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达6000多吨,活了8万年,现在世上最大的生物正在被慢慢吃掉

 漫步之心情 2022-03-05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大象?蓝鲸?又或者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谢尔曼将军树?其实以上的答案都不是。而在最大生物之前再加上一个最年长的前缀,相信更多人就更不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了。
图片
美丽的颤杨林
事实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并不是我们印象之中的“个体”,而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整体。位于美国犹他州的一片颤杨林,虽然每一个杨树的体重都不大,但总体加起来的重量超过6000吨。不仅如此,这片颤杨林在地球上更是存活了8万年之久。只可惜时至今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却正在慢慢地被吃掉。
潘多
对于这片颤杨林,美国人将其命名为潘多。尽管从外观上来看,没有任何人会将这片颤杨林看做一个整体,但美国植物学家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以后发现。原来潘多之中的所有杨树,都起源于一颗颤杨雄株。它从来没有和其他雌性植株交配,完全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将自己给复制了下来。
图片
颤杨林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从中总结出无性繁殖这个关键点,和“整体”并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岂不是证明世界上所有无性繁殖的生物,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植物学家们发现,在潘多这片颤杨林之中,不仅每一颗颤杨的基因都是相同的,并且其根系部分还相互连接。
图片
因此,植物学家们有理由相信,潘多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整体。如果将它比作一棵树木的话,那么在潘多之中的每一棵颤杨。便都可以看做是它的枝干。
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比较的话,无论大象、蓝鲸还是谢尔曼将军树,自然都无法和潘多进行比较。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长达八万年的时间里面,潘多一直用无性繁殖的方式存活着。它见证了地球环境生态的变化,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崛起,同时也见证了美洲大陆不同主人的更替。
图片
谢尔曼将军树
那么时至今日,植物学家们为什么会说潘多正在被慢慢吃掉呢?其实这就要从潘多无性繁殖的繁殖方式开始说起。要知道这样的繁殖方式,虽然完全保留了先辈们的基因序列,但同时也限制了未来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当新的危机出现以后,古老的基因序列自然无法形成有效抵抗。在这样的情况下,潘多的抵抗力越来越差,被“吃掉”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了解生物繁殖的人都知道,无性繁殖以及有性繁殖,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未来的可能性。相较于无性繁殖而言,有性繁殖由两性结合,让生物后代有了更多基因组成结合的可能。当然,就地球最开始诞生生命的时候,其实都是由无性繁殖来将自己的族群发展壮大的。即便到了今天,地球上依旧有不少生物保持着这样的繁殖方式。
图片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而在这些生物之中,植物占比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也都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来进行繁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植物相较于动物而言,比较低级呢?答案并非如此。要知道大部分执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一般都是被子植物,在整个植物界之中,这些被子植物绝对算得上是最高级的进化体。
图片
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动物而言,一些植物在进化过程之中,为了保证生存竞争力,甚至还保持了有性以及无性两种发展方式。利用这样的方式,不少植物在自然界中存活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动物。只不过就颤杨林潘多来说,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无性繁殖的方式,在自然界中也算是十分罕见的。
图片
不过如前文所讲,这种方式有好也有坏,优点是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复制,确保自己的基因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潘多颤杨林,和8万年前的潘多颤杨林,本质上不会有任何的区别。可缺点就在于,由于所有基因都是由复制而来,所以自身的抵抗力完全可以用极差来形容。
图片
几十年来,潘多一直在减少。
如果是植物还好,毕竟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一般都比动物要少许多。可如果动物选择了这样的繁殖方式,那就势必会因为基因的脆弱,最终无奈地走向灭亡。那么潘多树林即将被吃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有关于这个问题,那就和我们人类的活动有一定关系了。
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调查发现,生活在潘多颤杨林周边的动物,其实原本并不缺少任何吃的。适宜的天气环境加上充足的食物来源,这里的动物完全就像是生活在天堂之中一样。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犹太州农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里的环境逐渐遭到破坏。越来越多的食草动物没有了足够的食物来源之后,也只能将目光放在了潘多林身上。
图片
食物链
在这些动物的影响下,潘多原本的繁衍发展被完全打乱,这也导致潘多自身的发展逐渐走向了崩坏。事实上,就整个潘多地区的生态链来看,原本许多食草动物都会受到食肉动物的束缚。然而随着人类对当地不少食肉动物的猎杀,最终造成了大量掠食者的减少。随着食草动物的增加,潘多的树林面积也因此不断地缩小。
图片
“树皮溃疡”
除此以外,受潘多颤杨林自身的无性繁殖发展影响,整个潘多林面对疾病的免疫力也同样十分微弱。对于潘多而言,真菌感染、树皮溃疡以及叶斑病等等,都有可能夺走颤杨的生命。再加上潘多之中的颤杨相互连接,所以当某一棵颤杨树受到影响之后,周边的颤杨树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图片
潘多颤杨林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人民为了保护颤杨不受这些疾病的困扰,还在潘多颤杨林中使用了大量的药物。只可惜害虫的繁衍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当耐药性逐渐出现以后,这些害虫表现得越来越强悍,对潘多的伤害也越来越大。对此,不少人都十分无奈地表示:如果潘多和这些害虫的免疫力能够进行更换,那么治理一定会变得十分轻松。
图片
如何拯救潘多
事实上,就潘多目前在多个方面的表现来看,这片生长寿命持续了八万年的颤杨林,似乎已经走到了进化的尽头。在潘多颤杨林之中,甚至已经出现了树木真空的现象。一旦遇到恶劣天气,这些树木更是会直接倒塌。那么面对潘多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现状,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拯救潘多呢?
图片
潘多颤杨林
对于这个问题,植物学家们经过研究讨论以后决定,只能将潘多颤杨林的基因进行改变才能彻底拯救潘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潘多进行复制,那么新的潘多颤杨林同样会面临相同的问题。而等到所有潘多颤杨林都受到各种危害而死亡以后,周边生态环境也都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图片
更重要的是,人类看似凌驾于生态系统之上,但其实同样也是潘多生态链中的一环。但植物大范围的死亡之后,周边环境的变化,同样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像潘多这样生长周期长达八万年的植物群体,一旦彻底消失不见,其危害性更是远超人类的想象。
图片
好在经过不断的努力,植物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改善潘多颤杨林基因的方法,并将新的植株成功培育到潘多颤杨林体系之中。而经过观察以后发现,新的潘多颤杨林也正在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建立友好的联系。只要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拥有全新DNA的颤杨能够彻底融入潘多颤杨林,那么被慢慢吃掉的问题,也一定会逐渐得到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