-05

第984夜

文  |  大圣

北宋时期,西夏崛起,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朝中没有武将可用,于是皇上派了一位文官去负责西北边防。到军中之后,他号令严明、爱护将士,边防气象焕然一新。就连西夏也对他心悦诚服,称他 “腹中有数万甲兵”。还有一种说法是“军中有一范,西贼吓破胆”,这位文官就是范仲淹。 

这听起来是一个军事奇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故事。“英雄”似乎赢得轻而易举、毫无悬念,事实果真如此吗?范仲淹曾写过五首《渔家傲》记边塞见闻,他为什么会对这个词牌如此偏爱?今天我们将通过一首词,走进属于范仲淹的一个普通的夜晚。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别扭”的《渔家傲》

大雁、长烟、落日、孤城……种种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异”于中原之景、江南之景的边塞秋景图。对于这个家在南方的儒将来说,边塞的风无疑带来了一种陌生的生存体验。明代文学家瞿佑曾说,每当自己读这首词,便觉得“风景宛然在目”,由此可见,百年之后,《渔家傲》所描绘的画面,依然能给人共鸣。

其实意象不光能组成画面,也会发出声音。在“四面边声”的包裹下,夹杂着雁鸣声、羌管声、叹息声……其中有属于自然的边塞之声,也有反映诗人情绪的羌管呜咽之声;有傍晚时分的号角声,也有入夜之后的悠悠羌笛声。声音的加入让画面更加立体,共同营造了苍茫辽远、萧瑟悲凉的塞外风光。同时,也让感情更加丰沛,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串类似摩斯密码一样的东西,是我们进入《渔家傲》的另一把钥匙,它也和声音有关,大家能猜出这是这首词的什么信息吗?

图一《渔家傲》平仄

没错,这是这首词的平仄。观察一下每一句的最后一处,你会发现,每一处都以仄声结尾。现在我为大家把这些句尾的字摘出来,它们是:异、意、起、里、闭、计、地、寐、泪。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图二《渔家傲》韵脚

是的,这首词句句押韵,这也是“渔家傲”词牌的特点。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使用《渔家傲》这个词牌,就要满足这个条件。相比于隔句押韵,句句押韵会让读者本能地觉得“读起来有点累”, 按照南朝文学家沈约的说法,就像不同颜色交替出现才画面和谐一样,诗词的平仄、韵律应该有轻重缓急的变化,相互配合补充才更和谐。词牌《渔家傲》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但它的声韵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抒情优势。就句尾平仄来说,相对于平声收尾的清扬舒缓,仄声收尾更显得顿挫有力。此外,押韵就像是情绪的节拍器,押韵的频率决定着诗词节奏的快慢。句句押韵会使得情绪渐强。词牌《渔家傲》句句押韵,且都押仄声韵,就会形成急促凝重、节奏感强烈的效果。随着一声声下降的音调,我们的情绪也和范仲淹一样沉了下去。整首词如同一声声叹息。

据记载,范仲淹曾写过五首《渔家傲》,皆以“塞上秋来”开篇。虽然其余诸篇皆已失传,但也可见范仲淹对词牌“渔家傲”的偏爱,范仲淹为什么会偏爱这么“丧”的词牌?范仲淹的故事果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爽文吗?

2

为什么是《渔家傲》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一下范仲淹面临的是怎样一个烂摊子:

我们知道,“以文抑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宋太宗以后,逐渐形成以文臣任统兵官、督率武将的定例。仁宗朝蔡襄云:“今天下安危大计,其倚重儒臣乎。”甚至到了南宋初年,宰相李纲仍然要求“以文臣为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武臣一员为之副,许便宜之事”。“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宋朝军事实力逐步削弱,边塞防卫日益松弛。

当时,西夏崛起,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在韩琦的推荐下,范仲淹于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主政西北边陲。在此前的战争中,“军民数千,一时覆没。边疆残破,民不聊生”,兵士“训练未精,将帅无谋”。虽然宋朝军队在数量上大大超过西夏军队,但是,缺乏“宿将精兵”,缺乏训练,军心涣散,军事实力远不如西夏。此外,在地形上,“西戎居绝漠之外,长河之北,倚远而险,未易可取。”如果想讨伐西夏,还要长距离穿越沙漠等荒凉地带,粮草军需供应都非常困难。因此,范仲淹没有采用深入西夏境内的攻击战,而是主张训练边塞军队,打持久战。正所谓“积极防御”,其最终目的是保证边疆安宁、百姓共享太平。

