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提面授 心摹手追(二)

 潍坊北海道 2022-03-05

——“60习画”师徒微信交流实录(节选)

作者|武际成

       (接上期)

       (2017年3月3日晚上)

       (今天上午新学期开学第一次上课,杜老师在课上讲评作业时,对自己的作业及作画态度、进步做了充分的肯定。)

       我:杜老师你好!感谢你在寒假中的指导,感谢你今天对作业及练习上的进步有点夸大的肯定。谢谢!

       (2017年3月30日晚,将作业图片3幅发给杜老师,并将年后上课的一些感受跟杜老师交流)

       我:杜老师好!在吗?

       杜:刚看了你的作品,较昨日作业提高很大。第一幅的脉络变化如此复杂,能交待的很清楚,很难的。

       我:谢谢鼓励!想跟你说几句我不大应该说的话。

       杜:你有话请讲。

       我:上个星期五上课,班上只有五六个同学张挂了作业,跟上学期比差多了。据我了解,多数人不是没做、没带,而是自我感觉不好怕拿出来丢丑。但我还是觉得年前那种氛围好,绝大多数的人不管画的好或差,都愿意挂出来交流,相互看看,学习后有成果了,也有点小小的成就感。特别是老师在点评每个人的作业之前,都要表扬一番,每个人心里高兴,好像又回到了学生的时代。

       杜:谢谢你的提醒,明天留点时间说一说作业问题。

       我:班里没有几个画的拿出门来的,要让多数人有兴趣、越来越有劲才行,不仅跟老师学了技艺,同学之间也增进了感情,凝聚力有了,每个人心里都高兴,学的也有劲。至于个人学到什么程度,就是另一回事了,有天赋,有努力,还有许许多多的方面。跟你学习很难得,你一定要把这帮人把握住,两年后都难舍难离,这也是我们的缘分!

       杜:对极了!我也得想想怎样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问题。

       (2017年4月3日晚上10点,将作业图片4幅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今天画了几张,多皴擦了几遍,墨色又太重了。这解索皴比披麻皴还难画呢!另:我想(画山石)披麻皴的皴线走向,应该是随着轮廓线的走势画是吧?那是外轮廓线,还是内轮廓线?

       (杜老师没回信,趁着画兴,将最近遇到的问题写出来请教老师)

       我:在你昨天的鼓励下,今天反复练习时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一大堆:第一是用笔用墨的问题,要么墨淡了纸洇水,要么墨浓了色太恶,总找不到合适的路子。第二,比较着看,自己的用笔多数时候很草率,没有顿挫和预设,结果就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第三,没个范画照着画,还真不懂得哪好哪坏。第四,最后收拾,有时想改正问题,结果越改越糟;有时要点苔,不知道点在何处是好;有时许多问题会一齐涌出来,搞得手足无措。

       太晚了,不用回了!有时间再交流吧!晚安!

       (晚上11点18分,自己已关机,杜老师发来回复;同时将自己所提问题和他的回复,在班级群里转发)

       杜:你所提问题,是现阶段同学们中普遍存的问题,应变能力(收拾功夫)是要靠积累经验和时间的,有一个过程,而且是较漫长的过程。故发现不足但无法解决,甚至越改越差也不为怪。能把不理想的画改成满意的作品,化腐朽为神奇,是技术与智慧的双重体现。因此,初学者的初级阶段不易做到。关于点苔,一是石面山体太光滑点苔以破其平;二是山石、山体前后关系不明点苔以辨之;三是勾线太露点苔以破之;四是山之脉络不清点苔可助之。略约如此。说之易,施之难,多练习多总结,多看古人点苔之法,水到渠成,点落花生矣!

       杜:以上是武际成同学(习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其他同学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一并解疑。同时,也希望其他同学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7年4月12日晚上10点15分)

       杜:你好!两天没听到你的动静,还有点不习惯了,很忙吗?

       (2017年4月13日早上7点30分)

       我:杜老师好!这两天确实有点忙,全市音乐美术组织抽测呢!还是画了几幅作业,有点迷茫,纠结中……

       杜:我想先把皴法停一两节课,插点别的内容。譬如讲一下瀑布的画法,如何?调整大家的畏难情绪,也对前面的皴法巩固一下。可好?

       我:你考虑的周到!非常好,感谢!

