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则的故事

 流星雨刘鑫 2022-03-06

 胡则的故事

相传胡则不是胡师承的亲生子,而是他收养的义子。

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一连下了几场大雪。有一天,一个乞丐模样的中年妇女背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肩挎布袋,手拄打狗棒,一颠一拐地在冰天雪地里走着。她们从缙云县的胡塔地外出行乞已经十来天了,前一天晚上,娘儿俩来到了方岩附近的胡库村,刚在村头的土地庙安下身,暴风雪就跟着袭来了。她把孩子紧紧捂在怀里,一夜没有合眼。捱到天亮,孩子又吵着要吃的,她只得咬咬牙支撑起困乏不堪的身子走出了庙门。

时候已近中午,村里还是静悄悄的,家家关门闭户,路上不见行人。她们沿门求乞,几平走遍了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胡库村,那只缺口的海碗仍然没有沾过一粒米饭。她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赶紧伸手撑在一座院落的土墙上,待缓过气来,才使劲地喊道:“天啊,可怜可怜我们孤儿寡母吧!

这撕心裂肺的呼告,传进了大门紧闭的院内,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打开了门,向她们热情地招呼着:“哦,进屋暖和暖和吧。”

这个年青年人就是胡师承。尽管她家也不富裕,但一向乐善好施。她的妻子应氏,连忙端出一大盘准备过年的米糖。要饭的妇人喜出望外,撮起一块递给背上的孩子,把其余的倒进布袋,然后退向门口。师承劝阻道:“雪大着呢,午饭米下锅了,吃了再走吧。”这时孩子已把那块糖吃完,正伸手到布袋里掏摸。应氏连忙又端来一盘。孩子吃饱后以后,眼眶里的两颗眸子变得光亮了,颊上泛出了淡淡的红晕。他高兴得挣着下了地,绕着阶沿的柱子跑来跑去,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情景,使应氏突然想起了昨晚梦见青龙绕柱的情境,她想:莫非那青龙就应在这孩子身上?于是她悄悄把师承拉到屋里,把自己的梦境描述了一番。师承一听,也不由得喜上眉梢。在征得父亲同意后,就和那个求乞妇人商量,表示愿意收养她的孩子,那妇人也表示同意。从此,这个孩子便成了胡师承的长子,他就是胡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