图三 西夏地形图

在这样的战略之下,范仲淹和他的将领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在边疆驻守,这样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头。所以当范仲淹听到号角马嘶之声的时候,心里担忧的是国家的安危;但当夜晚降临,悠悠羌管声响起时,思乡之情便会悄然蔓延开来。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于国家的忧虑缠绕在一起,郁结于心,这样愁苦的范仲淹便选择了这样“别扭”的《渔家傲》。

当然,范仲淹“积极防御”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范仲淹主张在严加防守的基础上,适当地发起局部进攻,进攻目的是为了构筑更好的防御体系。宋人吕中评价其守边策略说:“是则攻不至于轻战,守不至于示弱,而舒徐待其毙也。”庆历四年十月,元昊向宋朝进誓表,宋朝也赐诏给元昊,表示要世代友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协议规定,元昊削去帝号,向北宋称臣,宋朝封元昊为夏国主;双方恢复贸易等。范仲淹轰轰烈烈的边塞军旅生涯,至此告一段落。

3

我们需要《渔家傲》

前文提到过,范仲淹在戍守边关的几年里曾经写过好几首《渔家傲》,讲述事之艰苦。欧阳修不以为然,觉得此乃“穷塞主之词”,认为自己作的豪气万丈的《渔家傲》才是“真元帅之事”。虽然是否确有此事有待商榷,但《东轩笔录》中记载此事,至少说明这确实能代表一些人的看法。是啊,范仲淹作为领兵主帅,怎么能写那么消极低落的词呢?相比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渔家傲》里的他会不会让你失望?

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按,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按,欧阳修谥号)亦作《渔家傲》一词以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顾谓王曰:“此真元帅之事也。”
——魏泰《东轩笔录》

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提过,学生对此展开了讨论:

生1:也许其他士兵听到这首词会觉得有共鸣,感受到范仲淹作为将领和大家一样有个人感情,更加信任范仲淹。
生2:范仲淹这首词不完全是“消极低落”,而是一种“悲壮”,没有停留在个人情感上。
生3:即便是真的“低沉”也没什么,“英雄”也会有犹豫痛苦的时候啊。欧阳修不在前线,不能理解这种痛苦吧。
生4:写词本来就是给自己看的,实事求是就好了啊!
……

相比于欧阳修纸上谈兵的豪气万丈,范仲淹的痛苦更真实深刻。那是战争的亲历者才能体会到的沉重,是冲锋号角中的低徊,是英雄和战士的泪光。词中记录下的这一夜,是历史上非常真实的一页。它让我们看到后来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有普通人的情感。

此外,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也值得思考,“写词本来就是给自己看的”,这就要讲词的发展变化。简而言之,在宋词刚刚产生的时候,主要是起抒发小情小调的娱乐作用,所谓“诗庄词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知识分子往往在言志的时候会选择写诗,在抒情的时候却会更倾向于作词。“英雄”范仲淹面对复杂的战事、清冷的月光时,也会有对个人命运的哀愁。这种隐秘的情感想要抒发,可能词比诗歌更合适,而在许许多多个词牌中,或许“别扭”的《渔家傲》更加合适。我们知道,后来苏轼和辛弃疾开拓出了“豪放派”的词境,而在他们之前,《渔家傲·秋思》的诞生已对宋词格调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在讲《渔家傲·秋思》前不久,我刚刚带学生写过新诗。于是便鼓励学生尝试借用古典的意象,模仿诗词的韵律,把《渔家傲·秋思》改写成现代诗。

变异     作者:王馨艺

角声破开视线内的每一寸土地,

向上汇聚成士黄色的穹顶。

山脉如箭矢刺入天幕,

留下黑色的血,

像烟。

夕阳在酒杯中被淹没,

云在眼眶中盘桓。

羌笛声从胸口内部撕裂飘进风里,

我听到雁声衔着故乡,

远去了。

图四 学生边塞想象

子时    作者:凌杨云天

城墙上
一缕寒风从铁与石间穿过
下一刹那窜出了雀跃的火星
呲 呲 呲呲呲它们聚成了
曾吞噬过的干枯的细草的模样
 
雁子变成了飞箭
划过真空
不断渗出血的旌旗
听着含铅的鼓点想要再次挥动
身旁
传来嘶吼
传来一阵阵钢铁无序的碰撞
 
狼烟散了
滚烫的太阳坠落了
暗红的土地沉睡了
风掺着铁锈
粗糙的磨平了所有伤痕
 
身后的人啊
靠着苍穹中最后一-轮白月
吹起了羌笛
 
我再次瞭望
仿佛
随风奔跑的流沙便是
五月随竹笛声舞动着的洞庭湖

上边的两首我都很喜欢,因为它们都好像铅一般凝重,又有一瞬间的脆弱,某种程度上用新的形式保留了《渔家傲》的特质。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历史选择了范仲淹;在愁绪蔓延的瞬间,范仲淹选择了《渔家傲》。