       (2017年4月24日下午3点,将近段习画情况整理后,发给杜老师交流)

       我:杜老师你好!下面跟你汇报这一阶段习画的情况,免得你惦记。

       本学期以来,在跟你微信反复汇报交流之后,渐渐感到只是机械性反复练习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时想起你以前说的话,要多看些文字理论的东西才好,遂决定改变一下思路,从“练笔”以外去学习,也算是“内外兼修”吧。所以,上周日去鲁台会展中心看了画展,周一周二跟孙传成连续当面交流了两次,周二晚上有机会跟潍坊八中的美术老师坐成块说些画的事,周三看了几段视频后把你的《砚边点滴》又看了一遍,周四到八中跟美术教师交谈了一上午,下午到新华书店浏览书籍后又买了几本书回,周五上午参加全市艺术抽测活动没能跟你去上课,周六多数时间在看书,周日在几个网站上浏览并购书三本。今天(周一)上午又跟孙传成一块研读了你给的画,顺便交流了一番,正如你说,很有收获。

       总结这近10天的习画情况,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动眼多、动嘴多,动手少了,最大的收获是渐渐对有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如“天道酬勤”,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就不只是“勤练”,还必须有“勤学”是吧。“勤学”之外呢?当然还有“勤思”。“学习”“思考”“践行”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少了哪个环节都不会收到好的成效。这一点谁都知道就是做不好,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了。

       综合各种信息,结合你的耳提面授,“勤学”“勤思”后,我觉得就自己目前的状况而言,说好听点是“耐不住性子”,半年多了心性还没磨炼下来,说直接点是“急功近利”,老想图省事走近道,没有孔凡利的平和心态。结果导致了用笔、用墨的率性随意,作业一幅幅黑重轻浮,甚至有点积重难返。这就是目前自己真实的认知,也是真实的状况。

       这两天有点时间,就用原先盛墨碟里的残墨练习画松针,力求墨色的变化和积累,少做一点、但“规范”性强的作业,先突破和“改变”一下原先的自己。

       上面的这些话,也是几天来就想跟你说的。今天上午有空,整理了一下发给你,算是个交流和汇报。你不方便,不用急着回的,见面再交流就行。

       (晚上10点36分)

       杜:白天看过你写的体会,因来客没及时回复,现在又看了一遍,很感动。首先肯定你的学画态度和勤学精神。你能善于总结,勤于动手,发现问题,攻克难点,(实)难能可贵。你现在有孙传成经常一起交流切磋,一大幸事。孙的底子不薄,按说应进高级班学习,到初级班是屈就了。你可多与他评画,听听他学画的心得体会,善莫大焉。山水的精髓是神韵,现阶段还谈不到,除此就是笔墨,这是基础阶段最重要的,又是最耗时间的,需要下功夫磨练。当笔墨随意而生,干湿浓淡自然而就之后,笔下的物象就活了。我会尽其所能施教,愿大家在两年之中能有所获,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我心足矣!

       (2017年5月4日晚上,将近几天练笔图片发给杜老师,并向他请假,明天不能参加授课)

       我:杜老师你好!今天晚上跟你谈两个事:一是明天还要向你请假,课程这么重要的时候真不应该,公务在身又没有办法;二是发去这几天的练笔图片你看看,评不评都行的,越来越找不到感觉了。

       杜:画的有点味道了。原作用纸不是很吸水,你能画出这效果,不错的!

       我:谢谢杜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杜: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用笔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加之成画过程长达四年之久,所以有阶段性用笔变化,皴法集披麻、解索、矾头、小斧等于一体。你临的这一段是剩山段,在全幅中用墨较重的部分。首先你的用笔摆脱了过去较拘紧的问题,二是较忠实于原作,三是用墨也努力寻求变化。刚起步阶段也属不易了,加之纸性不同达到原作的效果很难。我也常想,这画看上去也不尽善尽美,却有画之兰亭之美誉呢?大概就是用笔用墨的极尽变化吧!

       我:明白了你说的意思,再次感谢你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2017年6月15日晚上9:30分,将近几天所做练习图片五幅发给杜老师)

       杜:(作业)改善十分明显,也生动了很多。明天带上吧,我在班上点评一下。

       我:好的,谢谢杜老师!明天又要面授了。接着前几天咱两个谈的话题,我多说几句不该说的话。第一,你要继续给刚开始习画的人更多鼓励,人人不忘初心,多进行纵的比较,有进步就很可喜,多练习提高就快,多给自己以信心;第二,个人别把目标定的太高,也不要把计划做的不切实际,大家只要在自我愉悦身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水平就好,这个年龄再想成名是不大可能的了;第三,具体点说,再一周又要放假了,明天你还要跟年前一样要求人人交作业,根据本学期学的内容,每个人交一二幅,给大家以激励和压力,这样就是辛苦你了!

       杜老师你也觉察到了,咱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两极分化,以前有些基础的,在你的指导下进步更快,小有成果;刚起步学习的,距离越拉越大,终于跟不上了。在我的印象中,陈XX等同学已经很久不到班里上课了,有更多的人如你所说,很久不交作业了。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同学渐行渐远,最后恐怕要不了了之。

       (2017年8月25日下午5:30分,将最近6幅作业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俩月不见,很是想念!听说你要参加今天中午几个人的聚会很高兴,便将几张自己能看过眼的暑期作业带着,想让你批阅并向你讨教。结果你忙未能出席,我也空欢喜一场,只好回家把作业图片再发送给你看。还望多多指教,也好进步的快些。谢谢!

       杜:(22点25分)你好。真是对不起,这几天家里事多,我也叫外孫粘住了。再加肩臂始终不好,真是有些心烦。今夏太热我也没画几张画,这几天一直在准备开学的课件。认真的看了你的作业,在用笔勾线上进步尤为明显,用墨相对弱一点,但这对你来说已经不错了。你社会活动多,还能坚持画,很难得。学山水过程漫长,既要多练多画,又要善于总结和体悟,所以不用着急,会越画越好的。

       (2017年9月16日晚上7点30分,根据指导将重做的作业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根据多次点拨指导,又画了张墨重的。我拿回了孙传成的作业多张,拿回了王玉宝的作业,并建立了微信交流。这次又拿回了郝××的作业学习(班上用墨,感觉王、郝最自如洒脱),看了又看,练了又练,还是把握不好墨的运用,结果皴、擦、染区别不开,只是一片混沌的墨色,更没有了“骨法用笔”的要求,看来不知有多少功夫要下!

       杜:这幅作品已与过去所画的作品有了很大不同,原因你也很清楚,这就是一大进步。王玉宝用笔较好,郝用墨较好,都值得借鑒。等动筆课時我多给你示范一下调筆用墨,一定会有较大进步的。

       我:谢谢你!在我能学习的层面,王、郝二人的用墨可能是最值得效仿的了。期待你下次上课面授,能解决些用笔用墨的问题,能从方法上、道理上明白了就好,然后慢慢再去练习。不知能否如愿?

       杜:找到钥匙,门就开了。屋里的物件再慢慢地看吧。

       我:这学画比预想的要费时的多。我还是用了不少时间的,有时整天画不出理想的东西来,很无奈!

       杜:你的认真、勤奋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里很突出的,我很佩服你的钻劲。注意点身体啊,别太累了。

       我:谢谢关照!非常感谢你!

       (2017年9月28日下午6点20分,将近几天作业挑选出3幅练习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发几张练习图片给你,请指教。

       杜:开始研究淡墨的用法了,很好。第1幅山根与淡墨(云)的衔接处,要用稍浓的墨再过渡一下就好了,就不会有脱节之感了。主峰左侧山也应过渡一下。第三幅树之小枝画的很好,下功夫了!

       我:谢谢杜老师!明天就专门跟你学用墨,也看看别的同学练习。要想办法突破这道坎才行啊!

       (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9点10分,将两天所做练习3幅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节日快乐!

       杜:画已漸得其法,無論用筆用墨进步都很显著,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在此画基础上再加树、点苔,效果就很好了。

       我:非常感谢你的鼓励!连续看你用墨,也听你说,似乎知道了怎么做,就是做不好。

       杜:进步够快了。從带回的作业看,你画的树也在班里中上水平,重要的是你是默写画树与照本宣科有别。继续努力吧!

       (2017年10月 5日晚上7点30分,将下午练习图片两幅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好!请再批阅今天的作业吧。

       杜:山水自然,乍一看效果已足,细分析,勾擦较多,皴笔感觉欠缺,最好在勾线的基础上再加一些短皴笔,但不宜多。也就是有了大骨头再加点小骨头的意思,你明白我意思吗?若不明白把此画留到下节课上给你当面讲。

       我:明白明白!自我就能感觉的到。就是这皴、擦用墨还把握不了,所以从效果上看就模糊一片了。

       (10点20分,再发一幅晚上的练习图片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再发你一幅。太晚了,不用点评,改天再说吧。晚安!