BOOK



重读现代经典小说,穿越民国三十年,在小说里读懂中国

杨早 孟岳著


2021年12月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小说现代中国


作者精选了1919—1948年三十年间能够代表时代、反映社会面貌的40篇现代小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风云、战乱变迁,小说里有普通人在“大历史”之中的心态、想法、行动,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生活细节。虚构的小说有着非虚构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与情绪,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当年广为流传的小说,与百年前的中国人沟通、共鸣。

目录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1919 |《孔乙己》

儿童视角之初运用

读圣贤书的无名之辈

1919共读

1920 |《风波》

智识者的辛亥之痛

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和超越者

1920共读

1921 |《沉沦》

留学生涯的残酷青春

为什么能成为畅销小说

1921共读

1922 |《阿Q正传》

鲁迅用小说写了一篇杂文

国民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1922共读

1923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都市空间中的古典爱情

一个“上漂”的白日梦

1923共读

1924 |《祝福》

三个精神世界的碰撞

令人彷徨的鬼故事

1924共读

1925 |《潘先生在难中》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恐惧

基础教育到底有多丧

1925共读

1926 |《少年漂泊者》

变革时代需要粗暴的情绪表达

这是成功的革命文学吗

1926共读

1927 |《拜堂》

汪大嫂,觉醒了的祥林嫂

汪大嫂不是祥林嫂

1927共读

1928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天理VS新人欲

为什么用日记体写小说

1928共读

1929 |《虹》

三个人合写的女性抗争史

“五四”女青年如何成长为革命者

1929共读

1930 |《丈夫》

该谴责丈夫还是同情丈夫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到底好在哪儿

1930共读

1931 |《水》

左翼作家交出的高分考试卷

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向左转

1931共读

1932 |《人生哲学的一课》《上海的狐步舞》

知识青年在都市找不到工作

魔都是一种“新感觉”?

1932共读

1933 |《子夜》

霸道总裁的欲望游戏

不是海派的海派怎么写上海

1933共读

1934 |《边城》

致理想主义的哀歌

这部高考名著曾经被封杀?

1934共读

1935 |《断魂枪》

有尊严的非遗传人

传武不能打,都赖老舍不让传?

1935共读

1936 |《理水》《骆驼祥子》

一篇小说形式的杂文

劳工不神圣,只想凭本事体面地活着

1936共读

1937 |《大波》《大小阮》

战争与历史的循环

为什么今天格外需要沈从文

1937共读

1938 |《华威先生》

战争让权力重新洗牌

要歌颂还是要讽刺

1938共读

1939 |《八十一梦》《偷拳》

新闻与小说完美结合

比写武侠更羞耻的,是在沦陷区写武侠?

1939共读

1940 |《在其香居茶馆里》《呼兰河传》

外来政权恶斗地方势力

与时代格格不入怎么办

1940共读

1941 |《在医院中时》《我在霞村的时候》

“新与旧”的双重落差

有家医院,专治你的丧

1941共读

1942 |《金鸭帝国》

童话外壳包装的社会发展史

谁拥有儿童,谁就拥有未来

1942共读

1943 |《倾城之恋》《小二黑结婚》

国家主义与个人叙事

只准女儿婚恋自由,不许老妈涂脂抹粉

1943共读

1944 |《四世同堂》

有明确目标的集体想象

当沦陷成为日常生活

1944共读

1945 |《长河》《荷花淀》

一本最像湘西人的书

文学的奇异果

1945共读

1946 |《围城》《寒夜》

“高等华人”的战时历险

婆媳矛盾背后是抗战胜利的寒夜

1946共读

1947 |《五子登科》《暴风骤雨》

黑幕+宅斗+反腐

湖南作家怎么还原东北土改

1947共读

1948 |《异秉》

拉着读者并排起坐行走

屎尿屁也忧郁

1948共读

后记一 时代的情绪

后记二 一群人一起读一堆书,想象一个时代

更有作者自行设计,自费定制的帆布包周边,独家特供,限量100个,定价58元。

▲ 正面设计源自《呐喊》民国版封面,背面金句出自《孔乙己》

新书火热预售中……
限量100本双签名本!
(1、签名本+限量藏书票:68元包邮
2、签名本+藏书票+帆布包:原价126元现121元包邮)
抢购方式:添加小助手盒子微信18920632957
发送口令“签名本”—转账—留姓名地址电话

新书

绿茶新书

邱小石新书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

本期编辑:白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