       (2017年10月7日,晚上6点30分)

       杜:山水自然,画披麻山已有了心得渐入佳景。(你发来的练习图片)山脚雲与山体有点脱节,缺少自然过渡,可喷湿画面再用淡墨接染一下。

       (晚9点,看到杜老师的微信,再发去练习图片3幅)

       我:谢谢杜老师的肯定和鼓励!现在明确感觉到还是你说的皴笔明显不足,作画时皴笔的笔墨跟擦、染区分不开,真是有肉无骨了。

       杜:山水自然,进步的確很大(不是恭维话),第三幅较好。好在龙脉有游动变化,前两幅相对差一点。

       我:谢谢!我自己感觉也是第三幅好一点儿,层次感较强,墨色变化也更多一些。

       (2017年10月9日上午9点55分)

       我:根据你的教诲,为了练习手上记忆,自今年国庆节,我开始用毛笔写日记,录些杂事,但愿坚持下去,这样做一举两得,对画画有些益处。

       (将毛笔写的书信一封的图片发送给杜老师)

       杜:太好了,画画不習书,到头难成幅。书画並进,你又有文底,不出几年当有所成也。这是一个好方法,画画的人就是手不能闲。画多了就产生记忆效应,下手就八九不离十。

       我:让你见笑了!再次感谢你!

       杜:建议选一本自己觉得上手的帖临写,更易见功。

       我:谢谢肯定!这个年龄临帖恐怕临不出个东西了。

       (2017年11月1日晚上6点50分,发去作业图片)

       我:杜老师你好!近来几节实践课和晚上不断地交流,自己渐渐明白了一些笔墨纸水的关系。清水钵,浓墨碟、淡墨碟三者大致知道怎么用了,也知道其必要性了。但作画时两支笔、三支笔还区分不开怎么用?期盼你的指导!这是刚完成的作业,请批阅指导。

       杜:这一幅相对较完美,我想再加工你现阶段也力不能及了。上课带去我再稍作润色即可。因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但动筆却很容易,也直观些。至于一或二、三支笔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习惯问题,有一支笔画到底的,但要常涮笔。两支则省去这一点,一支用于勾皴擦,另一支用渲染(主用淡墨)。第三支为净笔,用于上色为主,大致如此。

       (杜老师将作业图片发到群里,引发同学们的议论)

       (2017年11月10日下午5点38分,将练习作业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在你的鼓励下,今天下午照课稿画了一幅。看照片墨色尚可,但原件有点重。

       杜:非常好,敢画就好。若说不足:1是苔点有点多、散;2是瀑布左上与山体结合处可以再过渡一下;3是建议再画时把尺寸加长点,把近景和中景再拉大些,则气势更好。总之,再加上第三层次(远山)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了。继续努力,你已经进入了快車道了,祝賀你!别忘了常练习些基础的东西,以便今后画起来更得心应手。

       我:非常感谢!近几次授课感觉收获非常大。一是用墨,二是皴擦,三是远近层次。今天又知道了云雾,知道了先画近后画远。确切点说:自己感觉好像有点儿开窍了。

       (2017年11月25日晚上9点30分,将今天作业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晚上好!前几天买了本董其昌的册页,按你说的临摹了一部分。比例有些失调,毛边纸的背面也有些太涩,你评点一下吧!

       杜:没见范本,不好说,但确有几分董画的清润。董玄宰书画乃一时之冠,且画识独到,影响至今不衰,从你临的看来也不是浪得其名。建议多读其画,切莫草率动笔,所谓心摹手追是也。建议:只要认为是佳本、范本就应反复读、反复临,不说乱真,起码要得八九分像(尤其是精神),才能算得上有所得也。

       我:好的,谢谢!还有张勾勒了没画完呢!

       杜:董(其昌的)画上承董(源)巨(然),下袭黄(公望)倪(云林)吴(镇)王(蒙)。所以,南宗一派是血脉相通的。在用笔用墨上,他们有其共性,而又有其个体的区别。董其昌的画尽可学一段(较长时间)。然后再兼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就足够学的了。

       我:知道了,非常感谢老师指导!

       (2017年11月30日中午11点58分,将上午作业图片发给杜老师)

       我:杜老师你好!这是上午的作业,发给你评阅。

       杜:通过本周你临的董画看,找到了一条捷径。对比分析倒是石好于树,笔好于墨。提高很大,也较全面,继续!

       我:要说捷径也是你的指导!我感觉也是墨还把握不了。

       (下午6点15分)杜老师好!这是下午的作业,三个半小时临了这么一张。

       杜:越来越有感觉了,明天多带几张。

       (2017年12月22日上午是本学期最后一次面授。中午同学聚餐,杜老师在吃饭时说:咱们班最刻苦认真的是武校长,进步最快的也是他。自己为得到老师肯定而高兴,在这样的场合又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不知其他同学会怎么想呢?)

       (未完待续)

       ——本文刊载于2021年《北海道》夏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